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亮剑精神的哲学分析
时间:2022-11-02 04:12:10
导语:关于亮剑精神的哲学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亮剑精神源自革命战争年代,集中体现于电视剧《亮剑》,亮剑精神就是信念、目标、毅力、勇气、实力、果敢与责任的统一。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作为“亮剑精神”的传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有责任、有义务解读亮剑精神的内涵,在新的时代传承并弘扬亮剑精神。
[关键词]亮剑精神;人民军队;民族精神
亮剑精神源自革命战争年代,突出体现于电视剧《亮剑》,李云龙对亮剑精神有过很具体的表述——“狭路相逢,勇者胜”“敌人先拔剑了,我就得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表现了军人的勇气、力量与气魄,如将其归纳总结就可以概括为:亮剑精神就是信念、目标、毅力、勇气、实力、果敢与责任的统一。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作为“亮剑精神”的传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有责任、有义务解读亮剑精神的内涵,在新的时代传承并弘扬亮剑精神,使亮剑精神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进程中依旧“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一、亮剑精神之主体
主体指认识者,即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主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作为自然的主人,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巨大的、无穷的,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可以推动作为主体的人突破前进中的一切障碍,达成主体的目标与愿望。就电视剧《亮剑》而言,李云龙与其指挥的独立团就是亮剑精神的主体,李云龙及其独立团创造了亮剑精神并将亮剑精神精彩地呈现给了我们。电视剧《亮剑》展示的亮剑精神使我们在审视这一精神时,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主要启示有这样几点。1.某种精神的发展随着主体的变化而发展。某种精神之所以是发展的,是因为这一精神的承载主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推动体现于主体之上的精神反映时代特征。《亮剑》中的李云龙自身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思想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同样也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独立团的战斗作风也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所有这一切的酝酿、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亮剑精神的形成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独立团作为一个整体,统一思想的形成、团队观念的产生、胜利与失败的磨砺、矛盾的产生与化解等,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正如影片结束才由李云龙道出亮剑精神的含义:“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我们靠的就是我们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精神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认知过程,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在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中是否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至关重要,认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出来,认知主体自然不会有创造性观念的产生,不会有激励人们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的产生。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同样是面对日寇侵略,同样是同仇敌忾、全民抗战,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创造了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而国民党指挥的所谓正规军非但没有创造一个亮剑精神,反而连失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最后蜷缩在重庆这个山城里,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人民军队是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了正确的方向,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抗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再次印证了说的战争的伟力存在于人民群之中。2.某种精神需要具体的主体去创造和发扬。李云龙和独立团是抗日战场上的一支英勇的部队,这支队伍在对敌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坚决的斗志、必胜的决心、顽强的意志、赴死的勇气、无畏的气概,在气势上压倒了日寇,在战斗中冲垮了敌人,他们的英雄事迹汇成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亮剑精神。作为亮剑精神的代表者、作为独立团的灵魂人物,李云龙在亮剑精神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李云龙是独立团的核心和灵魂,没有李云龙就没有独立团,李云龙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等都化为独立团的战斗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冲劲,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李云龙就是亮剑精神的化身和符号,看到李云龙就看到了亮剑精神,这是《亮剑》呈现给我们的最直观的感受,当然这也是电影(电视)艺术,同时这也说明英雄个体的杰出作用。马克思在强调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否认英雄人物的特定历史作用,就是说从历史总的发展趋势看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英雄人物的出现及其对人类历史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封建帝制的开创者秦始皇还是资本主义的推进者拿破仑,英雄人物的作用都是不能否认的。