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时间:2022-04-02 11:24:20
导语:智慧城市建设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地区呈现严峻的“城市病”,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限等,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持续的发展理念相违背。由此,构建智慧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2014年,国务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未来大城市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截至2017年3月,全国已有超过500座城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智慧城市。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智慧城市、区域产业经济的概念进行阐述,随后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对智慧城市及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最后,以“创新发展”为主线,探索智慧城市构建中推进区域产业经济融合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智慧城市;区域产业;经济融合;路径选择
国外早已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如韩国的“U-City计划”,即借助于互联网、数据库、通信等一系列技术,对城市民生、环保、交通、资源配置等进行智能化的规划,突破城市发展瓶颈,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成长。当前,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构建智慧城市建设是必然趋势,而以物流网、云计算为代表的移动技术为智慧城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逐步孕育出开放的区域产业经济创新生态。
一、智慧城市与区域产业经济的概念
智慧城市(SmartCity)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各项资源融合,形成全新的管理模式。事实上,大数据、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概念交互,最终都提出了“互联网+数字经济”,使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引擎,深度挖掘和解读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通过持续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融合,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商业体系等都突显智能化特点,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运行。区域产业经济(RegionalIndustrialEconomics)也称为地区产业经济,是指某一行政区域各产业融合发展,如优化产业结构、科学产业布局等。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国内区域产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向价值链中上端发展。如现代农业呈现科技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态势,第三产业呈现聚集化特征等,都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与政治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智慧城市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分析。自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我国一线大城市率先响应并付诸于行动,沿海发达城市更是将智慧城市的构建将作为新兴城市的“名片”,如广州市。其中,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其重要支撑,更是实现城市数字化运作的关键所在,构建“互联网+政务”平台,加快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进而服务区域产业经济。(二)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新常态”,GDP增速一直在7%左右徘徊,如2017年,我国GDP增速为6.9%。在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经济运行呈现高质量、稳定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互联网+”计划,催生了电子商务、线上金融等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助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发展,与食品深加工企业衔接更紧密,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工业型产业以创新为驱动,技术成为发展主导,逐步向工业强国转型。
三、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大城市纷纷构建智慧城市,目前一、二线城市已基本完成,西部一些三、四线城市也着手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但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一)对智慧城市认识不足,产业经济发展与智慧理念未深度融合。一些城市在构建智慧城市时,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本身未对智慧城市的理念进行深入的探讨,未结合城市经济的特点。尽管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但未将其细化、落实,导致执行起来没有依据、甚至重复建设投入。智慧城市并非单纯地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而是将公共服务、交通运输、产业经济等进行资源整合,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受对智慧城市了解不充分的影响,产业经济发展与智慧理念并未深度融合。(二)缺乏科技创新,产品附加值低。尽管自2015年起国家便倡导经济发展以创新为驱动,着力推进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但受传统思想、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城市在构建智慧城市时,产业经济发展并未实现智慧化,而是依旧沿用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如设备、技术投入等处于落后状态,导致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不具竞争力。部分产业发展甚至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准,处于价值链中末端,市场表现不佳。(三)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产业经济协调发展难以落实。目前我国构建智慧城市还处于探索阶段,完全沿用国外发展模式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但当前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政策难以充分发挥。如在构建智慧城市之初,未制定具体的方案,导致产业经济协调发展难以落实,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政府的扶持政策也有待健全,如一些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往往会招商引资,但政策不明朗、不具连续性,管理效果也难以发挥。同时,我国大部分城市内部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不理想,如信息共享平台资讯更新速度慢,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动态的市场信息。
四、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特点,可从以下路径展开,克服现有的问题,实现整体经济良好运行态势:(一)加强顶层规划的设计,切实提升城市本身的竞争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路径,要采取长远规划的方式,统筹全局,结合城市的地缘位置、历史进程、自然资源等,确保顶层规划设计的完整度。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引入互联网技术优化配置资源,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的合面融合。发展产业经济必须结合城市特点准确定位,打造产业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进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将产业品牌推向市场。(二)推进科技方面的创新,构建经济发展共同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向高质量、高效率转型,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全面优化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更新传统产业的设备、引入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区域优势、传统产业,增加技术含量,向价值链上端发展。注重产业链的全面改进,完成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区域核心经济板块。尤其是制造业要加强技术的革新,引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注重自身研发能力的培育,集中资源研发核心技术,形成经济发展共同体。(三)完善相关机制,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完善相关机制,推进智慧城市的持续性发展,探索全新的发展道路,促进区域产业的全面融合。政府构建明晰的扶持机制,结合产业制定决策咨询机制,研究市场推进优化机制,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构建完善的内部服务平台,与区域产业经济相融合,才能有序地实现城市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呈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走势,推进区域产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将其与智慧城市理念相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推进科技创新、完善相关机制、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有助于两者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安鑫,刘锋.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之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0)
[2]姚琳,代燕.智慧城市建设下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
[3]王湛晨.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6(14)
[4]夏兰,陈健.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7(30).
作者:方晓华 单位:平顶山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 上一篇:消费社会对传统武术价值的影响
- 下一篇:公路运输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