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研究
时间:2022-11-28 10:14:12
导语: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甘肃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的基本方向探索
(一)甘肃产业结构现状。甘肃省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横跨欧亚大陆直线距离8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4000多公里,而甘肃占中国境内的40%,处于丝绸之路的“黄金段”。甘肃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水力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少数民族众多。但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高消耗行业较多,重化工业和传统工业比重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的附加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二)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根据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优先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立足自身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延长资源性产业的产业链,不断缩小与中、东部在产业结构分工上的差距(同时要加强地区间的有效合作,努力避免与中、东部发生产业结构上的趋同),这些特色经济表现在特色高效农畜产品加工工业。甘肃特有的自然条件,有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如红花、构祀、葡萄、马铃薯、花卉、药材、烟草以及牛羊肉、皮毛等。可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保健食品、中药材加工业、粮食加工业、纺织工业和皮草加工业等。提高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三是通过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努力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改善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四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是相互伴生、相互促进的,工业化的加快需要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超前发展,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推进也同样需要新兴的、市场前景广阔的工业发展来实现。五是解决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投入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制约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尤其是人才问题。六是解决制度创新和发展环境建设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的同时,在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七是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多民族文化等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与其它地区相比,甘肃省的高等教育总量不足,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对人才的需求。
二、建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高校学科结构体系的方向探索
高等教育可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其路径为通过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调整劳动力知识结构,提升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提高自身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可以提高个人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增加高等教育需求及引导高等教育投资方向。(一)增加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种类,在保持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同时,大力扩展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模。这个过程是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的。第一个阶段大力发展短期职业培训,以适应劳动力转型的需要,通常也叫转岗培训;随着职业的流动性,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新行业的不断出现,需要新专业、新知识的学习,因此要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第二个阶段是改造传统大学,增加研究生院,培养科研开发和研究人员,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换,增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二)协调传统学科和现代学科之间的关系,增加应用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比重,设置新兴专业。一定的科类和专业结构是一定产业结构的直接反映,而这又是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攀升,非生产领域的就业人数大大增加,白领阶层超过了蓝领阶层;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中都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由此,对人才的专业结构提出了挑战。改革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以适应社会多元化和经济多元化对不同专业的需求,强调普通基础课的学习;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培养通才;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增加应用学科和理工科的比重;开设综合课,把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理工科和社会学科融合在一起;根据新兴产业,开设新的专业等等。例如: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物流人才,因此高校应开设不同层次的物流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适应一带一路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三)实现高教结构的“综合化”,以满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推进,资源、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单科性的、专门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过程加速了知识的分化和综合,任何一种新技术、新发明、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都是综合学科的产物,现代社会创新的基础就在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改革学校类型、层次、专业、课程等的单一性,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结构综合化,既是科学技术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民主化的需要,是一定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走向高度化的需要,高教结构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四)实现办学层次的多样性,开设新专业,优化提高原有专业的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三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力,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自主创新提升信息产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西部产业优化升级表现在:第一产业是要提高农业科技,特别是了解甘肃省特色的“三高”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这就要求农业大学要针对本省的环境状况,农业发展状况及农业科技水平,在学科结构上、办学层次上进行调整。首先办学层次的多样性,其次优化提高原有专业的水平,开设新专业,如:土地结构的研究,适应干旱环境的物种研究、国家对农业的政策研究、农业的区位优势研究等专业。第二产业是发展工业现代化。延长原有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如石油化工、纺织业、冶金行业、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医药等,从原来的粗加工向精细加工发展,这样的产业结构反应到就业结构上,表明需要大量初中高级技术工人和建设者、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技术人员和部分科研开发人员。甘肃高等教育数量、规模和结构,应以适应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为主。在数量上应该增加工科院校的比重,在综合性大学里,应该增加工科学院的种类和数量。经济的发展,新产品、新行业的出现,使得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这些学院的设置应打破原有的单一结构,可以按照学科群或者产业或行业集合组建新的学院,开设新的专业。例如: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铁路的建设与发展,不可避免的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影响,高校应开设新专业,研究在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从政策研究、道路选线、建设过程、公路与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对经济的影响评价、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五)开设与甘肃自然人文景观相适应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专业、新学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甘肃拥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如历史文物方面有嘉峪关的长城、王仁裕神道碑、马家窑、魏晋壁画砖、汉代铜奔马、人面柄首青铜匕、敦煌石窟、麦积山、羲皇故里、大地湾等,民族民俗方面有太平鼓、刻葫芦与卵石雕、中国舞剧经典———丝路花雨和大漠敦煌、秦腔、花儿、洮砚、甘肃皮影、彝族服饰、木偶、陇绣等。这些丰富的历史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迫切需要迅速挖掘、整理、提高和保护,迫切需要强力整合,形成体系规模,放弃粗放式营销,积极推进文化资源的集约化经营,这就需要大量的研究人员和文化的经营人员。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多民族文化等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而西部高校则要把握住这一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新专业、新学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保障,高校应成为政府的参谋,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为甘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甘肃的高校应针对经济调整及产业优化升级的进程,适度超前发展,为甘肃经济发展和腾飞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J].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8)
[2]陈超.产业结构现代化与高教结构改革———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9)
[3]谢贵勇.高等教育与安徽产业结构调整的联动优化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1)
[4]徐素环.对推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作者:杨庆云 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 上一篇:司法改革下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革新
- 下一篇:涉农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策略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