就如恩格斯所言,人的思维"仅仅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①人类的认知首先表现为个体的认识,即个体的意识作用。所以,没有英雄个体的引领作用集体的作用也很难发挥,我们在继承亮剑精神时必须明白这一点,只有如此才能把握传承亮剑精神的核心。3.某种精神的最终形成关键是精神之主体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定的信念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依靠,我们的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就会步苏共的后尘,就会被人民抛弃,被历史遗弃,无论任何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都是我们坚定立场、坚定方向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坚守都是我们获取人民的信赖、支持、拥护的根本前提,正是因为此,李云龙们才在残酷的环境下锤炼了自己的意志,坚定了自己理想信念,锻造了自己顽强作风,才敢于在数倍于己的强敌面前勇于亮剑,才敢于“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是亮剑精神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传承亮剑精神的要义所在。
二、亮剑精神之客体
客体指被认识者,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客观事物、外部世界,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一切对象。原则上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只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即只有进入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同主体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那部分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和对象。客体主要包括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在文化更多的情况下客体通常指社会客体,即人类社会的实践。亮剑精神的客体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的、全面的抗日战争。这场战争在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历史的觉醒,中华民族在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前空前的团结,将所有的个人恩怨、集团利益、党派之争都置于民族大义之下,抗击日寇成了凝聚中华民族的第一力量。1.客体决定一切。马克思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的、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反映。这就是说意识如何、怎样反映客观世界,不是意识说了算,意识只能反映存在的物质世界,而不能凭空想象没有的世界,凭空杜撰的东西在现实中没有对应物,必然在现实世界四处碰壁,更不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就亮剑精神而言,亮剑精神诞生于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客观存在,中国人民的抗日实践为亮剑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无论是共产党领导的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中华民族无畏的牺牲精神、团结一致的战斗精神、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大局观等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战士、每一个民众爆发出的勇气与果敢,汇成河、聚成海,铸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不竭的源泉,产生了亮剑精神等一系列抗日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伟大实践既决定了亮剑精神的内涵、形式,同时又为亮剑精神的产生、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我们在认识、继承亮剑精神时必须要从亮剑精神产生的宏大历史背景来把握,不从中国人民抗日的这一客观现实出发就不能把握亮剑精神的真谛,就不能体会李云龙的内心世界——“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面对强悍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2.客体也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变化的,作为认识的客体人类社会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之中。唯有变化是永恒的、不变的。人类认识要准确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就必须跟上认知客体变化的脚步,在变化中把握规律性,预测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运动的轨迹。作为人类认识的最高层级、引导人们行为方向的精神,则更应与时代同步,回应时代的呼唤,将人们的追求引向更高层次。亮剑精神所依托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的阶段,是一个中国人民抗日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李云龙及其独立团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创造条件、积小胜为大胜,并最终战胜敌人的过程,李云龙及其独立团成长的过程、对日斗争经验丰富的过程为亮剑精神的形成提供了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感性材料,为亮剑精神最终升华为系统的理性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认识论的这一基本范畴的内在属性告诉我们,精神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是精神不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精神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并把握了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随着物质世界的变化而转变我们的认识视角、拓宽我们的认识视野、提升我们的认识能力、丰富我们的认识理论、坚定我们认知世界的信心,我们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把握人类发展方向,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正如李云龙在经历了种种战争的考验、生活的磨砺、人生的拷问才找到亮剑精神的真谛。