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思考

时间:2022-09-04 04:10:35

导语: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思考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安全需求的日益迫切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增大,发展安全产业成为各地寻求“解题思路”的新途径。我国安全产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目前还未有安全产业经济运行相关研究。为推动安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探索构建一套包含创新驱动、结构优化、集聚发展、发展水平、两化融合等五大类指标的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重视安全产业统计工作,加快制定具体统计办法;加强安全产业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测和实时更新;力求从多个角度全面衡量安全产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对策建议

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安全要求日益迫切,安全事故仍多发频发的背景下,旨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的安全产业应运而生。安全产业是伴随工业化和安全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个产业集群,其产业发展将提升社会安全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工业化程度和安全技术水平,也深刻地影响着该地区或国家的安全发展层次[1]。受各个国家和地区基本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文环境差异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安全产业的定义和范围划分都有特定的理解。在我国,安全产业主要指为工业生产安全、劳动者职业健康和灾害防治救援等提供有保障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具有重大的全局带动作用,也是各地看好的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点。同时,安全产业是以社会安全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产业,其定义和范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的,我国安全产业有从传统安全向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延伸的趋势。

1安全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高度重视安全产业的发展。自2010年培育安全产业的要求被提出、2011年安全产业被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2012年安全产业定义、范畴和发展思路被提出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安全产业逐步有序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我国安全产业总产值7739亿元,较2016年增长约21%,从事安全产品生产的企业已超过4000家[2]。2018年,安全产业获得财政、科技等方面的进一步支持与鼓励。此后,各地积极抢抓安全产业发展契机,申报筹建安全产业示范园区、举办安全产业相关论坛展览、签订安全产业发展部省合作协议等活动,以期借安全产业发展破解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各地经济社会安全向好发展。在肯定安全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与传统产业相比,我国安全产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当一部分安全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意识和能力尚待提高,安全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保障作用和转型升级优势尚未完全发挥。特别地,安全产业基本状况底数不清、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困扰着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严重阻碍了安全产业的发展。

2构建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当前,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我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安全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尚没有安全产业经济运行相关研究。探索构建一套评价安全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指导产业运行,预知发展风险,把握发展方向,确保发展质量,能够更好地定位产业发展短板和指导产业未来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提升社会安全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就是以统计、专项调查等各种渠道所获得的信息与数据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安全产业经济活动的过程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旨在总结归纳安全产业经济运行特点,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政策调整、管理模式等因素对安全产业市场带来的影响,找出安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等,重点是反映安全产业经济运行的动态性。建立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产业宏观调控。数据统计和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是服务于各级领导决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3]。随着经济社会和安全产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对产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能够更好地把脉产业发展现状和水平,总结产业发展特点和经验,掌舵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为相关部门进行宏观决策与调控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第二,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在政府层面,经济运行分析能够为开展产业评估、编制投资指南提供基础性数据,有利于政府在市场主导下合理调配资源,确保安全产业良性集聚、健康成长、协调发展;在企业层面,经济运行分析结果可为经营者制定科学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对自身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力点,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并帮助有意进入安全产业的潜在的经营者详细掌握安全产业现状和动态,开展可行性分析,防止盲目进入。第三,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安全产业的特点之一是产业边界模糊,与其他传统产业如机械(应急救援装备)、纺织(个体防护装备)等产业高度融合,安全技术与其他产业技术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技术等的相互渗透。经济运行分析可反映安全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延伸性融合效应[4],对于把握产业演进规律,与相关产业相互带动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寻找安全技术与其他产业先进技术的结合点,促进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第四,有利于质量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产业发展的基本命题,对于安全产业发展来讲,质量和效益缺一不可。建立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加强统计监测,从创新、结构、规模效率等方面研究安全产业的质量、效益指标,有利于发挥产业原有优势,及时弥补不足,壮大发展规模,激发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推动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3构建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的初步依据和设想

