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观

时间:2022-02-18 04:50:00

导语:有关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有关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观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加深,我们大学英语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们来说既是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改变我们教学观念的一次新的契机,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我想我们首先得放飞思想,拓宽思路。

一、重树教学观

我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不像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那样,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把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能有效的吸收和消化。这种非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的教育教学要求,应该摒弃。美国教学心理家RobertJ认为:“所谓的‘教学’应包含‘教’与‘学’两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是师生交流、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这座桥梁来达到师生共进、共识、共享,而不是单向的授课过程。”[1]因此,我们应将“教学”视为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二者不可分割。现代的课堂教学不应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应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而且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就是触抚生命

通过聆听南京大学桑志芹教授的讲座:《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受益匪浅,并深刻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当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来看待。美国教育家PaulA.说得好:“Teachingistotouchalife.”(教学就是触抚生命)[2]。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只会接受知识的机器,而应把他们当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生命体。因为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树立大英语的观念,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语言文字,而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利于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都应纳入教师的视线之内,并被有机而巧妙地贯穿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这样,英语课就不再是如学生所说的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如一日不变的、单一的背单词和句型,也不再是令学生讨厌的、枯燥乏味的语法讲解了,而是丰富生动、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其次,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创造想、做和说的机会,让他们敢于大胆地讨论、质疑、交流。把学生当“人”看,教师必然会在课堂上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地与学生互动与交流,学生也就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我国教学心理学家陈琦等认为:“处于和谐自由状态的学生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地想像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3]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后,我们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相信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潜力,都有进步的希望,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这样,学生才会有足够的信心去放飞自己的梦想。

三、授人以渔

通过学习和研讨教育教学改革文件,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应该是多重的,即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放下架子,注意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合作进行学习。这里的合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要有合作者的意识。教师应把自己视为学生的朋友、意见的倾听者,善意的提醒者,资料的提供者,学习上的指导者。二是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定位为学习的主人,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个指导者、帮助者、点拨者,而不是灌输者。这样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众所周知,“授之渔”更应“授之以渔”。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应直接把知识传输给学生,而应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形成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4]他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了解,鼓舞”。学习指导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它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主体教育思想,学习指导是发展智力的前提。其次,教师还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培育者。先哲们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三卷)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和调节机制,一般说,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一旦调动起来,它将比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更有意义。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呢?教育心理研究者皮连生认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5]一旦兴趣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们就会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这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习内容适合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学习能力,不要让学生在失败的积累中产生厌学情绪;三是要倡导“赏识教育”,多表扬,少批评,给学生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结语

作为现代大学的教书育人者,我们应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只有具有:慧眼、慧心、慧情,才能教好你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