3.客体与主体是互为需要的。客体虽然决定着主体,但同时对主体也有着自身的需求。抗日战争的爆发是一个客观现实,但这个现实需要人们对其作出反应,以引导这场战争的走向,事实上也产生了两种主要倾向,即以为首的投降主义和以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抗战。最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也诞生了延安精神等一系列中华民族精神,亮剑精神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亮剑》展示的亮剑精神是对李云龙及其独立团面对日寇扫荡抗日根据地这一严酷现实,所做的积极回应,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李云龙表现出了无比的冷静与镇静,率领全体战士拼死战斗,以坚强的意志鼓舞战士的斗志,在武器与人数均处劣势的情况下,硬是取得了让人称奇的战果,这就是《亮剑》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亮剑精神借助电影艺术,将亮剑精神与电影技巧、演员表演很好的融为一体,亮剑精神通过人物个性、语言和电影场景生动地表达出来,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丰满的立体的感人的亮剑精神。
三、亮剑精神之内涵
亮剑精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信念、目标、毅力、勇气、果敢、实力与责任的统一。信念就是必胜的自信,从大的方面讲是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必胜的坚定自信,从小的方面讲就是对每一场战役必胜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就有了迎难而上、敢于亮剑的魄力,就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寻找战机,战胜敌人。信念是亮剑精神的精神指引。李云龙的独立团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困难,团结一致,不断发展壮大,凭借的就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给了独立团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着这支队伍不断前进。《亮剑》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和尚,原是国民党中央军72师的一个普通士兵,当其从日本战服营逃出来,被独立团救下后加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在这支队伍里他的人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在多次战役中冲锋在前,立下了战功。和尚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出展示了亮剑精神的特色。目标是要达成的方向。《亮剑》的总目标就是要夺取抗战乃至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但这个总目又是由一系列具体目标组成,每一具体目标的完成都是在向总目标迈进。亮剑精神的每一个具体的目标就是每一场具体的战役,夺取每一场战役的胜利就是在向中国革命的总目标前进;亮剑精神也蕴含在每一场战役之中,每一次战役的胜利都是对亮剑精神的一次丰富。这也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精神都是要靠具体的事件来体现的,精神从来不是空洞的、枯燥的,都是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来凝聚人心的。因此,目标的确定性、连续性、现实性、完成性,构成了亮剑精神形成链条重要的部分,是我们研究亮剑精神必须关注的方面。毅力、勇气与果敢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既然精神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必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目标确立后,就需要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进,同时以巨大的革命勇气迎接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一切挑战,并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最终的胜利。《亮剑》最感人之处就是其主人公所展示的顽强的毅力与无畏的革命勇气,在强敌面前不能退缩,必须在气势上战胜敌人,在毅力上击垮敌人,就像李云龙所讲的那样:“我们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我们靠的就是我们军队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实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目标很完美,但就是没有完成目标的实力,那目标最终还是镜中花水中月,实现不了,目标也就是空洞的幻想。亮剑精神之所以震撼人,就是因为独立团的每一个战斗目标的完成都是建立自身实力基础之上的,如果独立团没有李云龙式的杰出指挥官、没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没有高昂的斗志、没有可靠的群众支持、没有基础的战斗武器……很难想象李云龙及其独立团能够取得骄人的战绩。实力是基础,当与对敌作战时必须充分分析敌我实力,当实力不足以取得胜利时就需要避敌锋芒,采取迂回战术,以待时机。责任是指所肩负的使命。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亮剑》的责任意识是非常鲜明的,李云龙的责任是带好独立团,率领这支队伍阻击日寇,消灭日寇,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使李云龙不敢有一点疏忽,每一场战役他都要亲自视察地形,反复研究对手,认真思考战斗的每一个细节,设想战斗的每一种可能,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的召唤下,李云龙将独立团锻造成一支铁打的队伍,能够经受任何困难,能够战胜任何强敌。李云龙的责任意识也传递给了独立团的每一个战士,典型的代表就是张大彪、魏大勇、段鹏和孙德胜,全军上下团结一致,使命担当,犹如钢铁巨人,无坚不摧。总之,亮剑精神内涵诸方面是一个统一体,不能分割开来,彼此互为前提和基础,失去任何一方面,亮剑精神都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
四、亮剑精神之灵魂
