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的措施
时间:2022-03-30 03:40:08
导语:医疗机构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的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是现代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医疗机构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成本控制;增加效益;医疗机构
我们知道任何组织机构为了取得经济效益必须支出一定的成本,在组织机构发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成本控制是提升组织机构效益的有效手段。医疗机构在获取经济效益时同样需要对成本进行控制,最大化发挥成本的效力,获取尽可能多的效益,回馈、造福国民。
一、现阶段医疗机构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的主要措施
首先,现在很多医疗机构采用绩效管理制度,加强人员考核,提升医疗机构效益。医疗机构内部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全员参与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制订与实施,充分考虑组织机构的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使得各级管理者与职工为了实现组织机构的战略目标而共同努力。良好实施的绩效考核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个人、部门以及机构组织的经济效益,增加医疗机构的利润。其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细节管理,细节成就完美。工作中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注意细节管理,使注重细节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的医疗服务工作,细节管理都关系着医疗机构的前途命运,尤其是医疗机构的效益提升。第三,开源节流,注重节俭,削减各种运营成本,包括财务、采购、物流、生产、库存、人力、行政等。这也是医疗机构目前所能做到的最直接的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措施,合理的开源节流,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医疗机构稳定而且长久的发展。
二、医疗机构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措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医疗机构不仅要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同时也要考虑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许多医疗机构在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高组织资本使用效益方面采取的措施,总体来讲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第一、医疗机构缺乏经营意识,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认识不足。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铁饭碗、大锅饭,国家买单等现象使得医疗机构无论从组织架构、经营管理,还是思想观念都与市场经济下实施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对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很多员工还是认为医疗机构是福利性事业单位,对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认识不足,经营意识淡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需求。第二、缺乏科学性的绩效考核制度,内部职工分配不公,影响整体效益提升。很多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在实施中沦为面子工程,为了考核而考核,表面看似公平,实际上却给那些善于投机取巧、做表面功夫的员工钻了空子。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才是绩效考核管理的理想目标,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而不能让遵纪守法的好职工对考核制度产生怀疑,影响大局。第三、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理念生搬硬套,不考虑自身特点,缺乏合理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成本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组织机构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尽管许多医疗机构都在强调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但成本控制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构建还很不健全。大多数机构成本控制的工作主要由财务人员来抓,其他部门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使得在制定与成本控制有关的管理制度时涉及内容不够全面,内容上做到了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却忽略了制度的可操作性。有些医疗机构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时,只是注重医疗服务过程的成本控制管理,对其他诸如采购成本、后勤管理成本等监控力不够,不能进行全方位、动态成本管理,造成结构性成本偏高,隐性成本较大。此外,成本核算意识薄弱,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缺乏系统的核算制度,成本核算涉及数据的采集、传输、统计、核算缺乏科学性与规范化,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三、现阶段对医疗机构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措施的建议
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不能以大规模成本增加为前提,特别是不能让成本的增长比例超过经济效益的增加比例。对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加强成本控制相关环节和岗位的管理,寻求成本与收益的相关性,避免成本的浪费和无效增长,优化成本收益模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第一、增强经营意识,提高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认识。医疗机构职工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运作模式的改变,增强组织机构的经营意识,提高对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认识。特别是领导层,更要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彻底改变大锅饭观念,积极主动加强成本控制工作力度,将增加经济效益提到到战略高度。第二、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设立强有力的监督体制,保证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措施的有效执行。勇于探索创新,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的重要保障。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没有科学的规章制度,职工就无所适从。现在许多医疗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最终沦为无人遵守实施的一纸空文。每个医疗机构都应该认真核查,看看自己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是否人性化,不符合要求的就要及时修改。我们能看到,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公司都是制度为本,制度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只有用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作,才能保证组织机构的长久健康发展。科学的规章制度,全体职工的积极执行,医疗机构即使没有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措施也都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如果每个职工都能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根本就不需要太多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措施。没有监督就不会有好的执行,单靠自律是绝对不行的。因此,我们也要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加强对医疗机构领导层的监督,让“家长式”管理现象没有立足之地。“家长式”管理破坏了医疗机构的公平和公正,阻碍了民主制的发展。领导层的错误决定不仅不能控制成本,还有可能造成浪费,产生腐败,甚至导致医疗机构的倒闭。加强对成本控制措施执行力度的监督,让增加效益的措施有效实施。对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杜绝弄虚作假,监督审查每一项措施与成果是否真实有效。第三、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与增加效益措施要全员参与,共同实施。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机构各个部门共同实施。财务部门要做到收入明晰,杜绝重复计算;支出有据,对应科室和部门成本。每一笔收入付出的成本要明确,要有对应关系。每一笔成本的发生都要核算出补偿的收入,无收入补偿的成本要进行核查,审查其支出的合理性。库房管理人员防止库存商品出现霉变、残、烂等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存货要按照“计划采购、定额定量供应”的办法进行管理,根据工作需求合理设置库存量,根据动态消耗科学的进行分批、分次进行采购,缓解库存空间的压力和流动资金压力,提高资本利用率。低值易耗品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是收入规模成本中的变动成本,运用以旧换新的手段,约束领用科室或部门最大限度的利用正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厉行节约。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机构既要考虑到社会效益的提升,同时也要兼顾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医疗机构要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既要保证经济效益的稳步增加,又要把成本控制合理范围。医疗机构要在增加业务收入,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为人民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苏文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疗机构物质供应科
参考文献:
[1]邹俐爱,杨云滨.医院经营管理策略探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7(02).
[2]储梅.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02).
[3]曲连俊.医院加强成本控制与核算研究[J/OL].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7).
- 上一篇: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措施
- 下一篇: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