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哲学底蕴
时间:2022-12-06 08:50:27
导语:谈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哲学底蕴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制胜法宝,也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统一指导下,各省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指导扶贫开发工作,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成功经验。在脱贫攻坚这一涉及链条非常多的系统性工程中提出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始终如一地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的总结与升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哲学底蕴
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成为我国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国家综合治理不可忽视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当前我国的贫困问题,深入思考扶贫开发工作,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逐渐形成了以“七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一个理论品格鲜明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物质观、矛盾观与人民观。
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鲜活阐释
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特征是实践性,实践的观点内含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范畴,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最核心的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哲学原理的深刻彰显。脱贫攻坚成就的人间奇迹,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实践力量,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脱胎于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具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物质世界联系的纽带。作为一项紧迫的历史性任务与复杂的现实性工程,消除贫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扶贫开发是一项艰难长远的历史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和完成的,需要长期努力、耐心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使得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不过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暴露,需要用新的理论指导解决。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是俯身书案上的“灵光一现”,而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扶贫工作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最根本的是为脱贫攻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实践性是最鲜明的指向。回溯其实践根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源于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切实探究和剖析贫困根源的躬身实践,并且围绕脱贫攻坚实践的需要展开。近年来,总书记就扶贫开发工作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深度和时代高度的思想,阐述了消除贫困的具体措施和根本任务,系统回答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大问题,为带领人民摆脱贫困指明了目标方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基本遵循,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生动体现
(一)坚持精准方略深入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论的理论精髓与核心要义,也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同时还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完成脱贫攻坚这项硬任务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或事实,“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探究[1]。脱贫攻坚的成果能否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关键就在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落实得如何。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求真务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实事求是,是精准识别的根本原则。精准识别是精准扶持的前提和依据,扶真贫的先决条件是识真贫,锁定扶持对象是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迈好的第一步。总书记强调,“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2]。贫困户的识别如何才能做到精准,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个根本原则,最基本的遵循是从实际出发。严格比照公开透明的识别标准与科学有效识别程序摸清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发挥基层民主中群众评议的优势,让群众参与识别过程,有效杜绝识别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程序上的正义,是实事求是在分析贫困问题中的灵活运用。摸清贫困底数,要达到的目标是将群众公认的贫困对象建档立卡,确保不符合标准的群众坚决不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做到不漏一户、不错一人,避免错评、漏评。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基础,只有把握好扶持谁的问题,才能瞄准靶向、因人施策。实事求是,是精准施策的路线遵循。精准施策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始终诠释并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准施策就是要坚持分类因人因时因地,采取措施,靶向施治,求真务实地落实扶贫任务,不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帮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致贫原因,主要致贫原因含糊不清,也就难以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在不同区域环境中,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贫困状况,往往不是单一的因素导致的。如果脱离实际,不能把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析透彻,而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范式进行“一刀切”式扶贫,也便不能找对穷根,无法明确靶向,难以开具治贫“良方”,反而可能会加重贫穷的痼疾。精准施策从实际出发,通过走访与调查,明晰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与致贫原因,针对致贫原因和实际困难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建立帮扶档案,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借助实事求是的帮扶措施致富脱贫,根据致贫原因和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发展“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策略,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贫困问题的集中体现。精准退出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它与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密切相关,一个贫困地区能否达成“真脱贫、脱真贫”的目标要求,能否用高质量的扶贫成果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脱贫攻坚答卷,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就必须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估,进行实地调查,这也是在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中的创造性实践。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对照脱贫的各项指标逐一考核,用事实说话,切实增强做好精准退出工作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退出结果经得起检验。
