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再教育急救学作用
时间:2022-06-13 06:54:00
导语:口腔医学再教育急救学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随着口腔专科医院的逐渐独立和口腔医疗诊所的迅速增多,使得口腔医学不论在格局上,还是在专业知识、技能和人员、设备等方面越来越专业化。然而,由于人体的各个脏器及其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是相互关联的,只精通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是不能全面治愈口腔疾病及其并发症的。特别对颌面创伤、急性感染、药物过敏以及患者基础疾病的存在而出现的心脏骤停、昏迷、休克、晕厥等严重并发症,如果抢救不及时会使口腔医疗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甚至引发医患纠纷[1]。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一般情况:本研究按职称将150名临床医师按职称分为住院医师组;主治医师组和高级职称组各50名,其中男性86名,女性64名,平均年龄39.5岁。通过问卷和测试的方法进行调查。
2.调查内容:①口腔医疗知识和临床技能;②急救医学知识和CPR(心肺复苏)操作技能;③急救医学再教育的现状。
二、结果
1.口腔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优秀率:住院医师组92%,主治医师组96%。高级职称组100%。
2.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优秀率:急救知识优秀率:住院医师组为11%;主治医师组为13%。高级职称组15%;CPR(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技能优秀率:住院医师组为5%,主治医师组为4%,高级职称组为3%。
三、讨论
1.急救医学教育的现状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各临床科室的急、危、重症的诊治都属于急救医学范畴。对于所有急、危、重症的处置是以维持患者生命为首要措施,也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1]。急救医学在内科、外科、儿科及妇产科等学科领域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对于口腔医学领域急救医学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口腔医生虽然在高等医学教育和临床资格考试中进行过学习和培训,但是随着口腔医学专业的局限性而逐渐淡忘了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因此,虽然在处理口腔专科急症方面都具有足够能力,而遇到并发和继发的全身性急、危、重症时,处理措施和能力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延误了急救的最佳时机。这种现状在我国口腔医学领域也具有普遍性,甚至影响了口腔医学的发展。因此,加强临床口腔医生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2]。
2.口腔医疗中并发的生命危象
(1)心脏骤停的诊断:①意识突然消失;②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摸不到搏动,心音消失;③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④瞳孔散大。如果出现以上征象,可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操作[3]。
(2)休克(SHOCK)的诊断:系肌体微循环障碍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症候群,其重要的临床表现为意识淡漠,动、静脉压降低,脉压差缩小,尿量明显减少(每小时<30ml)。口腔医学所涉及的休克病因多为疼痛、出血、过敏、感染等因素。治疗的主要原则是控制导致休克的病因,维持有效的血压,迅速治愈专科疾病[3]。
(3)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即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最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表现。临床上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其病因可为创伤、颅脑疾病、感染、中毒等因素引发。
(4)晕厥:是人体大脑一时性缺血而产生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意识淡漠;呼吸急促;脉搏细速;面色苍白。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危象。处理原则:采取头低足高体位,阿莫尼亚、氨水等药物刺激呼吸中枢,同时进行心理支持[3]。
3.口腔临床医师急救医学再教育的措施
既然口腔医疗的特点是危及生命的疾病很少,对曾经所学过的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逐渐淡忘。那么口腔医疗机构就应该定期的对口腔临床医师进行急救医学的再教育,并列入临床“三基”考核内容。各级别的口腔医师都应进行心肺复苏的实战演练,对操作不合格的医师要重复演练多次,直到合格为止,以确保临床口腔医疗的安全。另外口腔专科医院各临床科室应建立急救小组,小组成员应与省市级和国家级急救医学学术组织保持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急救医学的动态。及时更换和购进较先进的急救医疗仪器,并有专人熟练掌握和保管,定期维护并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急救药品要专人保管并且每天进行清点数量和查验有效期,药品摆放要固定数量、固定位置,并使每一名医护人员知晓。口腔医疗中生命救治的流程:①迅速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②建立静脉通道;③氧气吸入;④及时向上级医师和领导汇报;⑤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休克的抢救;⑥对生命危象的进一步检测观察。
四、口腔医疗机构必备的急救药品和器械
1.口腔医疗机构应配备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除颤器;呼吸机;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吸痰器等。并有专人保管器械,定量储存,定量清洗消毒,使仪器设备永远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2]。
2.口腔医疗机构应储备的急救药品:呼吸兴奋剂;强心药物;降压药物;升压药物、镇痛药物、镇静药物、止血药物、消炎药物、抗过敏药物、脱水消肿药物等。有专人保管,足量保存,定期更换[2]。五、心肺复苏的新进展早在1700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就提出过生命复苏的方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首次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即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CPR的操作步骤已形成了国际通用的九步法。2005年国际卫生组织再次对心肺复苏的技术操作进行修订,新指南更加强调循环支持的重要性,并将单人操作中每按压胸廓15次、口对口吹气2次,修订为每按压30次吹气2次;并且将胸廓按压下陷3~4cm修订为使胸廓下陷4~5cm。现代急救医学特别要求第一目击者及时的心肺复苏是成功救治的关键[3]。
- 上一篇:谈论城市旅游形象问题
- 下一篇:建委审批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精品范文
10口腔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