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佛教平等理念发展意义
时间:2022-08-25 01:06:00
导语:和平佛教平等理念发展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两大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并没有改变威胁世界和平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其中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因素。我们认为,确立人类互相依存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而在这方面,佛教的平等理念对人自身的“心灵环保”,对当代社会的和平与发展,造福于全人类,有着重要的启导意义。
一、佛教平等的涵义与特质
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平等”是佛教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佛教的平等,是指一切现象均平齐等,无本性、本质,乃至高下、浅深的差别。佛教还特别突出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的平等,不仅强调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的平等,还强调人与佛的平等。展开说,佛教平等涵义概括起来有四个层次:
(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早在释迦牟尼建立僧团时,就确立“六和敬”的原则。六和敬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口和无诤、身和同住、意和同悦,这是一种平等的原则。释迦牟尼也反对社会的不平等制度,《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七云:“我法中有四种姓,于我法中作沙门……犹如彼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种姓”(种性),是指具有共同血统和养成共同习俗者,具体指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姓”。佛教认为四种姓是平等的,如江河湖海,相融同味,反对以种姓、等级论人的高下、贵贱,强调以道德、智慧的修持素质以进入人生理想境界。佛教的四种姓平等的主张,体现了人权平等的思想,是古印度反对种性歧视和阶级压迫的特殊的人权运动,是与现代社会的人权平等的要求相一致的。
(二)众生平等。“众生”,众多生命的存在。佛教把宇宙间的生命体分为十类,称“十法界”。通常佛教以十法界中佛以外的从菩萨到地狱的九界,尤其是从天到地狱的六道为众生。佛教认为,不同众生虽有其差别性,但众生的生存、生命的本质是平等的。还强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在成佛的原因、根据、可能性上是平等的。佛教讲众生虽以人类为重点,但众生平等的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警告和排斥。
(三)众生与佛的平等。佛教宣传生佛不二、生佛一如的思想,认为众生与佛在本质上都具足真如佛性,迷妄的众生并不灭其真如佛性,觉悟的佛也并不增加其真如佛性。就同样具有成佛的可能、基础这一意义来说,众生与佛是平等不二的。这与有的宗教视人神为二,称人是神所造或从神流出的说法是迥异其趣的。
(四)众生与无情的平等。“无情”,通常指无情感意识,不具精神性的东西。中国佛教天台宗宣扬“无情有性”说,认为草木花卉、山川大地也都有真如佛性,大自然的花香树绿、风动水流,都是佛性的体现。在同样具有佛性这一点来说,无情之物与众生并无本质区别,彼此是平等无二的。应当说,这是对自然界生物和无生物的尊严的确认,是对自然界万物的敬重、悲切和摄护。
佛教认为,若能体悟自、他众生一律平等,即成就了“平等智”。以平等智慧去观照众生,观照事物,称为“平等观”。中国佛教天台宗和华严宗继承和发展佛教的平等观,主张一切事物的本质为“理”,一切事物的现象为“事”,理为平等,事是差别,而理与事、平等与差别两者“相即”,构成为理即事,事即理的平等观。具有平等智,运用平等观去观照众生,这就形成了一切众生不起怨亲等差别见解的平等心。唐代慧沼《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二末载文:“‘直心以何为本?’答:‘以于一切众生平等心为本。’此意怨亲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一切众生平等,没有远近亲疏恩怨的分别,一概一视同仁,这种平等心是一种极高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境界。
依平等智观照一切现象和自他悉皆平等而生起平等心,同时也就生起慈悲心。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就是“与乐拔苦”。但也有把慈解作拔苦,悲解作与乐的说法,二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佛教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中国佛教奉菩萨为理想人格的化身,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最高愿望,正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众生如是,甚为可悯。作此思维,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第一义乐。”中国佛教视慈悲为最主要的伦理原则,热心于尊奉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的观世音菩萨,并形成了以观世音菩萨为宗奉对象的大乘佛教信仰。
中国佛教的平等慈悲伦理原则的实践特点是:不杀生、布施和报恩。不杀生,主要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蚁,还指不乱斫草木等。中国佛教还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并提出断酒肉、吃素食和放生等主张。佛教不杀生,体现了一种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生命哲学。布施是大乘佛教的最重要修持方法,它要求佛教徒以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去救助贫困者和满足需要者,并强调应以净心布施,即不带任何利己动机,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中国佛教还重视报恩,强调要报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和佛、法、僧三宝恩。父母有生身养育之恩,众生有无始以来经转百千劫,而于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之恩,国土使人有所依附之恩,三宝有救度众生脱离苦海不可思议之恩。佛教的报恩思想,表现了对所受的恩惠、恩德都要给予回报,认为这是一种应尽的义务和高尚的德行。
佛教的平等慈悲思想也就是一种博大的爱。这种博爱不只限于人类,而且涵盖一切有生之物;这种博爱以普度众生同得解脱为最高目标。这是一种伟大的爱、崇高的爱,是令人景仰、感人至深的爱。应当承认,佛教的博爱精神可能超过了儒家“仁”的范畴,具有更广泛的文化价值。还应当指出,佛教的平等思想,尤其是众生平等思想,对古代中国盛行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对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更是一种有力的挑战。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深受古代中国下层平民的欢迎,决不是偶然的。
