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论文:小议旅游产业的发展及战略
时间:2022-01-24 05:40:15
导语:旅游产业论文:小议旅游产业的发展及战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冯晓工作单位:舟山市旅游委
目前现状进入本世纪初以来,舟山市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文化用品制造业和批零贸易业开始起步,以海洋、佛教为特征的旅游工艺品进入全新时期。以市场为导向尝试了与渔民画有关的工艺品创作与订单制销售,先后开发创作了布贴画、书简旅游商品、工艺画、海螺渔民画、黑陶彩绘渔民画、杨枝观音碑、金箔金刚经、心经、工艺贝雕画系列、大悲咒系列、青铜器、水晶系列制品、纯银纪念章、银金纪念章、船板画等。其中,青铜杨枝观音获中国民间工艺品展览品博览会金奖;杨枝杯(青铜器)获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览会金奖、浙江民间艺术品展览金奖及浙江民间艺术作品展银奖;贝雕工艺品“东海鸟岛”获2000年浙江新优旅游商品奖。2003年开始,舟山夏奥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舟山国际沙雕有限公司、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舟山市普陀美艺雕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朱家尖旅游商品开发公司等依托国际沙雕节开发沙雕系列纪念品获得成功。之后,舟山旅游工艺品将佛教文化、海洋文化融入其中,舟山贝雕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大师夏雨缀等设计、生产的贝雕产品逐渐成为一份文化大礼,进入旅游市场。舟山贝雕、舟山渔民画、系列佛教用品再次形成规模,并再现了舟山经济发展的时代气息,终于成为舟山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旅游工艺品制造业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贝雕、渔民画、船模、船版画等备受中外游客欢迎。舟山渔民画走出国门,先后应邀在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博览会展出,并走俏欧洲市场。在此基础上,舟山渔民画又相继延伸出系列居饰、织锦渔民画、渔船船模系列、船板画作品和绳结系列产品,使舟山渔主题工艺品成为一种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工艺品,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同时,依托佛教文化开发的系列产品也在管理提升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如佛像、檀木佛珠、鎏金五方佛、杨枝观音、青铜钏鼎、佛教经典、中式日式香炉等金铜工艺制品获得了新生。活动主题产品,如“哥德堡号”如意书签、纪念笔礼盒装、金银纪念币、琉璃金属茶叶罐、水晶烟灰缸、名片盒、仿哥德堡号船模、沙雕笔筒、烟灰缸、仿古竹筒、山水诗画、沙雕旅游纪念品基本站稳了市场立足点,进一步推动了舟山市旅游工艺产品的深度开发和规模发展。
从产业发展路径来看,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本地材料、本岛工艺、本土人才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产品特色。比如船板画创作、渔民画创作、船模制作等,既具有对周边内陆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面,更具有东海海岛地区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以及对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加以提炼升华而形成的新意与独创的一面,这正是舟山工艺美术得以发展与壮大的文化根源。二是本地工艺美术发展进程的快慢与当地城市的产业转型有极大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十年间,舟山的主导产业经历了由“渔、港、景”到“港、景、渔”的痛苦转折,也正因为这一转折过程使当地的海洋旅游产业提到了应有的地位,以旅游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旅游工艺品才得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地方化、规模化、标准化开始迈出了新的步伐。从产业结构特点来看,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旅游工艺美术的产业纵向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但主要侧重主导产品的系列衍化创作和批量加工,佛教用品系列、渔俗饰品系列等同一产品的创作形式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多角度延展与多元化发展的倾向。二是从当地旅游工艺美术产业的横向结构来看,在处理创意与知识产权保护、产品垄断与价格竞争等方面明显倾向于前者,这与当前业界盛行的“小创意、大作品”、“在保护中前行”的理念和发展策略仍有较大的差距。舟山市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舟山贝雕、沙雕等雕刻类等很有当地的文化特征,但限于作坊式的数量规模无法进入省级保护项目。目前舟山贝雕工艺品多限于政府或部门间的市内消费,且并未进入地方政府公务性礼品采购之列,民间前来收藏或者购买的数量很小,只有少数国外游客或特殊爱好及收藏者才对这类手工艺品产生兴趣。尽管贝雕原材料在舟山分布广泛,但很难将此提到产业高度加以推广。二是缺少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和旅游商品购物商场。旅游工艺品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六大要素“购”的重要环节,但舟山旅游工艺品没有放到应有的台面上,缺少专卖店及专业销售市场,更缺少一支专业营销队伍,导致旅游工艺品收入占旅游购物收入的比例偏低。三是新的旅游工艺品研发落后,同质化旅游工艺品多。