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化产业结构论文
时间:2022-03-04 11:30:59
导语:高度化产业结构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评析
1.1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根据《山东统计年鉴》(1991—2013年卷)的统计数据,将考察年份内山东省的人均GDP(人民币)按照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美元,并参照美元通货膨胀率(1980—2012年均约为0.031)换算为1980年美元计价水平。然后利用插值法计算考察年份内历年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的数据,为比较直观的比较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利用两组产业结构数据绘制图1、图2、图3。1.1.1山东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相比较山东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第一产业标准相比较,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直观的看到:1990—2012年,山东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标准比重相对应,均呈现下降趋势,1990—2004年的大多数年份山东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略低于钱纳里标准比重(1991、1995、1996年除外);其中,1990年,钱纳里第一产业比重为29.38%,山东省第一产业比重为28.1%;2005—2007年、2010—2012年山东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标准比重基本一致,2006年至今,在山东省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后,其第一产业比重开始略高于钱纳里标准,其中2008年高出3.4个百分点。1.1.2山东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相比较山东省第二产业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相比较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1990—2008年二者均呈现上升趋势,2009—2012年二者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钱纳里标准第二产业比重在走势上更平缓些。1990—2012年,山东省第二产业比重均高于钱纳里第二产业比重,1990年、2000年、2008年,分别高出7.22、6.53、7.85个百分点。由图2可知,山东省的工业化程度要高于钱纳里标准结构的工业化程度,在1995—2002年间,二者差距比较稳定,而2003—2008年,二者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1.1.3山东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相比较山东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相比较如图3示。从图3中可以直观的看到,1990—2012钱纳里标准产业比重呈现平缓上升的趋势。1990—2002年,山东省第三产业比重呈现平缓上升趋势,而2004年,山东省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之后又开始缓慢上升。考察年份内,钱纳里标准第三产业比重始终高于山东省第三产业比重,1990年、2000年和2008年,标准产业比重比山东省的比重分别高出5.84、8.51和11.43个百分点。综上可知,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山东省第一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于钱纳里标准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低于钱纳里标准产业比重,可以初步得出山东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结论。钱纳里三次产业结构模式作为分析产业间比例合理性的参照结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该方法也存在标准结构模式是根据样本国家历史资料统计得出,未考虑各国或地区资源条件存在的差异,未确立产业间比例合理性判断规则的不足。因此,为了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山东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状况,该文在利用传统方法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Hamming有限点贴近度的方法,阐明山东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
1.2山东省三次产业的Hamming贴近度分析
利用有限点贴近度(Hamming贴近度)的方法比较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与山东省产业结构差异化程度。其中,sri为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模式中各产业的所占比重;sdi为山东省三次产业所占比重;Th代表实际产业结构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的Hamming贴近度,i=1,2,3次产业。一般来说,Hamming贴近度越小,则实际产业结构和标准产业结构的差异越大,实际产业结构越不利用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Hamming贴近度越大,则实际产业结构和标准产业结构的差异越小,实际产业结构越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计算出Hamming贴近度,见表1所示。根据表1中数据,确立实际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判断规则,如下所述,首先找出最高贴近度(96.10)、最低贴近度(91.92),并计算出平均贴近度为94.15,然后根据Hamming有限点贴近度方法,计算判断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度的临界值,见表2。其中,94.80≈平均贴近度+(最高贴近度-平均贴近度)/393.41≈平均贴近度+(最高贴近度-平均贴近度)/3根据表1、表2中数据,绘制图4。由表2、图4可以判断,从总体趋势而言,1991至2003年(1993年除外,该年Th值=92.56<93.41)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度指标均高于较为合理度下限93.41,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其中1995—2002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度指标均高于合理度下限94.8。但是2004—2009年,Th值均低于较为合理下限(93.41),即在此期间山东省产业结构由原来的较为合理逐渐转变为不合理。考察年份内,2001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最高,Th值为96.10,此后,山东省产业结构与标准产业结构差异变大,其中Th值2005年最低为91.92,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山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山东省产业结构高度化评价
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方法很多,例如标准的“发展型式”判别法、相对比较判别方法和结合经济发展阶段判别法,其共同之处是将两个产业结构系统进行比较。该部分借鉴上述方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高度化进行分析,将其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比较。为考察1990—2012年山东省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引入产业结构高度值指标,考察山东省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在该指标上的差异。H=H1P1+H2P2+H3P3式中,H为产业结构高度值;P1,P2,P3分别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H1,H2,H3分别代表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高度值,分别赋值为1、2、3。利用上述公式,并根据《山东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1990—2013年卷的统计数据,计算山东省、珠三角、长三角及全国产业结构高度值并绘制图5,图5较为直观的反应出山东省与各区域产业高度值差异。由图5可知,山东省、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全国产业结构高度值均呈现平缓上升的趋势。1990—2012年的产业结构高度值,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均高于山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990(2012)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和山东省该项指标分别为2.11(2.41)、2.09(2.38)、2.16(2.36)和2.02(2.20)。