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采购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05 09:47:42

导语:企业绿色采购成本控制策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绿色采购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愈演愈烈,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不但普通民众对环境保护日益关切,而且政府环保政策的接连出台也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各种限制,然而企业要想正常的运行,必须要保证公司的收入大于支出,因此如何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成为了每一个公司决策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绿色采购作为一种新型的采购模式,以其自身对采购成本的精细控制,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布局未来的战略发展模式,该种采购模式立足于对采购原材料的严格控制,其突出优点是实现企业对采购成本的控制,并从源头上限制不利于环境的原料进入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竞争力。但目前企业在绿色采购过程中却不得不面临经验缺乏,管理方法的滞后的弊病。特别是相关企业对绿色采购的成本核算、控制和优化研究一直没能深入进行,系统科学的采购机制尚未建立。而目前学术界对绿色采购的研究仍然处在发展阶段,距离成熟应用和普遍推广尚需时日。在此形势下,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核心的绿色思想被学术界引入,发展速度较为迅速。绿色采购作为绿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体现了绿色思想的核心,而且可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早期绿色采购只是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进行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对企业采购的成本也逐渐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重视。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初,“物流”概念由日本传入我国。随即便掀起了学术界的大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如火如荼。段琼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并应用用作业成本法(ABC法)加强物流成本核算,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物流配送的高效处理。季小立等人认为,要想振兴物流企业,必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货物流通效率,核心内容就是提高城市间的配送效率。Webb在研究产品和环境的关系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绿色采购。carter首次明确了绿色采购的概念,他认为绿色采购是包含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购买行为,强调购买物资的循环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我国学者朱庆华和耿勇认为绿色采购是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决策,在考虑采购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和配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将企业绿色采购成本定义为采购主体在采购过程中能从源头上对环境污染和资源节约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对废弃材料的处理和再利用。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速度、优化物流过程、整合物流管理实现供应链上不同企业和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绿色采购模式。

三、绿色采购的发展和建议

建立科学的采购模式和管理体系,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避免企业走上用环境资源换取经济规模的恶性发展模式,使更多的企业走上低消耗高收益的循环经济之路,防止企业出现先发展后治理的固有模式,以此来实现公司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从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管理者的战略布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绿色采购战略发展的方向,并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实施效果。1.实施积极主动的绿色采购方案,依据政策法规制定出符合环保标准的采购清单,避免在采购过程中出现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原料。同时成立内部监察小组,对绿色采购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严禁出现腐败和不作为采购,对采购环节上各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制度,对采购方案实施透明化管理。经营管理者应依据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预测物流费用的总趋势,运用物流合理化系统制定实际的物流流程,使企业物流管理和成本控制逐渐走向合理化,从而实现企业以低成本开展高质量的物流活动。2.企业建立以系统化的综合控制为核心的现代物流,找准控制成本的切入点。优化企业的物流系统,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寻找恰当的物流运作模式。分析绿色采购各环节成本控制,明确绿色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物流成本管理的系统论。以系统论观念保持物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成本之间的平衡,实现绿色采购系统整体效率化及供应链一体化。并对员工进行绿色采购成本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整合员工成本效益观,提高企业职工的待遇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物流管理人才的短缺问题。建立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注重产品设计中的绿色化,倡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3.采取多方位联动措施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信息建设和共享,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快速的汇总和分析是企业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建立绿色采购综合评价体系并提高企业绿色采购成本管理水平,弥补资金缺口是实施高效采购活动的保证。同时,企业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处理市场所反馈的信息,把握市场的最新动态,形成合理有效的协同竞争机制,将各参与企业的利益连接起来,确保绿色采购产业链中各个参与者的利润分配。4.克服绿色采购的制约因素,当今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时多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对绿色采购所带来的长远价值认识不足,致使企业对绿色采购不重视,同时实施绿色采购的前期高投入也使得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进行绿色采购的积极性,另外,政府对企业实施的绿色指标多针对企业的末端控制,但对于原材料的监管则无统一标准。因此,建立健全政府对实施绿色采购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绿色采购的统一考核标准,加大政府对优秀绿色企业的补贴力度,是充分调动企业实施绿色采购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四、研究趋势和不足

理论的发展使得绿色采购的内涵不断加深,其复杂性也明显增大,但企业对绿色采购成本控制重视程度不够,研究仍停留在宏观层面,理论方法的滞后也只会造成无谓的浪费。同时企业的盈利主要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往往忽视对绿色采购管理成本的投入,尽管国内学术界提出一些绿色采购的建议,但多是套用国外的研究,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难以对企业产生实际指导作用。不足之处:第一,绿色采购风险分析没有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目前业界对其关注的重点仍然是成本控制,企业发展的根本仍然是对利益的追逐,由于风险分析的投入成本较高,而且研究所得成果也很难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造成绝大多数的企业不会针对风险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未来学术界可从绿色采购的机理出发,找出风险存在的诱因,并对风险因子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出有效的规避绿色采购风险的方法,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提高绿色采购的普及范围。第二,研究方法因循守旧,层次分析法,模糊决策法等仍然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常用的方法,然而绿色采购作为新兴的采购模式,理应需要更加现代化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和预测,但是当今学术界和业界理论发展缓慢,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有限,但应用新的理论方法研究绿色采购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学者和业界能否创新研究已经成为绿色采购发展的瓶颈,让绿色采购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仍然任重道远。第三,绿色采购的差异性研究不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即使是同一企业,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仍然具备不同的特征,而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多是从企业表面入手,并未就绿色采购的差异性展开深入的调查和论证,更缺乏对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后续研究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特异性,使研究成果更加的具有针对性,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绿色采购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第四,绿色采购系统化研究严重滞后,绿色采购因其产生时间较晚,而且在不用地区发展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也是其理论方法难有创新的根本所在,绿色采购的研究仍然拘泥于传统方法的研究分析。因此,建立专业化的研究团队已经成为持续推动绿色采购发展的根本之路,系统化研究也成为未来研究绿色采购的发展趋势。

作者:翟园园 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群.工程项目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WebbL.Greenpurchasing:forginganewlinkinthesupplychain[J].RESOURCE.,1994,(6):14—18.

[3]朱庆华,耿勇.企业绿色采购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1:71—74.

[4]潘虹.基于供应链视角探究物流成本控制问题[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6.

[5]段琼.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5):11.

[6]季小立,阎立.城市物流成本控制与经济结构优化:国际经验及借鉴[J].上海经济研究,2014(70):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