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苔丝的悲剧看哈代的道德观、人生观

时间:2022-07-14 06:10:00

导语:从苔丝的悲剧看哈代的道德观、人生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从苔丝的悲剧看哈代的道德观、人生观

〔提要〕作者哈代通过对苔丝悲惨命运的描写,将她完美的道德品质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堕落作了对比,并对当时英国农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对于社会的不公平提出抗议和反对,但由于看不到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性,因而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哈代的人生观、道德观从小说故事的发展表露出来。

〔关键词〕苔丝托马斯哈代人生观道德观

《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末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代表作之一。哈代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到九十年代后期转而写诗歌。这时期的英国,正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制度是“不能改变”,把这个时期的社会制度理想化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哈代的作品,恰恰与之针锋相对,反映了前一世纪末英国经济由于工业资本侵入农村而发生的巨大社会变化,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英国社会的虚伪,戳穿了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对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示无限的同情。因而小说一出版1891年在英国社会上就引起了一场风暴,一些“正人君子”之流的批评家和“高雅读者”激烈地反对这部作品,对哈代大肆攻击,认为“这个作家想要借这些书揭起反抗一切社会礼法的旗帜,掀起推翻一切神圣道德的风潮。”此后,逼得哈代不再写小说,而把晚年贡献给写诗了。可见当时英国社会对哈代的攻击到了何等恶毒的地步,同时也可看出哈代的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书里,作者描写了一个美丽、善良、纯朴的农家女孩子的悲惨遭遇。他把她完美的道德品质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堕落作风对比,他对封建宗法制家长统治的英国农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他深深地相信,那些朴素、平凡、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民,有高尚的品质,纯洁的道德。这是哈代人生观的特点。当他人生观发展到深刻了解家长统治的农村理想为幻想时,他悲惨地发现了那种理想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对于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提出抗议和反对,但同时,又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

苔丝是哈代女性画廊中最美丽、善良、纯洁、高尚的形象,她的父母是贫苦农民,从早到晚,辛勤劳动,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七个孩子的温饱。为了摆脱贫困境遇,母亲异想天开,打发女儿和冒牌贵族攀亲,结果使她遭到有钱有势的贵族少爷亚雷·德伯的蹂躏,从此,苔丝永远陷入痛苦的深渊。

后来,苔丝到牛奶厂做工,在那里遇上另一少爷安玑·克莱。单纯的苔丝终于战胜内心的重重矛盾,答应了多情、体贴的克莱的求婚。新婚晚上,为了忠实于丈夫,苔丝将自己的悲惨经历无保留地向克莱吐露,“在他的脚旁跪下”请求他饶恕,但克莱却冷酷无情地向苔丝宣布:“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并不是你”,“而是另一个模样儿跟你一样的女人。”他把苔丝看成了外表纯洁,内里淫荡的女人,而把她遗弃了。

被遗弃后的苔丝所遭受的打击和困苦是太沉重了。如果说不暗世事的苔丝被亚雷玷污可看作是一次偶然事件,因为任何社会都存在象亚雷这样的坏人,任何社会下都会发生这样的不幸;那么,安玑因此抛弃了苔丝,则具备了巨大的社会的悲剧性,因为安玑的态度和行为,涵纳了当时社会在这种事情上的基本道德内容,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失身女人的基本评价。此外,由于私生子的事,宗教和社会偏见对苔丝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使她做不成人。苔丝离开安玑,回到娘家,为了等待克莱,她受尽欺凌,受尽剥削,受尽折磨和痛苦。最后,为了家庭,为了母亲和弟妹,她牺牲了自己,第二次又被德伯“弄回去了”,对她来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然而,她对亚雷一直是恨之入骨的,暂时的屈从,引起了她更大的反抗。克莱再次出现后,复仇的火焰终于燃烧起来了,她手持菜刀亲手杀死了那个摧毁她一生的德伯,由此,小说对社会的谴责和批判是显而易见的。

苔丝的祖先虽是武士,但传到她父亲这代早已没落了,她父亲只是普通的小保产农民,自食其力,只靠一匹老马来维持全家九口人的生活。苔丝姑娘心地善良,勤劳刻苦,品德高尚,热爱生活。她能忍受一切困难,为了全家生计,不惜牺牲自己。她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损失了老马感到无限的痛苦,她不忍看到全家受饿,不得不红着脸到她所瞧不起的冒牌本家——亚雷·德伯家去工作。由于年轻,缺乏社会经验,纯洁的苔丝成了“失了身的女人”。在牛奶厂,克莱三番五次的求婚,又使她陷入内心矛盾的痛苦深渊,一方面,她为克莱表面好的一面所打动,另一方面又认为“我配不上你,我没有作你太太的资格”,以此回绝克莱。她无限崇拜克莱,“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认为“他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觉得凡是哲人、导师、朋友所有的学问知识,他没有一样不完备”,而另一方面“无论怎么样,她绝不肯冒然嫁人,免得叫丈夫娶了她以后,又后悔自己瞎了眼睛”;一方面是异常快乐,“她爱他爱得非常地热烈,她把他看得象天神一般”,另一方面,又是十分的痛苦,因为她“自己十二分地明白”不应该嫁给克莱,她“挣扎着,咬着牙要过严肃独立生活”。至于被遗弃之后的痛苦,更是一言难尽了。后来,为了家庭,又一次牺牲自己,以至于最后走上断头台,这些无疑是很值得同情的。

