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时间:2022-02-15 08:38:17

导语:产业结构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产业结构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协同发展是现阶段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国家级战略,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产业结构升级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通过对区域协同及产业结构升级进行相关论述,将京津冀区域系统分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构建区域复合系统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产业结构升级;复合系统模型;灰色关联分析

自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顺利推进、成效显著,逐渐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也基本形成。本文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出发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出产业结构升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区域协同的内涵

区域协同是在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由于区域之间存在的初始禀赋与比较优势的差异,区域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在效应最大化的驱使下逐渐形成有序的分工与合作,达到利益共享、发展同步的状态。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协同效应,形成高效的有序性整合,从而使整体系统效应远远大于各个子系统效应的简单叠加,产生“1+1+1>3”的效果。区域协同在发展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低级协同向高级协同、高级协同向可持续发展过渡的阶段,最终会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有序结构的区域系统一般是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资源环境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互为投入与产出。区域协同发展要求区域系统中三个子系统之间发展目标趋于一致,系统整体达到实现高度的协调性与整合度。区域中三个子系统之间如果能实现协同发展,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就会实现和谐发展。三个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能够实现区域整体及个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样,如果区域系统内三个子系统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则会有损系统内的各协同主体的利益。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本文所定义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产业结构朝着演变规律的方向发展,协调产业比例关系,加强产业间的联系,最终实现高效稳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是指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向着“二三一”最终实现“三二一”的模式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间的发展日益协调,产业关联度日益提升,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更注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表现,是指产业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加强协商能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关联水平,形成与各产业能力总和不同的作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核心是实现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各产业之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相继更替,产业附加值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与深化,产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相互适应,产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结构效应。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促进产业结构与产品质量的优化革新,不同的产业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形成综合能力,产生远远大于产业简单叠加所形成的效应。

三、产业结构升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

(一)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的作用。一般用产业结构水平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当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发展模式,即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时,表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可见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子系统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的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挖掘经济发展的潜力,提高经济的产出水平。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随着各个经济体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与成本的减少,生产成本会逐渐降低,资源的边际效益逐步增加,潜在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整个社会的实际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经济结构趋于平衡,经济总量增长,经济增速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经济子系统在朝着协同的方向发展。(二)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环境子系统协同发展的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最终实现技术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优势,与技术结构相适应,通过技术活动与创新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日益减少经济活动对资源的依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逐步达到经济活动与环境容量相匹配的状态,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三)产业结构升级对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的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子系统来呈现的。三个子系统之间是开放的,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为社会子系统提供重要保障。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社会子系统提供基础保障,产业结构升级也可以带动社会子系统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在对医疗、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坚实后盾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各个地区的医疗、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保障。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会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驱动下的经济需要更多专业化、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从而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教育体系的完善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会对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霍夫曼系数作用更为明显,第一产业产值与从业人员比重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下列政策建议。(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北京市的第三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到目前为止几乎涵盖了最新、最全的服务行业,应当在保持现有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产业体系的完善,并为津冀两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近几年来,天津市的第三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产业层次较为单一、产业内容不够丰富,主要集中在与高端制造业相关性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中航运服务业与对外经贸合作服务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发展潜力不足。天津市应当进一步完善第三产业的行业内容,借鉴北京市的发展经验,依靠自身的产业优势,为第三产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容乐观,产业内容多为传统服务业,发展优势较低。河北省应当充分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把自身的优势产业作为导向,将其与传统服务业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服务业。(二)明确第二产业的发展目标,调整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第二产业作为天津市的主导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技术密集程度都处于领先地位,在制造业方面对北京市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完成由科研向生产转化的工作。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协同性,天津市应当适度地对同为制造业重地的河北省进行技术溢出和产业关联建设,帮助河北省完善部分产业链条,降低产业梯度差,促进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升级。河北省第二产业现代化进程较为落后,技术水平较低,无法与京津两地形成良好的产业对接,应当重视区域内部协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为融入区域产业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促进就业结构的完善,加大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就目前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吸纳了过多的劳动力造成劳动力的闲置,这对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产生了不利影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最终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进程较为缓慢,因此应当完善就业结构,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尼科利斯•普利高津.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徐锡申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H•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BeesonM.AsymmetricalRegionalism:China,SoutheastAsiaandUnevenDevelopment[J].EastAsia,2010,27(4):329-343.

[4]MichaelS,KenichM.SynergeticInteractionswithinthePair-wiseHierarchyofEconomicLinkagesSub-Systems[J].HitotsubashiJournalofEconomics,2011,38(2):183-199.

[5]HeshanGuan,ShuliangZou,XiaodongZhouinAppliedInformaticsandCommunication(2011).

作者:张炜熙 杜元元 沈浩鹏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