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体验转向思索
时间:2022-05-28 05:25:00
导语:马克思哲学体验转向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哲学作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他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是从哲学的基础层面———本体论意义———上展开的。马克思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实践观,把实践作为主客体之间、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辩证统一的基础,从而把哲学本体论从以往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怀疑主义以及旧唯物主义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其独特的视角构建不同于以往哲学本体论的范式———以实践为导向的本体论。
一、本体论的概念追溯
首先要追本溯源,谈谈到底何谓“本体论”,而这个问题又不得不从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谈起。因为在传统哲学中本体论只是形而上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早期古希腊哲学家都是探讨世界的本源,并且把世界本源归结为一些不同的具体物质,如水、火、气等。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哲学的组成部分时,把物理学称为“第二哲学”,而放在物理学之后的学科即“物理学之后”则称为“第一哲学”,也就是探讨事物终极原因的学科。之后,笛卡尔《第一沉思录》里的“第一哲学”就是探讨事物终极原因的形而上学,他认为哲学是一门包容万象的学科,而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的基础部分。再后来,沃尔夫把科学分为理论和应用两种,而形而上学就是理论部分,它包括本体论、宇宙论、神学和心理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黑格尔的《小逻辑》所批判的就是这种理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概念。受黑格尔思想以及近代以来哲学注重认识论、方法论倾向的影响,恩格斯并没有从传统形而上学的内容上去深入研究,而只是着重抨击形而上学在思维方法上的机械性。如他在《反杜林论》中说形而上学者眼中的研究对象“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受恩格斯的影响,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逐渐把形而上学理解为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法而加以抛弃。“世界如何”这一问题被“世界如何认识”取代,哲学家们只是片面的研究认识世界的方法、规律,而关于世界本质和状态的探讨则无人问津。因此,我们必须把传统哲学中,作为哲学理论基础的形而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作为思维方法的形而上学概念区分开来,把形而上学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显现出来,从而作为其基础的分支学科———本体论———的研究价值也才能被发掘。
二、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追求
本体论问题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正如前人对本体论问题做出各种论证一样,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马克思也正视了历史和现实中关于本体论的激烈争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至少有两处使用了“本体论”一词。第一处是在马克思的博士毕业论文中,他在驳斥康德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时说“上帝存在的证明或者不外是对于本体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存在的证明,自我意识的存在的逻辑说明。例如,本体论的证明。”〔1〕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上帝不外乎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自我意识才是真正的本体论存在。第二处则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过“对存在(自然界)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人的情欲的本体论的存在”。〔2〕因此我们不能把马克思哲学的变革看作是他抛弃对本体论的探讨,正如当代美国哲学家奎恩的“本体论承诺”思想所言:任何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本体论承诺,即使是不赞成甚至否定本体论的哲学也无法逃避世界实在性的探讨。本体论是哲学固有的独特的存在方式,否则哲学就不能从体系上完成自己的统一。哲学都有本体论前提,决定整个哲学的性质和方向。
三、在对传统本体论的扬弃中推进哲学变革
马克思哲学作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他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是从哲学的基础层面———本体论意义———上展开的。传统哲学把本体论诠释看作是哲学的首要任务,因而传统哲学永远都不可能去关注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马克思则认为应该通过改变世界来深化对世界的认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也就是要寻找理论通向现实的道路。于是马克思实现了本体论的实践转向,使本体论第一次密切关注现实世界。他形成了一套有崭新落脚点的本体论,即实践转向的本体论。但是本体论并不等于本源论,本体论不仅要研究世界本源问题,更要研究世界存在状态。在哲学研究中一旦超越本源论的层面,本体论的研究就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因此本体论的问题不仅仅是对世界本性的认识,它还涉及认识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多种问题。认识论是关于对象的知识,因此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要获得认识必须有对象化的活动,也即实践;而实践活动必须作用于认识对象。因此,实践作为一座桥梁连结了认识和认识对象,这也正是马克思能够超越前人,取得实质性飞跃的根基所在。马克思哲学与传统本体论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它抛弃了传统本体论所代表的哲学思维方式,并努力通过确立一种新的根据来赋予本体论以新的内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时,马克思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如康德的纯粹活动、黑格尔的自我活动,也超越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感性———对象性原理,而是把实践看作是“对象性活动”,认为对象对人来说应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来说成为社会的存在物,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来说成为本质。这是整个近代范围内的哲学乃至全部形而上学都无法真正理解的东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独立宣言”,其核心的主导原则乃是“实践批判活动”。这正是对“对象性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及最终确立。
四、实践学说的本体论意义
马克思的实践学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且这种本体论意义是首要的。在马克思那里,实践学说的本体论意义其实正是其全部哲学革命的基础,是其扬弃全部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都是在唯心主义本性的基础上使用实践,如主观唯心主义者把实践看作是人的主观精神活动,客观唯心主义者把实践理解为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的活动,而旧唯物主义者把实践规定为抽象的人的一般生活活动。此外,也因为他们并没有理解实践本身所包含的二重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条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性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从实践导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本体论问题,认为应该以人的存在和社会的存在去统一自然地存在,体现了马克思哲学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视角。实践的本体论意义首先体现在它使世界二重化了。世界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但是在人类产生之后,世界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人类作为主体在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将世界分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的世界,而人化自然是人的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人类并不是完全摒弃自在自然而去重新创造一个人化自然,而是在自在自然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建造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不同于自在自然。自在自然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尚未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世界,也就是还没有现实地成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客体的世界。其存在和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在的,一切都处在自在的相互作用中。人化自然则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化自然是人的活动指向的对象世界,是作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客体的世界,烙上人的意志的属人世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当然,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人化自然不可能完全脱离自在自然而存在。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自在自然这个自在之物将日益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是自然界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属人的性质,展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在人的世界中存在两个基本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在逻辑意义上首先发生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即自然的人化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又发生了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能够满足生存需要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但是,任何人都不是一个人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和创造着社会关系。只有通过人的联合,才能有效地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改造自己。也就是说,自然的人化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也即在社会中实现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自然史、社会史归根到底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历史,是人通过实践不断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的历史。正是通过实践,人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存在。同时也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本质,从而创造一个属人的现实世界。实践本体论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世界的二重化以及人类世界的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那么为什么费尔巴哈没有看到这一点呢?是因为他不懂得实践,不把感性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他把人只看做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所以他从来都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接着马克思有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地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
可见,实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一方面它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人这种物质实体与客观物质世界所进行的活动,是一个客观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包含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否则实践活动就不能进行。实践是自然、人、社会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本体论强调从实践的高度来理解人、自然、社会和历史的关系,把人理解为实践的存在,人通过实践活动来影响和改变现实感性世界,促使它向着人的世界运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马克思承认外部自然界对于人的优先性和基础地位,同时又强调人的能动性以及人的实践创造活动对感性世界的影响。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马克思重视人在实践中和通过实践而达成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改造,使得人得以在坚持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自在地进行改造,现实地依赖和掌握外部世界,促成自在世界向人的世界的转换。
- 上一篇:体育语言哲学维度
- 下一篇:区保护森林资源责任制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