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1-26 09:13:06
导语: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护理英语教学已成为涉外护理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从当前护理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护理英语具有ESP(专门用途英语)特性。结合ESP职业性和实用性特点,在涉外护理专业开展ESP教学,明确课程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加强教材建设,贴近职业需要;强化师资培训;构建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提升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涉外护理人才。
关键词:ESP教学理念;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
涉外护理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国际医疗需要的,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涉外护理人才。虽然医学高职院校涉外护理教学已开设护理英语课程,但是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英语基础知识讲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改进和提升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水平,建立一套适合高职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要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1ESP教学理念的内涵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需要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1]。ESP针对特定专业与职业对英语的特殊需求而产生,并随着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英语教学的一个独特的领域。ESP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以职业紧密融合,结合专业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满足专业领域的需求。ESP教学理念认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语言,使学生从知识型英语学习逐步转向应用型英语学习[2]。ESP是公共英语的延伸,有独特的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其教学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且具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综合。
2ESP教学特征
语言教学专家Strevens提出ESP教学有四大特征:(1)课程设置满足专业学习者;(2)课程内容与该专业相契合;(3)教学内容的词汇、句法、篇章与专业相关,学习者能够灵活运用专业英语;(4)与通用英语(EGP)有所区别。ESP教学不是提供一种由低到高的英语基础知识能力的渐进式训练,而是把“需求分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整合词汇、语法、教法等因素,提炼出与职业相适应的英语应用能力。高职涉外护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英语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ESP教学符合高职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实际。
3ESP教学理念对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职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从而在涉外环境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整体护理。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应树立为学生从事职业服务的理念,把有限的英语教学资源集中在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上。ESP教学理念为实现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目标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指导。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作为一种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和学习目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教学理念,把ESP教学理念引入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符合涉外护理专业“专业知识+语言技能”的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是实施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系统尝试。它既保持了语言教学的特点,又涉及了护理专业的学科领域,同时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顺应了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ESP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有效实现了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的交叉。学生借助英语学习专业知识,从专业实践中训练英语技能,避免了纯语言学习的机械性和枯燥性,极大地推动了英语学与用的接轨,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ESP教学理念对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彰显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ESP教学理念下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4.1明确课程定位,突出专业特色。英语课程是涉外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英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开设ESP课程的宗旨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能力、学以致用”。ESP教学的核心内容是需求分析,因此,涉外护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市场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来确定课程的性质,调整知识结构,优化课程内容,充分突出专业特色[3]。ESP课程设置应注重涉外护理专业的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适当比例,突出核心课程,加强学科交叉。构建以“公共英语+护理英语”为主体的结构体系,在教学中加强公共英语和护理英语的相互渗透,打破英语与专业学科之间的门户壁垒,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有机融合。同时,要以护理行业标准为导向来调整护理英语课程,以符合护理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4.2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语法的掌握、词汇的记忆、句子的翻译。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师生互动。ESP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ESP教学目的更为明确,即培养学生在目标情境下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护理英语教学改革应紧扣涉外护理的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一是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护理情境教学模式,尝试将课堂搬到护理实训室,充分利用护理实训室与模拟病房创设真实的临床护理活动场景。通过实物演示、护理操作、角色扮演模拟医护和护患对话情景、操作情景。同时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来培养学生学习护理英语的兴趣与热情,将教与学巧妙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二是紧密联系护理专业课程与技能操作流程,以护理工作流程或项目任务设计教学单元。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融入不同的护理情境,如癌症患者的护理、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等。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和扩充护理英语词汇量,围绕项目中的交流需要不断强化语言交际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3加强教材建设,贴近职业需要。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根据ESP教学理念,教材内容要体现“真实性”原则,包括与专业相关的词汇、句型、阅读材料等。因此,涉外护理英语教材的选择要以传授实用性护理专业知识为目的,兼顾英语和护理两方面,既要符合护理英语的培养目标,又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教材还应体现实用与够用的原则,尽可能涵盖护理各个分支学科的专业知识,既有配套的健康教育、安全用药、医学咨询和护理服务等内容,又有护理人文关怀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突出专业性与实用性、新颖性与趣味性的特点。4.4强化师资培训。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ESP教学的核心力量。DudleyEvans和StJohn认为ESP教师应充当5种角色:(1)合格的英语教师;(2)合格的课程设计者,并能为学生提供实用的教学材料;(3)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伙伴;(4)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5)精通ESP测试与评估者,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分析和总结[4]。医学高职院校可采用3种方式促进英语教师向复合型ESP教师转型:首先,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校内交叉培养。挑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护理专业教师对英语教师进行护理基础知识培训。同时,英语教师再对护理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应用能力训练,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其次,邀请护理领域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专题讲座,使教师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再次,邀请外籍教师观摩教学,并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最后,可分批次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或国外一流医学院校进修访学,从教学和办学方面得到启发。4.5构建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目前,护理英语考核通常采用闭卷笔试,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词汇的中英文互译、专业缩略语的掌握、阅读理解和翻译等。应摒弃这种一次性的“知识性”试题,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情景表演等方式对学生学习做出动态评价。期末采用笔试、口试,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英语应用能力做出终结性评价。通过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结语
护理英语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作为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要以学生职业需求分析为基础,把英语教学与学生就业紧密联系起来。改革传统以讲解语法、翻译为主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观念,以ESP教学理念为指导,努力改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护理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姬姝.专门用途在英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1(5):136-137.
[2]邓东元.探析ESP教学现状与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72-75.
[3]汲寿荣.基于ESP理论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1):158-160.
[4]DudleyEvans,StJohn.Developments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
作者:朱芮 单位: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 上一篇: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
-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