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王阳明万物一体观
时间:2022-07-15 11:47:00
导语:评论王阳明万物一体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万物一体”与物的价值
王阳明的思想体系是以“心”或“良知”为其核心的哲学范畴。故此,研究阳明思想的成果多以探讨“心即理”、“心外无物”、“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四句教”等内容为主,而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事实上,阳明是在他的晚年提出“万物一体”的理论,在此之前,他已经清楚阐明了致良知的思想。之所以还要再提“万物一体”的理论,在阳明看来有他独特的用意。王阳明的“万物一体”的内涵非常丰富,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对其进行阐述:
1.心性论
关于万物一体理论的阐发,王阳明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最著名也是论述最详尽的莫过于他在嘉靖四年(1525年)《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一段: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圣人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从上述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的境界和理想,它有其成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其成立的基础并非在于人意,而是作为心本体之“仁”使其然。正是因为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故人原本可以做到人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如今由于物欲之蔽,仁心堵塞,才使得天地万物失其所,所以孟子曰“求放心”,阳明曰“致良知”,目的无非是使人心复其本然面目。而人心一旦复其本来面目,不但可以实现“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的理想社会,而且还能够实现宇宙的和谐。因为在阳明看来,人的“仁心”,不但关怀人类自身,而且对大自然的草木瓦石亦有同情、顾惜之心:孺子如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二位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为一体也。〔1〕
由此可见,阳明是从心性论的角度论述了万物一体成立的根据。在他看来,万物之所以可以称为一体,其根源在于仁心。这一点和他自己一贯的心学立场是一致的。
2.存有论
从存有论的角度来说,阳明采取了气学的立场来说明万物一体的理论。他说:“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2〕当他的学生问及人与禽兽草木“何谓之同体”时,王阳明回答说“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3〕这里,所谓“同此一气”,“一气流通”,是从宇宙本源论的角度阐述了万物一体的理论。宇宙万物都是来源于同一源头———气,而气充盈这个宇宙万物。如此一来,宇宙万物便是息息相通的有机系统,因而不能人为地区分主客体,把大自然看成是客体,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从而带来生态的破坏。这一点在现代生态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3.境界论
从境界论上说万物一体,其实就是指一种“大我”、“无我”的精神境界。
在这种天地境界中的人,不仅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要为社会的整体利益着想,“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4〕而且还要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把这种对人之爱推广到对宇宙中所有存在物的爱。所谓“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龄山川草木鬼神鸟兽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我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大学问》)在“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天地境界中,“我”已不再是功利境界中的“自私自利”的“小我”,而是“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凡有血气莫不尊亲”的“大我”(《大学问》)。从这个意义上看,阳明不仅把每个社会中的成员都纳入“大我”的关怀视域,而且把“我”放入整个宇宙的境界中,肩负起关怀整个宇宙的使命。由此可见,“万物一体”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个人道德上的境界、一种社会理想,更是一种宇宙观———即把整个宇宙看成和宇宙中的“我”休戚相关的整体。这一点,无疑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二、“差等原则”与人的责任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理论强调万物的平等,强调人的责任,但并没有反对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差等原则。这种差等原则并没有削弱其在生态学方面的意义,反而显出他比当代那些宣扬一切生物平等的环保主义者更加理性和谨慎。《传习录》记云:
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隔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心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越,此便谓之义:顺言个牒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个条理,便谓之信。”〔5〕#p#分页标题#e#
阳明的万物一体说和差等原则在他那里是并行不悖的。的确,爱是有差等的,总是推己及人,从自己的至亲再到路人。这种爱虽然不是博爱,但却是我们良心中“自然的条理”,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更有可行性。此外,面对生物世界,也有一套条理和法则,使人可以“合理地”使用自然界的资源而不受良心的谴责。这与其说是一种差等不如说是一种秩序。爱如果没有秩序和原则的话就是一种滥爱,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会带来灾难。
三、调和两端的生态伦理
西方文明向来强调科学技术与工具理性,这与他们哲学上的主客观对立不无关系。纵观西方的历史,这种人与自然二元的认识模式把人类从对自然的畏惧和崇拜当中释放出来,基督教对宇宙独一真神的信仰更揭开了自然界神秘的面纱,从此以后探索和研究自然的障碍进一步得到扫除,而现代科学的兴起建立在这种“思想解放”的基础上。对于后人来说,自然界不再有“神圣性”的维度,而只是一种“规则体系”。〔6〕现代科学的兴起使西方进入了工业化的时代。工业化时代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造成了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开发利用,也导致了今天遍布全球的生态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学者开始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1967年文化历史学家LynnWhiteJr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怀特在这篇文章中认为,基督教要为生态危机负一部分责任,因为基督教强调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并且把自己看成自然的征服者,这是我们今天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之一。另外还有一些生态学学者提出一种“深度生态学”的理论,强调人类不应该以自己作为宇宙的中心,而应当积极倡导以生命或生态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强调大自然的权利和内在价值,更有甚者把人和其它一切生物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理论走在两个极端的中间。他既不是把人和自然看作截然对立分开的两端,把自然看成人统治和奴役的对象,而是强调人和万物(包括自然)之间的“一气流通”、“一体同在”;也没有像一些生态学者所主张的那样,抹杀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独立性,而是肯定基于良心“自然之条理”的一种“差等原则”。这种“差等原则”并不是一种藐视自然万物的高傲态度,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勇于对自然承担责任的大丈夫风范。正如阳明在“答季明德”的信中说到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7〕在这句话中,阳明强调的正是仁者的责任,除了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还有安置宇宙万物的己任。从这个意义上说,阳明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又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他的“万物一体”理论,比起“深度生态学”来说更有深度,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 上一篇:电子实训教学体系革新
- 下一篇:法律教学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