山东省产业结构高度值只有1995—2003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其它考察年份,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09年,山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2.15和2.25,山东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1990—2012年,山东省产业结构高度值年均增长率为0.57%,该数值相比山东省年平均经济增张12.97%显得微不足道,反映出山东省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并没有因为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而快速推进。在以上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为深入度量山东省与以上三个区域产业结构系统之间存在的差距,更为客观准确的表现该差异的演变趋势,以下进一步利用欧式距离法进行判断。欧式距离法的公式为rAB=[Σni(uAi-uBi)2]1/2;其修正公式为rAB=1-c[Σni(uAi-uBi)2]1/2,令c=1/21/2,A为判别的产业结构系统;B为参照系的产业结构系统;rAB为二产业结构高度化差异;uAi为产业i在A产业系统中的比例;uBi为产业i在B产业系统中的比例。为便于比较,经过修正,将正指标(数值越大,差距越大)改为反向指标并将数值扩大100倍(数值越大,差距越小)。运用欧式距离法检验山东省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差异,由表3中数据可知,在1991—1995年,山东省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产业结构高度化差异指标分别由89.2、93.24和88.08增张至93.36、94.69和94.86,说明山东省与三大经济区域的差距缩小;1996—2000年,该项指标一直在94左右徘徊,说明差异达到一种比较稳定状态;而2001—2008年,山东省与长三角和京津唐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差异指标由94.12和93.24降至91.73和89.95,表明山东省与长三角和京津唐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差距在迅速扩大。
3山东省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根据1990—2012年产值结构,将山东产业结构与钱纳里标准结构相比较,第一产业和钱纳里标准基本相当,较为合理;但第二产业比重均高于钱纳里标准;第三产业比重始终低于钱纳里标准;根据Hamming贴近度衡量山东省产业结构已趋于不合理。此外,比较1990—2012年山东省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数值均呈现平缓上升的趋势,山东省的该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但低于上述三大经济区域。山东省产业结构相当于人均GDP在1000-2000美元的国家产业结构水平,总体结构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仍存在局部结构不合理现象。具体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3.1第一产业面临的问题
3.1.1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种植业所占比重过大,其它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例如2010年农业内部产值结构,种植业所占比重为55.18%,林业仅占1.30%,服务业仅占4.1%,渔业为12.74%。3.1.2农产品加工不足,附加值低目前山东农产品销售仍以鲜销、鲜食为主,蔬菜加工率低,加工程度不足。水产品、畜牧产品仍停留在冷冻等初级加工的生产模式。例如,2008年,畜产品和粮食总产量分别为684.10万吨、4316.30万吨,加工率分别为50.29%、45.60%。3.1.3农产品出口层次低,市场集中,缺乏国际竞争力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工艺粗糙,附加值低,品种和品质结构优化滞后于需求结构变化,市场开发和产销协调工作发展缓慢。在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蔬菜、水果、肉食及制品、花生及制品约占78%,其中约80%销往日本、欧盟、韩国、美国和东盟,出口市场集中,需求增长乏力。此外,出口的农产品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大路货多,名优产品少,不利于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例如山东为苹果生产大省,但出口量却不高,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有:包装以大包装为主,未分等级,大小不均、采后保质能力差、农药残留超标等。
3.2第二产业面临的问题
3.2.1高能耗、重污染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山东省工业目前还停留在低加工性原材料重工业阶段,重化工业对能源和自然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和消耗。山东地区正处于这种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过高,高能耗、重污染不断加剧的阶段。山东省优势产业集中分布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资源密集型行业(2005至2010年上述行业的产值均占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并不十分突出。而且以上产业技术设备大多是从国外引进,虽然在国内具有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对外技术依赖,而引进的技术水平低,耗水、耗电,占据了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3.2.2区域主导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断裂明显山东省的多个城市在产业定位时缺乏全局高度的协调和沟通,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内产业间的横向联系,制约了产业经济协作体系发育,不利于构筑基于整体优势的核心产业。譬如,青岛与济南的产业结构非常类似,主导产业主要集中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此外,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城市工业结构的相似性指数在0.8左右,在40个工业行业层次上存在着低水平的工业职能同构现象;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五座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上并不都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能力和条件。3.2.3工业结构的层次偏低,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过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产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轻工业阶段-原材料重工业阶段-一般加工组装重工业阶段-深加工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山东工业处于低度一般加工性原材料重工业时期,工业的发育层次相对偏低,工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轻采型”特点,表现为在较低层次均衡基础上的“虚高级化”特征,产业竞争力相对不足。在山东省工业结构中,传统的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很高。2011年,采掘业、石油化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等传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占山东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在装备制造业内部,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制造工业总产值的4.12%,而且由于缺乏核心知识产权,大量依靠国外技术,使得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对国外技术产品而言较低,附加值不高,行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仅为3.29%。另外,代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却依然发展相对落后,并没有在地区产业结构中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355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9%,该比重不但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区,也远低于国内发达经济区。
3.3第三产业面临问题
