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教学观察学习运用

时间:2022-05-06 03:44:00

导语:旅游英语教学观察学习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旅游英语教学观察学习运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人们越发注意到旅游英语教改的必要性。而随着人们对旅游英语教学目标的理解与解释的不同,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教学流派。然而,英语教学的效果依然不能让社会满意。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与其盲目赶潮流,不如加强基本功训练。在这方面,班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为读者提供了貌似古老却又崭新的视角。

一、观察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的过程

第一,注意阶段。一般而论,学生比较关注那些成功的人物。另外,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的远近亲疏会影响习得的效果。例如,当学生注意到榜样的某方面特质与自己的相似,就更渴望接近榜样,以求进一步了解。第二,保持阶段。当观察者注意到榜样的行为以后,就会将其储存到大脑。班杜拉认为,观察者先将行为转换成记忆表象,再进行言语编码,表象和言语共存于头脑之中。第三,再现阶段。在这一中心环节,学生尽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保持一致。仅仅通过言语编码,还不能保证习得行为的准确再现。所以,适当的模仿练习是必要的。第四,动机阶段。学生之所以会模仿榜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能增加被强化的机会。班杜拉把强化分为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将外部强化转化成内部强化。

2.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形成和实施要达到指定操作目的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首先,自我效能感是对个体能否实现目标的预期,产生于行为之前。其次,它和能力不同。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情境下的具体任务。例如,学生认为自己可以造出一个理想的英语句子,但其英文的综合能力不一定就与该句子成正比。最后,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主观判断。在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过程中,家庭、伙伴和学校三个外部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关注的是学校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不能完全依赖于语言知识本身,更不是语言材料的大量堆积。需要我们引导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思考和对比学习,不断赋予语言材料被习得的文化内容,才能不断提升他们的语言水平。在英语中有些短语、句子很好翻译。例如:茶杯“teacup”成千上万:“thousandsuponthousandsof''''’皮包骨头:“skinandbones”,因为这些词汇不仅具有与汉语相似的语义和表达方式,而且具有相近的文化内涵。也有的词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但是表达习惯与汉语不同。例如:汉语中常将吃得少比喻为“吃猫食”,而英语中常表达为“eatlikeabird”。但是文化内涵都是形容吃得少;又如汉语里的“大海捞针”常在英语中表达为“Lookforaneedleinabundleofhay.”文化内涵都表达为极难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再如汉语中常说的“无风不起浪”,在英语中常被译为“Thereisnosmokewithoutfire”,文化意义均表达为事由因出。

二、旅游英语教学与观察学习的联系

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三元交互作用论,即行为、心理与环境三因素共同作用于人类的外显行为。首先看行为与心理。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做事之前一般会有一个大致的预期或称目的性,起到引导行为的作用。再来看环境与心理。社会个体的心理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植根于特定的历史环境。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已然转化成和谐共处。同理,轻松的课堂环境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热情。因此,班杜拉做出结论说,“人的行为受心理与环境的共同影响,而且三者是交互作用的”。这种视角已经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框架,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观点结合起来,既强调行为的操作过程,又重视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内在心理。英语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外语,旅游英语的学习又强调旅游知识与英语的结合,这就决定了旅游英语学习必然是一场持久战。在旅游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获得呢?第一,旅游英语学习经历。个体以往的经验会自觉而适当地储存于记忆中。如果个体回忆到的信息是积极而轻松的,那说明该个体认为自己是相对成功者。第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教育界熟知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在此环节发挥作用。当目标难度略高于学生的能力,并且保证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时,最有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第三,学生的归因方式。“人们对学业成败的解释主要有四个因子,即能力、努力、难度与运气”。若学生将旅游英语学习成功的原因归于外部不可控因子,如难度小、运气好,自我效能感就不会增强;若归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就会获得自我效能感。

三、观察学习对旅游英语教学的启示

旅游英语的教学方式与目的均不同于中等教育,结合班杜拉的理论,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的应用方式。首先,创设和谐的听力环境。听力本身是一项高强度的训练活动,要求听者全神贯注,努力获取所需信息。教师应该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旅游英语听力材料,以激起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表明,“听力自我效能感与成绩的相关关系高于听力策略与成绩的相关关系”。例如,对学生设计的路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其整体设计较为合理,注重了人文知识的渗入。在设计过程中,发挥了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熟练了计算机操作技能,讲解中锻炼了英语运用表达能力,使学生无论在导游技能及其他综合技能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次,同伴互助最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就中国的旅游英语课堂而言,笔者以为,教师只能扮演引导人,更多地是让学生自己找话题,再由同伴监控表达,因为“学生需要同伴(相对于教师)的言语劝说与激励且效果明显”。”这正好符合班杜拉的替代强化的解释。例如,可以聘请专业导游,组织学生就本地的景点实地讲解。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景点的讲解,人文知识的结合运用,与游客之间的互动交流,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语言应用技巧,等等。再次,以读促写。让学生在学习旅游英语过程中大量阅读旅游材料,并模仿写作,给学生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反过来,写作训练必然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否则,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而枯竭。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指出了模仿及替代性学习的意义,对当今旅游英语教学依然起到核心指导作用。他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首要动力,学生若能善用理论于方法的实际操作之中,英语学习效果必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