哈代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家乡——英国南部多塞特郡,他的大部分小说,包括《苔丝》,都选材于他生活的时代,它们的地理背景,则全部没有脱离过多切斯特及其周围毗邻的郡、市,这一带是农牧区,所以他对英国农村的生活,风俗习惯,生产斗争等情况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他亲眼看到了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如何逐步浸入农村,新式的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又如何使个体农民逐步走向贫困破产,富民对雇农的残酷的剥削,——这些都是哈代所描写的事实。小说里面所描写的塔布篱的克里克老板的大牛奶厂和棱窟槐的富农葛露卑的农场就是这时期这种生产方式的真实写照。而苔丝和她的伙伴们,就是农村中雇佣劳动者的代表,她们为了谋生,到处飘荡,这里作零活,那里打短工,没个停息,一到秋收完结就得被解雇,他她们受尽了剥削和压迫。苔丝经常从事繁重的劳动,干的与男工同样的工作,一个人承担往机器里传递麦捆的工作,简直是和机器竞赛,皮肤被划破了,流出了血,甚至晕倒在地,也得不到怜悯。苔丝和她全家的痛苦遭遇,也正是当时英国成千上万个个体(小保产)农民走向贫困、破产的真实写照。作者对这个不幸的家庭寄以深厚的同情,正是由于社会的不公使她受穷、受辱、绝望,使她成为一个犯罪的人,最后还剥夺了她的生命。

哈代选择苔丝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让女主角还没正式开始活动,就先经历了一番事故,同时又给小说加了个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作者以深挚的爱,来描写这个美丽的农家姑娘忍受的悲惨命运,她毫无怨言地走着艰苦惨痛的生命之路,她是纯洁无辜的,她只是当时社会礼法的牺牲品。哈代看到了围绕着她的种种残酷的罪恶和不公平的现象,所以这本书里充满了悲观思想,充满了失望和绝望的呼声,同时也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社会道德的一个大胆抗议。

哈代还把苔丝对克莱的一往情深和亚雷玩弄女性的卑鄙罪行作了鲜明的对比,在苔丝受到亚雷的玷污之后,哈代悲愤地大声疾呼,“哪儿是保护苔丝的天使呢?哪儿是她一心信仰护庇世人的上帝呢?”接着又痛心地发了一连串疑问,“??为什么往往在这种情况下,绝难匹配的男人却把女人据为己有,或者绝难匹配的女人却把男人据为己有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哈代对苔丝的不幸寄予多么深厚的同情,对于迫害苔丝的社会道德给以多么强烈的抨击。在小说结束,他又写道:“‘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就是这句话给哈代招来了不少麻烦,被当时的英国作者认为是“给不朽的神所加的不敬的字样”。

安玑·克莱是个多少具有开明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恋爱问题上,他虽然不象亚雷·德伯那样卑鄙下流,却缺乏苔丝那种无私和真挚的感情。克莱爱苔丝只是因为她美丽,因为她会劳动,将来可以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也正是由于克莱对苔丝的感情掺杂着这种自私成分,因此他对苔丝的爱情也就经不起考验。虽然他自己也有过放荡行为,且得到苔丝的原谅,但当苔丝向他讲述了自己被污辱的惨痛经过,并且请求他宽恕之时,他的虚伪、自私的本质就显露出来了。旧的道德观念占了上风,不肯饶恕苔丝。虽然他也曾反抗过旧的道德,可是实际上他自己身上深深地镌刻着资产阶级道德的烙印,因此他冷酷地对苔丝说:“不要说啦,苔丝,不要辩啦,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就不同,哪能一概而论呢?”由此,也可看出,资产阶级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虚伪性。亚雷与安玑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既可以仗势欺人,又可虚伪玩弄,作者把苔丝的完美道德和资产阶级的堕落作风进行强烈的对比,并加以无情的揭露与控诉。

小说的控诉力量是巨大的,揭露和批判现实生活也是深刻的。但由于作家是站在封建家长制的立场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那种宗法制农村田园生活,那种家长统治关系下的世外的、幽静的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虽然,后来他也清楚地认识到旧的家长统治方式之必然灭亡,但情感是悲哀的。尽管作家也看到了资产阶级所带来的,并且要把大家都带到死亡的路上去的所谓“进步”的罪恶,但由于作者立场所限,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进步,更无法看到资本主义“进步”到死亡会有新的曙光。因此,悲观、绝望是在所难免。小说中弥漫着悲观的宿命论的观点,苔丝对自己的不幸,往往也觉得这是命中注定的。这与其说是她的缺陷,倒不如说是哈代世界观的局限性的反映。

走投无路的人只好认命。哈代热爱朴实勤劳的人民,同情他们的苦难,也看到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邪恶,可是他对这罪恶的根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找不到解决矛盾的办法,只好把一切归结于命运,这也是他小说的缺点,是消极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2、〔苏〕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