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控制分析

时间:2022-03-16 11:28:41

导语: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控制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控制分析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在大班教学成为潮流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控制力的问题,摆在了每个高职英语教师面前。本文在概要分析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个性、方法、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存在问题;控制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高效性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英语教学活动中,还能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在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以“学教互动,学思结合”为主题的教学目标,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多样化教学形式等手段,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的前提下,促其进一步掌握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一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1缺乏英语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入学分数较低,大部分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尤其是英语较弱。他们很早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更没有信心学好英语。平时课堂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学在听课,其他人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做其他事情,考试的及格率也偏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英语没有用,将来工作用不上,还不如多学点专业知识或实际技能。因此,必须想办法从根源上着手,唤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改变他们对英语的认知。2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结合我的教学经历和多年来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里,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都较差。例如,有学生连最简单的自我介绍都不会,更不用说写作文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普遍存在词汇量不够、语法薄弱、听力口语不行、写作能力欠佳的问题。3对学习英语有恐惧心理。基础薄弱的学生不仅对英语无兴趣,还有为难情绪与惧怕心理。一篇几百字的文章,有70%以上的单词他们不认识,不知如何读,不认识音标,不会翻译,因此,他们在课上特别害怕老师提问,担心说错。久而久之,这种情形就会恶性循环下去,英语学了好几年,却几乎原地踏步、没有进步。(二)教师方面。1教育理念偏陈旧。近年来,高职英语教学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但是在真正操作中,不太容易进行,尤其在A、B级的考级压力下,部分较好的学生渴望刷题过级,较差的学生跟不上,形成较大的两极分化。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和语法结构或是应试技巧等,而学生则坐在那里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身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来说,早就失去了吸引力。2成绩评价过于单一,唯分数论。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成绩的评定,大部分学校依然是以期中和期末两次笔试的成绩为主。作为对学生学习英语效果的检测,表面上看,好像是非常合理,其实,这种状况是不科学的。学生们学习的如何,还应该看使用英语的能力如何,因为英语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听说能力很重要,不能仅凭两次考卷一考了事,“唯分数论”不利于对学生真实水平和能力进行考评。3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忽视专业特殊。虽然英语是公共基础课,但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更要和他们的专业结合起来,为专业服务。教师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方法,都要联系到不同专业的特殊性。(三)教学内容方面。1教材缺乏专业性。没有完全体现高职院校专业的特色,没有因为生源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从社会需求来看,教材的专业针对性、社会适应性不够强,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2教学内容需要改革。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高职学生虽然有英语学习经历,但是知识结构单一,实用性差,很难适应高等学校专业多样化的要求。因此,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内容,都需要紧密联系“实用”这一目标。