何为亮剑精神之灵魂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作为人民军队,获取战争的最后胜利是最高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当调动一切因素,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利用所能动用的任何资源,集中优势火力,配备最强兵力,歼敌于一役。敢于作战,善于作战,作战必胜,是《亮剑》呈现给我们的亮剑精神。当然这也是亮剑精神最直观的表征,透过这些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亮剑精神所蕴含的深层意境。首先,亮剑精神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个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也是为着人民谋利益的,正如在《为人民服务》开篇所讲的:“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着人民,为了中国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求解放、求自由、求平等,是我们党领导的军队区别于一切军阀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民军队拥有明确目标、坚定信念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此,人民军队才能产生李云龙式指挥员,才能诞生亮剑精神。其次,人民军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既有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有真诚的阶级感情,官兵一致、军民同心。就如《亮剑》告诉我们的:“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革命军队的优良传统是一代传一代,永续相传的。传递的是理想,是信念,是精神。李云龙及其独立团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与品德、信念与勇气、责任与使命、理想与追求,是革命军队的光荣传统,是指挥员与广大战士共同缔造的人民军队的军魂。最后,人民军队还有一整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这些战略战术是人民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技术保障。人民军队不是无组织、无纪律、无信仰的草莽,我们不仅要敢于亮剑而且要善于亮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善于保存自己,要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在拉锯中消耗敌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也就是同志的战略思想——游击战。李云龙及其所领导的独立团之所以在对敌作战中战而胜之,就是因为他们将我们党的战争战略原则灵活运用于具体的战役,形成符合独立团风格的战术并坚持这种战术,从而使独立团成长壮大。《亮剑》所展现的亮剑精神是具象的、画面感的、人物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亮剑精神之定义,但不管怎样,根本在于把握亮剑精神之核心要义,并以此激励我们不断前进,取得更大的胜利。
五、亮剑精神之形式
亮剑精神有没有形式,换句话说亮剑精神是通过什么方式打动我们的,我们又为什么接受亮剑精神?内容与形式总是相辅相成的,内容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也要借助一定的形式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才能化为人们内心的判断事务的标准。就亮剑精神而言,精神要发挥思想教育、道德引导的功能,必须通过这样几种形式来实现。第一,借助认识的主体来体现精神的价值。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整体,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反映了这个人的精神追求,具体体现在这个人在处理具体问题上是先公还是先私、利他还是利己、逐名还是逐利、为民还是为私……当一个人没有影响力时,他的所为不引人注目,但当他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掌握一定权力时,他的所为就能起到示范效应,或引领大众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或败坏社会风气。李云龙是独立团的指挥官,是独立团的核心,是独立团的灵魂,李云龙的一举一动,广大官兵都看在眼里,李云龙敢冲敢打,士兵就拼死奋战,所以李云龙的所为就体现着亮剑精神,是亮剑精神的具体化。这也告诉我们,精神是否化为动力关键是承载精神的主体特别是关键人物是否表现的足够出色,足够有影响力。第二,借助对客体改造的程度表现出来。客体不是被动的被反映物,客体被主体改造后以新的形态呈现出来时就会给主体新的发现和新的灵感,激发主体进行新的理论探索,提出新的理论思维。抗日战争的残酷性和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我们的抗日战争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在防御阶段我们只能退守,坚守抗日根据地,发动民众参与到抗日的阵营中,壮大我们的力量,当我们拥有了一定实力后就可以与日寇在战场上打拉锯战,抗战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不能一味地坚守,适时给日寇以猛烈的打击是必要的,局部的战役中我们取得了一个个胜利,在推进抗日战争的进程中“亮剑”精神逐步形成并完善,成为我们最终夺取抗日战争完胜的精神支柱。当然,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精神被客体展示的形式是很具体的,比如兵团精神,兵团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犁雕塑、小白杨哨所等,都是兵团精神的客观载体,都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兵团精神,推进兵团精神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人们内心世界。第三,借助科技手段表现出来。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尤其媒体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半个多世纪前,精神的表达与传播主要靠的是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现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思想的传播形态,文字的、视频的、音频的方式竞相出现,单向的、双向的、多向的互动成为常态,自媒体的喷涌使各种观点自由绽放,思想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迅速遍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形式的作用日益凸显。再好的精神内容,如果不赋予新的形式,那获取受众接受的程度就会降低,甚至无人问津。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新的思维去审视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杨建平 单位:兵团党委党校
- 上一篇:当代社会法治精神培育的意义
- 下一篇:马克思哲学特质及在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