佛教的平等思想是基于缘起的学说,即建立在缘起说基础上的。按照缘起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也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从三世因果关系来看,其他众生的某某在过去世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等亲人。这种人与人、众生与众生的密切相关性,正是平等思想的出发点。
佛教的平等思想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佛教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主张无情有性,敬畏自然,珍爱自然,摄护自然;还宣扬众生以解脱为最终目标,以进入清净、美妙、庄严的佛国净土为最高理想。这都表现了佛教平等思想意义的广泛性、普遍性和神圣性。
二、平等理念对和平发展的启导作用
从思想层面而言,佛教的平等理念对世界和平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导意义,甚至可以说,平等理念是和平思想和可持续发展主张的哲学基石之一。
和平从平等中确立,和平来自平等。平等首先意味着相互尊重,平等要求强尊重弱,富尊重贫,大尊重小,上尊重下,即易于维护世界和平。其次,平等易于建立互信与合作。彼此平等相待,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与诚信的关系,进而通过合作、协作,推进和平与安全。再次,平等意味着相互理解、谅解,进而导致互相宽容,不致兵戎相见。佛教认为,以斗还斗,以牙还牙,以暴制暴,斗争和战争就不会终止,而容忍、宽容则有助于化干戈为玉帛。最后,平等还意味着慈悲,慈悲是为众生拔苦予乐,凡富有慈悲心的人,必定是战争的坚定反对者,和平的坚强卫士。可见,具有平等理念,就能树立追求和平、保卫和平的信念。
在平等思想基础上,佛教还确立了非暴力的原则,即以“不杀生”作为全部戒律的首戒。这也就是说,非暴力,不杀生是佛教伦理中最重要乃至是核心的内容,基于此,和平也成为佛教实践主体的本质要求。佛教敬畏生命,重视人的生命和存在的价值,由此而激发人的平等心,平等地对待和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有助于世界的和谐、和睦与和平。同时,佛教也反对滥用非暴力原则,认为惩罚恶人与慈悲不杀生并非完全对立,同为平等、和平思想的题中之义。
平等理念有助于从思想观念上消除战争产生的根源。综观人类历史与当前世界,人与人因贪欲、无知、恨而纷争,民族与民族因不平等而冲突,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因利益关系而掠夺争斗,甚至大动干戈的事实可见,世界上的掠夺和战争是与人们缺乏平等理念和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望直接相关的。消除占有欲望,树立平等理念,有助于铲除战争的根源,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佛教是和平的宗教,广大佛教徒始终是维护和平的力量,始终致力于提倡平等,净化人心,反对战争,保卫和平。自从太虚法师大力倡导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以来,中国佛教界一直关注世界和平,渴望世界和平。呼吁与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当代佛教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佛教在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佛教平等理念同样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念,构成了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
当前南北贫富悬殊,发展中国家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低下,生活贫困。贫困不仅指经济贫困,也包括能力贫困和知识贫困。大量贫困群体的存在,不仅因生存困难而构成动乱的根源,威胁地区和平与世界和平,而且由于人口素质低下,也必然会造成效力的低下,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从而直接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佛教的平等慈悲观对化解这些问题提供了借鉴。佛教一贯重视众生平等,慈悲济世。佛教的布施作为重要的修持法门,以平等心、慈悲心而施于他人财物、体力和智慧,为他人造福成智。如当前两岸佛教界都努力发扬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崇高精神,扶贫济困,施医送药,赞助“希望工程”,教化失足者和罪犯等等,使受救济者既得到物质的援助,也得到精神的提升。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在客观上是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求在推进科技进步的同时,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合理利用各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并且要求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平等分配收入和财富,在社会生产部门之间和国家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建立完全公正合理的金融体制,同时要求消除愚昧无知,大力培养人才资源等。所有这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都离不开人的平等观念,人与人、国与国的平等关系。缺乏平等观念的支撑、平等关系的建立,必将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绝对要求。佛教宣扬万物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缘起论,并基于缘起理论而高唱尊重他者、尊重异类、尊重生命、众生一律平等的平等观,从根本上承认他类生命的生存权利。这不仅和那种滥杀异类,任意糟蹋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径不同,也有别于那种认为保护环境是人类对弱者的怜悯、恩赐的观点。佛教的众生平等观,既和“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也有别于“环境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基于众生平等的理念,佛教还提倡素食、放生等,此举既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精神康泰、澄心静虑,也有助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可见,若将佛教的平等理念应用、落实于生态学,无疑将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生态伦理学。
综上所述,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若能有分析地吸取佛教的平等理念,来调整人的价值取向,改变人的心态,转换人的意识,提升人的智慧,必将有助于人类某些矛盾、问题的解决;在当前,也必将有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和经济发展的持续。
- 上一篇:宗教生态智慧
- 下一篇:三个代表的民族理论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