二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控制

(一)教学目标控制。以目标导引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和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始终如一地强化目标意识,用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引领、调控和反馈。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不允许做任何改变。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目标理念的缺乏,往往会出现随意性、盲目性,课上完了,目标没有达成,特别是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多数学生仍然归纳不出来。更有些教师,没有目标的概念,所以在整个教学各个环节中都是平铺直叙,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目标导引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科制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大纲、教学参考书和教学的实践经验,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各个教学目标。二是目标要明确具体。明确具体的教学过程可以达到具体的学习结果,可以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必须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一方面,教师必须设计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就是必须紧紧围绕它,将其充分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三是教学目标的弹性。实行弹性化教学目标是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有效措施,是着眼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落实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一个阶段中对学科教学规定的基本标准和最高标准,使教学目标不至于偏低或者偏高。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有统一的要素,又要注意适应个别差异,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四是能对教学结果进行监测。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结果进行监测,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和评估,既可以强化知识与技能,又可以发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教师要充分备课,要特别明晰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练什么、如何练、如何评价等等。对于基础较好、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提前布置好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再找老师询问。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课前预习最基本内容,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听同学讲、老师讲。力争先掌握单词、理解课文,再完成相关练习。(二)学习动机控制。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有了学习的动机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在学习中获得愉悦,学习效率是学习动机的保障,学习效率的提高才能让人有自信,更有信心继续进行学习。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激发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并在求知和探索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兴趣,才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标提倡任务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单纯的知识讲解是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2发展自信心。学习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在学习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容易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也会在此基础上受到严重打击。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1]可见,自信是成功的基础,有自信心的人能够正确地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知识、能力,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伽利略也曾说过:“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而发现自己关键在于情感的调控和兴趣培养,教师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和接受失败,敢于面对挫折,树立“我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一定能够实现我的目标”的雄心壮志,从而以强大的心理优势投入学习活动。3培养学习兴趣。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可以使人废寝忘食,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这样要取得丰硕的成果就轻松得多。我们知道,长时间的英语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十分枯燥无味的,要想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较为良好的热情,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感控制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各种互动的方式,在小组和团队中释放自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借此实现人格的成长、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以及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增强。在旺盛而持久的求知欲支持下,学习效率将明显提高。(三)分层施教控制。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发展每个学生为理念,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合理地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切忌在教学中,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一锅煮”。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统一性”标准,分层设计目标。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让他们先做浅显、简单的题,再由浅入深,做较难的题。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直接略过太简单的题,将时间用在难题上。有效地分层控制表现为:1了解差异,编组分层。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前期调查和测试工作。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心理、学科成绩等,并对所获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困难生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都明确某一个同学在某一阶段时间里所处的层次。与此同时,师生要共同建立起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真诚的教学信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组,注意优等生骄傲自满,防止中等生得过且过,避免困难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产生。[2]2根据差异,教学分层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3]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识记”“运用”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具体操作:一是合理分层,即依据层次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依据具体的学习目标,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发展;二是提问练习分层。依据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实际、理解、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三是布置作业分层。依据层次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随堂习题,并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及时的学习辅导。3根据学情,辅导分层。在具体的教学辅导中,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辅导的方法来进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阅读文章的长度加大、难度提高,写作题材侧重议论文和说明文;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扩大词汇量、夯实语法、掌握写作技巧上;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上。使不同层次学生不但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增长学习动机。(四)互动教学控制。互动教学就是针对某个教学切入点让学生进行讨论,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先进的互动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及无线网络等形式创建信息化来体现更强的课堂互动教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对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同时,还能够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在线交流。这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进行更好的学业诊断,也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整,对于增强教学效率有较大的作用。互动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智慧型人才为目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扩展,使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法。互动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三个条件。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消除老师高高在上的“尊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仅要成为可敬的人,而且更应是一个可亲的人。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这样的关系,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2培养交流技巧,提高互动实效。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交流的艺术实际上也就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艺术。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各种差异,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还须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提高互动的有效性。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认真听清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发言。可通过让学生进行复述或转述等方法来训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清楚表达,做到说话要明白,声音要响亮,表达要生动,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言之有物到言之有序,从言之有序到言之有理,从言之有理到言之有礼。再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敢于畅所欲言。[4]3创设兴奋点,有效设问,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知识在课堂主体———学生面前应该是有活力的、动态的,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事实的变化与它的史学功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需要处处留心,摸清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充分预知学情;其次在授课中适时设置疑点、悬念,创设兴奋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与积极性;第三当学生进入课堂角色后,教师需要以协助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主认知、主动学习、互助答疑解惑,逐个攻破难题,以此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五)自主学习控制。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随着教学主体逐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各科教学研究的热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不论是课外预习、阅读,还是听讲、复习,学生都能够得到持续而积极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给它圈定8大特征:(1)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2)学习内容是自主选择的;(3)学习方法由自己选择并能有效地加以利用;(4)学习时间由自己进行计划和管理;(5)对学习过程能进行自我监控;(6)对学习结果能够主动组织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据此进行自我强化;(7)能够主动组织有利于学习的环境;(8)遇到学习困难能够主动寻求他人帮助。[5]自主学习方式首先要用在本节课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上,在这些环节中,要突出启发性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有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此时,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这样便可以产生多种方法解答,生成多元答案,分享多种信息。其次,要用在教师提出问题,给出一点线索,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想答而答不出来的时候,教师依然不急于给出问题答案,继续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争论、观念碰撞后形成比较正确的结论;其三是用在巩固知识、检验知识以及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环节上。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做到:一是增加教学大纲的灵活性,使教师在教学中有较大的自主权,从而缩短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距离;二是革新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三是转移课堂教学的重点,使之成为学习者与学习者或学习者与教师之间进行协商、讨论、合作的场所,以便解决那些学习者独自不能解决的问题;四是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五是改革传统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评估手段,力求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而取得的实际结果,从而进一步强化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7](六)科学评价控制。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们的能力只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6]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正确地使用教学评价来及时鼓励、刺激学生,调动其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那么课堂的教与学的效率都会得到大大的提高。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观与人才观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着过度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等诸多弊端并对外语教学造成了“费时低效”等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侧重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技巧,忽视了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这样会导致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华而不实”;二是忽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层次性评价,这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相背离;三是以单独一堂课的评价代替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因此必须完善评价体系,采取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传统的课堂评价是单纯的老师评价,或者一张试卷就定下来,这种评价方式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必须实现评价的民主化,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交互化,让教师、学生、家长、其他与学生学习有关的第三方都成为评价的参与者,使学生从处于被动的位置向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的主体转变。2提倡师生互评,保持学习张力。[8]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然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相对学校管理来说还处在薄弱环节。实践表明,师生互相评价对于增进师生沟通、加强相互理解、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月坛中学杜文平在其师生互评的运行机制、策略和特点一文中总结到,学校实施互评的实践表明,师生互相评价对于增进师生沟通、加强相互理解、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师生互相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采用师生互评,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师生在此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特别是对于班集体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教学互动,密切师生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3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后,对于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小组互评是分组教学中的一种评价模式,它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评定,更要增加课堂中提问成绩、情景对话得分、英语配音成绩等更加全面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互评评价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互动参与程度等。这样全面而公平的评价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实现了“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邵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4).

[2]王峰峰,王旭升.农村“小班额”模式的教学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7).

[3]吴成兵.巧预设妙生成,彰显高中语文教学精彩[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

[4]方翠娥.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有效互动[J].甘肃教育,2019(7).

[5]白宏宽.“自习”应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2).

[6]陈丽明.让教师的评价语在课堂中焕发光彩[J].考试周刊,2019(3).

[7]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状况.百度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

[8]吴洋.多元化的评价让语文课堂生机无限[J].吉林教育,2015(4).

作者:李媛媛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