3.3.1整体实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山东省第三产业明显滞后于钱纳里标准结构,也明显低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等经济发达区域的第三产业比重,2008年山东省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比珠三角、长三角低9.5个百分点,比京津唐低10.2个百分点。从纵向比较看,1996—2010年,山东第三产业占的比例由32.28%上升到36.60%,仅增加了4.32个百分点,在劳动力构成中的比例由22.1%上升到31.9%增加了9.8个百分点,全国同期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由1996年的32.80%上升到2010年的43.10%增加了10.3个百分点。山东省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的三次产业比较。从区域内部来看,2009年山东省服务产业增加值为1154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14%,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水平的75%。譬如,2009年,山东服务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约为0.53万美元,而同期美国、日本、欧盟的人均生产率达到6万美元以上,不到西方国家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十分之一。尽管山东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但服务产业的增加值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3.3.2传统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或地区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山东省服务业仍以传统的交通、商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卫生和科研等知识含量高的产业比重仍然偏小。以2010年为例,山东金融业增加值为1361.45亿元,占全省服务业总值9.4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474.59亿元,占全省服务业总值的3.30%;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实现增加值262.45亿元,仅占全省服务业总值的1.82%,而与之相对应,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三个传统服务行业,2010年增加值为6899.36亿元,占全省服务业总值的48.10%。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与工业的联系十分密切,山东省工业结构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将伴随着对知识和技术密集、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庞大需求。制造业产业链的延长、附加值的增加、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结构面临高度化发展的山东省来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不足,已经对山东工业升级和整体经济形成负面影响,不利于综合竞争力的提高。3.3.3各地区服务业发展不均衡,且市场化程度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山东省各地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十分明显。从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来看,上千亿元的仅有青岛、济南、烟台和潍坊4个城市,青岛为2630.58亿元,济南为2057.90亿元,烟台为1457.48亿元,潍坊为1040.1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最低的是莱芜,仅为177.54亿元。从服务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来看,2010年,济南市最高,达到52.6%;青岛市居其次,为46.4%;德州(29.4%)、菏泽(29.2%)和东营(23.7%)三市在20%-30%之间;其余12城市均在30%-40%之间。各地市之间的最大差距达28.9个百分点。另外,在山东服务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行业垄断、行政垄断以及所有制垄断等问题。例如,山东的金融行业仍为内资银行控制市场,但是,在现有制度性进入壁垒的保护下,内资银行并未将这种时间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在电信、教育、文化、公用事业等行业行政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在现代租赁、会展和旅游等行业又存在着被国有服务企业和事业单位主宰的局面。
4结语
4.1第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首先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缩小种植业的面积,大力发展林业、海洋渔业及其相关服务业,提高其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其次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譬如青岛市可以依托青食、青啤、大洋、华东等制品企业,发展海洋产品、粮油农产品的精加工;烟台市可以依托张裕、龙大、鲁花、天府等驰名品牌,对葡萄、苹果、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深加工。最后,支持民营科技型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的发展,鼓励并引导它们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专用农产品、品牌名优农产品,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有利于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4.2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首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低能耗、高产出的区域发展道路。优先发展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循环经济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改变山东省高能耗、重污染工业占比重较大的局面。其次,综合各地优势产业,明确各城市产业定位,充分利用城市间产业关联度,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改变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的不利局面。譬如,依托青岛海尔、海信等企业发展多元化的优势家电制造业,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推动潍坊、日照等地家电配套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依托烟台、青岛等地的运输设备制造业基础,发展轿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利用烟台、青岛、威海海洋科研优势发展海洋医药、海洋保健品制造业;此外,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高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最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鼓励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开放和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成果转让、委托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等,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科技创新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4.3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首先,以先进的管理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改变其劳动生产率落后的局面。其次,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为现代服务业空间载体的功能,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济南和青岛,可考虑将金融、保险、物流、会计、广告、咨询、旅游及软件开发等行业置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升中心城市的服务能级,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服务业的区域集聚与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最后,积极推进国有服务性企业的产权制度与管理制度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制度性进入壁垒以及规范行业准入制度、促进平等、有序竞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键。
作者:刘晶单位:山东政法学院商学院
- 上一篇:区域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论文
- 下一篇:人口老龄化影响下的产业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