3.1选择指标的基本原则。(1)代表性。指标要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可以较为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安全产业发展状况[5]。(2)先导性。先行性指标,又称超前指标、预兆性指标,一般可作为中长期规划制定的参考,能领先于整体宏观经济形势若干观察周期而变化,反映产业安全形势走向、预示产业发展轨迹,可较好地预警经济系统风险的发生,便于提前采取危及防范的应对措施,因此指标体系将考虑若干先行性指标[6]。(3)可操作性。指标概念明确、定义清楚、方便获得[7]。各个指标的经济意义、时间界限、选取的指标个数、指标的统计口径等方面具有可靠性、可比性和一贯性。3.2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建议。3.2.1体系框架。本文指标体系的建议是基于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对安全产业发展基本原则的政策要求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提出的。安全产业发展基本原则是:创新驱动,优化供给;突出重点,集聚发展;需求牵引,示范带动;规范引导,有序推进。因此,要满足现阶段安全产业发展的要求,安全产业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增强、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供需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集聚发展等特征。此外,还应从当前安全产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出发,重视经济水平、产业效率、两化融合等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由于安全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全产业作为民生产业,还具有一些与其他单纯以经济指标衡量发展程度的产业不同的特性。经综合考虑,同时参考一般的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层次法作为指标体系初建方法,探索构建一套包含创新驱动、结构优化、集聚发展、发展水平、两化融合等五大类指标的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并按照指标的选取原则,梳理18个反映安全产业发展情况的相关指标,建立和不断完善指标库。3.2.2指标筛选。(1)创新驱动类指标。创新驱动作用主要受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影响。安全产业作为以先进安全技术支撑的新兴产业,受创新驱动影响较大。借鉴国家统计局《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最终选取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以体现创新环境;选取安全产业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和经费投入强度,以体现创新投入;选取单位研发经费支出发明专利数,以体现创新产出[8]。(2)结构优化类指标。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供需结构等均对产业发展的结构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安全产业从产业结构来说可分为安全产品、安全技术和安全服务。按照指标选取原则,最终确定的具体指标包括安全产业上市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安全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安全技术销售收入增速、安全服务销售收入增速。(3)集聚发展类指标。从产业规模集聚和从业人员集聚衡量集聚发展水平。最初安全产业在我国的集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各省市安全意识和产业敏锐度的提高,安全产业逐步向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体现产业规模集聚的指标选择安全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占比,体现从业人员规模集聚的指标选择安全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占比。(4)规模效率类指标。包括产业规模水平和产业效率水平两方面。我国安全产业起步较晚,虽然当前产业发展速度可观,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规模及占比均较小,尚属弱势产业。此次构建的指标体系中,安全产业规模水平由安全产业总产值、安全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从业人员数、安全产业总销售收入等指标体现,产业效率水平由全员劳动生产率体现。(5)两化融合类指标。两化深度融合,是指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应用到安全产业的具体实践上,即深化安全产业与以互联网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融合发展,以安全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安全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最终选取反映两化融合的指标为典型企业MES普及率和装备数控化率。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总结于表1。

4加快建立健全安全产业经济运行分

析指标体系的对策建议第一,重视安全产业统计工作,加快制定具体统计办法。各级相关部门应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安全产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紧开展安全产业统计监测,形成安全产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抓紧建立国家安全产业统计体系,加强形势分析,及时产业发展信息。通过对比国际相关行业的标准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9],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和方法,明确实施内容和实施机制,加快各项统计任务的落实,确保统计标准更切合工作实际。第二,加强安全产业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测和实时更新。国际上,各国对安全产业的界定不尽相同,且在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安全产业的范畴也在随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为保证统计调查数据的准确、及时,应定期核实安全产业统计数据的来源,并适时对安全产业统计办法进行修订和调整。在确保数据来源可靠的前提下,逐步修订完善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对相关决策的支持。第三,力求从多个角度全面衡量安全产业发展情况。首先,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采用主观和客观两种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区分总指数和分类指数,掌握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和分类发展情况;最后,基于各地区/园区数据,分别计算横向界面指数和纵向时序指数,得到产业区域发展对比情况及产业发展轨迹。

作者:于萍 谢宗懿 单位:赛迪智库安全产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