(二)坚持自立自强蕴含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总书记指出,脱贫必须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地球上最美的花——思维着的精神。”意识是物质的能动反映,具有独特性和重要作用,它能够指导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过去大水漫灌般粗放式、输血式扶贫方式转变为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符合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反映人民群众的期待,指导脱贫攻坚任务不断深入。这一政策的转变归根到底来源于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正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表象,在深度上它还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项扶助政策不断落实,朝着“应扶尽扶”的目标看齐,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复杂原因的影响,一些扶贫工作仍旧局限于物质帮扶的层面,而忽视了对于贫困家庭精神层面的扶助。因而,长时期“授人以鱼”式的物质帮扶,使得一些贫困户坐等救济,越扶越懒,“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正是这种精神上的贫困使得贫困户消极无为,丧失了对生活上的追求,有的贫困户还以穷为荣,不愿改变现状,自暴自弃,动力不足。即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注重促进人思想意识的转变,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形成“社会动员+自我发展”的大扶贫格局。“精神扶贫的哲学依据是‘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并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意识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精神扶贫实际上就是一项意识培养工作,核心要义是提高贫困人口致富的自信心,增强他们脱贫的自信力,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才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转变观念,根除贫困人口思想上的顽疾。“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4],在扶贫开发中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教育专业人才的建设投入,对贫困人口开展卓有成效的扶志教育,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拥有摆脱贫困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能力的支撑。
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科学地结为一体而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5]。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我国实际,坚持自觉地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彰显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深邃洞察力,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
(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当前的贫困问题的优秀典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作为世界性问题的贫困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难以剜除的痼疾,消除贫困是各国的一致目标。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审视,贫困问题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我国人口基数和贫困人数规模巨大,贫困地区分散,不同地区不仅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人文环境也不同,致使每个贫困区的致贫原因不尽相同,这就是贫困问题的个性、特殊性。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着重强调从实际出发,遵循扶贫开发工作的一般规律,聚焦扶贫工作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靶向施治,多模式多途径解决贫困问题。
(二)坚持自立自强彰显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运动变化过程中,内外因交互作用。作为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对事物的性质和方向起着根本性、决定性导向作用的是内因;作为事物发展条件并标志着事物外部矛盾性的外因,反映事物对立统一关系,通过内因起作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们党坚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全力以赴投入脱贫攻坚战,在对口帮扶过程中不断完善扶贫机制体制,派驻的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国资央企立足产业优势承担扶贫开发任务,这些外部因素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内因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部因素只可以起到暂时作用,无法彻底根除贫困“病根”,所以提升脱贫成效的持续性、稳定性,必须深刻把握内外因辩证关系,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内生动力是贫困地区发展的条件依托,这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努力的关系,必须从解放贫困人口的思想入手,引导他们认识到政府的帮扶只是外部辅助因素,增强个人的脱贫能力,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大的因素。作为增强内生动力的关键支撑因素,扶志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主体性、实践性和渗透性。只有用最新的理念充实头脑,丰富知识,坚定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勇气,促使自身抛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主动强化生技能,进而增强社会竞争力,才能完成自身能力的“脱贫”。
四、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被明确提出,并与时俱进不断得以深化和发展,它是总书记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人民观思想的基础上,在治国理政的现实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蕴含深刻的内涵。纵观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人民”一词始终作为主旋律存在,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孔子和孟子的“仁政爱民”思想、“民贵君轻”思想成为儒家民本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马克思在探索贫困的消除路径实践中形成了反贫困理论,强调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始终贯穿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主线,牢牢把握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变革和创造历史的主体,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众价值主体的发展思想,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6]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把群众路线和观点作为核心要义,坚持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创造者、共享者,强调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精神生产动力,以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以思想意识再造为重点进行突破,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根本上提升贫困人口脱贫意识和能力,使得他们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注重弘扬人民的首创精神,摒弃传统上单纯依靠外部“输血式”的扶贫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学校教育、技术培训等途径提升贫困人口的脱贫勇气,增强“造血功能”,助推贫困人口用辛勤劳动实现新的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它丰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价值。“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7]深入领会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精神实质,厘清其理论进路和内在逻辑,挖掘其哲学底蕴,对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
[2]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0年如期脱贫[N].人民日报,5-06-20.
[3]令小雄.以精神脱贫助推精准脱贫[J].行政与法,7(12).
[4]董彩云.教育扶贫推动根本扶贫[N].人民日报,-03-08(04).
[5]李方祥.掌握唯物辩证法提高新时代工作能力[N].中国纪检监察报,8-07-24(005).
[6]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4.[7].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0-03-07(02).
作者:张仲毅 单位: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哲学思想在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应用
- 下一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