据不完全统计,舟山市工艺旅游品市场包括普陀山八大景区270余个柜展和定海、普陀、岱山、嵊泗等市场,年销售产值只及亿元水平,且舟山市本地产品仅占市场份额的2%~3%之间,大多是外地进来的“舶来品”。四是缺少全市旅游工艺品系统开发规划。没有形成一个研发、推介、销售分工协作互为关联的整体力量。表现在商业、旅游、服务等各系统、单位和个人条块各自为政,没有系统整合、利用好当地的旅游客源资源优势。舟山市旅游工艺品中虽然有几大系列的产品品位较高,但由于推介功能的欠缺,难以形成组合性批量生产和大众化消费氛围。五是没有很好地利用现有的“人文景观”和海洋资源,来体现舟山地方的深刻内涵,导致旅游工艺品的“特色”和“品牌”效应无法得以正常发挥。更新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理念。传统旅游工艺品产业正面临蜕变和再生的考验,适者生存的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文化产业。要把传统技艺与当代的审美需求结合起来,在传承的基础上,对老题材、老工艺进行创新,不断使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政府相关部门应首先通过对本市民间工艺品创作、推介、销售的深度调研,调整发展观念,引导设计开发出有真正舟山地方特色的“海派”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和地方标志性礼品。其次,要组织和动员研究机构及企业,加大对观音佛像系列、船模系列、海洋生物系列、渔绳结系列的等地方特色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力度,研究新的发展模式。工艺品产业的发展必须体现创新主题。“十二五”时期,舟山旅游工艺品要围绕“渔、船、佛”,形成大旅游观念和创造大旅游经济氛围,即以旅游带动工业、带动交通、带动三产消费等大旅游经济发展格局。形成旅游景点、旅游三产、旅游工艺品行业的统筹开发规划,形成互相协作配套的一盘棋格局,打响舟山旅游工艺品牌,加快产业品牌与城市品牌同步推进。形成自己的生产基地和产品特色。舟山旅游工艺品的市场空间巨大,舟山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支出19%左右,这个消费比例落后于浙江省内其他地市。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舟山现有的海洋文化资源和客源条件,在推广大众化旅游纪念品与个性化工艺品的同时,形成多个有潜力的拳头产品;做好“海、佛、沙”字的深化文章,以旅游景点为支撑,着重在“特、精、专”上下工夫,以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地方标志性礼品为产品主题,形成各自的产业基地,并通过自主研发和借助外地企业加工相结合,逐步形成旅游工艺品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产业化经营。一方面要用建立旅游工艺品开发基金,实施扶持工艺旅游品开发的贴息政策,鼓励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版权保护、专利申请、命名宣传等对策,提升海洋文化、渔文化、海岛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的文化含金量及品牌价值;再是,可适时建成工艺品专业市场,推动销售网络体系建设,并引导产品生产与推广销售适当集聚,形成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相互衔接的“一条龙”企业集群,通过实行“放水养鱼”和“养鸡生蛋”的办法,努力促进本市旅游工艺品的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建立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规范、加强自律和信用建设,将部分管理权授予行业协会是政府实施柔性社会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组织市场营销、引导产业分工、抑制无序竞争等方面协会将会发挥更好的协调与控制作用。支持相关企业尝试筹建专业方向、自愿组合、企业化运作的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推广中心,引导旅游工艺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保护海岛民间传统工艺和传统工艺品。作为海洋文化的一个亮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舟山贝雕作品曾被很多收藏爱好者收藏或作为高中档礼品作馈赠之用。后因种种原因,贝雕生产企业先后倒闭,艺人散失,贝雕工艺几近失传,所以对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舟山贝雕画应进行有效的保护抢救和传承发展。目前《舟山渔民画》的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经过重新包装,使其由单一的观赏性提升为既有地方特色和个性,集新颖性、纪念性和工艺性为一体并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旅游工艺品,使《舟山渔民画》作为海洋文化的特色品牌得以推向国内外市场,《舟山渔民画》已成为舟山民间文化的一种延续。同时对舟山其他民间艺术如木雕、根雕、石雕等加以发扬光大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并与旅游等配套联动,使地域文化特色得到充分展示。
舟山工艺美术品历经百年历史。作为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保护、培育本土艺术家已是当务之急。加快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既要推行民间学艺及名师带徒,又要与中小学的乡土教材、兴趣爱好体验课程结合起来,还要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中职专业中开设工艺美术职业班,通过奖励、免费、优先入职等办法鼓励学生选择工艺美术专业,以此不断改变现有从业者的业务素质。通过建设专业市场,消除舟山旅游工艺品产业的“小、松、散”现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组织生产,形成规模优势。
- 上一篇:教育产业论文:教育发展对地方产业的启发
- 下一篇:县旅游局党员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