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化学教学模式革新

时间:2022-02-14 06:48:00

导语: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化学教学模式革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化学教学模式革新

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在各门科学相互交融的知识技术网络中,化学正成为中心学科。化学协同着几乎所有其它学科一起,分担着发展生命、健康、材料、能源和环保等一系列高技术的任务。

目前,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完成高职教育这一艰巨的工作任务,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高职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实用性,即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及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而化学作为动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强调它的实用性就更为重要。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特别注重紧密联系专业。实际上,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为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那么作为化学教师应如何把化学课内容和动医专业课程的有关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呢?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确立化学课教学目标

以往的化学课是按着化学知识的本身系统性和完整性进行教学的,往往出现过分学科化,不管学时多少和是否需要,都一味追求学科的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结果使理论教学偏深、偏多。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化学教学理念也应发生变化,教师如何把化学知识应用到专业课中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为此我们首先根据动医专业不同课程对化学的需求出发,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进行化学教学为动医专业服务的教学改革,制定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然后进行培养目标的层次分析,再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调整,确立化学教学目标,使专业培养目标与化学课教学目标有机联系起来。使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与培养目标相一致,以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克服以往单纯的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束缚。

2了解动医专业的教学内容,明确化学课与动医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联系

化学教学同其它专业教学一样,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现在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主要是面向基层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教学思想必须适应新形势,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转变。在教材内容选取上,既要考虑系统性,又要注重实用性。教师要对动医专业课及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根据相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要求和学生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补,使化学知识能为相关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动医专业中的绝大多数课程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生物体呼吸作用的机理;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维生素和激素在体内的作用基理的阐明;利用研究DNA的结构揭露遗传学的秘密;弄清兽药的作用机制,设计出高效、安全、价廉的实用疫苗、药品;动物疾病剖检过程中的细菌、病毒分析;血液化验;药理、药性检验等等都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并且部分专业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着化学理论知识。做为基础课教师如果不了解专业课内容,不懂专业课对基础课教学的要求,那么基础课教学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做不到有的放矢,也就显示不出动医专业化学教学的特点了。所以化学教师应主动了解相关课程和专业课中的化学知识,自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如《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血液化学》、《动物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等等科学,这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专业知识来讲授化学内容,做到胸怀全局,基础知识重点讲,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详细讲,与专业无关的内容减略讲。使学生学习起来目的更加明确,避免学生提出“我们学化学有什么用途?”的疑问。

3注意在讲清化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在动医专业上的应用

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前提下,讲清与动医专业课知识间的联系。如在《有机化学》醛的一章讲授中,在和学生讲授醛的结构、性质之后,介绍醛的重要化合物时,应联系《药理学》中防腐消毒药甲醛溶液,向学生介绍它的性质、作用,如甲醛在气态或溶液状态下,呈现强大的杀菌作用,能凝固蛋白质和溶解类脂,能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对繁殖型的细菌、芽胞和病毒均有效。也可具体介绍其作用,如5%甲醛酒精溶液,可用于手术部位的消毒、甲醛气体可做小型无菌室内气体消毒剂、甲醛溶液内服可作为防腐止酵药,治疗肠膨胀。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起到了为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4用化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动医专业特点,根据动医临床实例,设计化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课题,用讲授、讨论、课外作业等多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与解答这些问题过程中,认识到化学理论在专业课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使化学理论知识与动医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例如在综合性练习中,可以根据动医专业《动物疾病》课程中“猪的急性饱潲症”这一病例来对有关的化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练习。具体步骤如下:

4.1病因

家畜采食生长在富含硝酸盐土壤上的植物后,由于硝酸盐在消化道内转变为亚硝酸盐而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猪饲料的烂白菜、苋菜、南瓜藤等青饲料在煮后,较长时间慢慢冷却(在5小时以上或隔日大量饲喂),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其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猪食后引起中毒。有的虽然未焖煮,但因堆放不当,温度在20~40℃且有适当水分存在,经12~24小时也能产生大量硝酸盐,而引起中毒。

4.2毒理

亚硝酸离子能与血红蛋白作用,一个分子的亚硝酸可作用于二个分子的血红蛋白。亚硝酸盐能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氧化成变性血红蛋白的三价铁,亚硝酸本身变为氧化氮(一氧化氮),因而血液失去了向组织携带氧的功能。经过一定时间,在二个还原酶系统的作用,变性血蛋白还能恢复为血红蛋白。在中毒时,一般是时间不允许这种生理的恢复,因而变性血红蛋白逐渐增加,出现中毒症状。

4.3解毒原理

用适当的还原剂如亚甲蓝和维生素C等使变性血红蛋白变为血红蛋白,以恢复其运氧的功能。

4.3.1通过上述病例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根据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4.3.1.1指出上述病例整个过程中有关化学方面问题。

4.3.1.2为什么亚甲蓝不能与碘离子或高锰酸钾同时使用。

4.3.1.3通过化学方程式实现硝酸盐到亚硝酸盐的转变。

4.3.1.4解释亚甲蓝解毒原理。

5采用激励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走上讲坛,首先要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讲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渗透压之前,可以设置问题情景:“在专业课的临床实验中,进行静脉注射时,为什么有时用0.9%NaCI或5%的葡萄糖等渗溶液,有时用NaCI、葡萄糖的高渗溶液?在讲授缓冲溶液后,结合专业课向学生介绍动物血液的pH值及血液中的缓冲对,并让学生根据化学理论解释“家畜血液中的缓冲对的作用及缓冲原理。并可根据此问题引伸到下面问题:“在动物出现酸中毒时,为什么不能同时使用维生素C和NaHCO3两种药物来解毒?又如在讲授元素镁的重要化合物硫酸镁时,可将动医专业课程中《兽医药理学》中硫酸镁,在动物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同的使用方式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向学生进行介绍。如对消化道的作用:大剂量硫酸镁内服有泻下作用,小剂量则有健胃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时,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明显地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兴奋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学活,做到触类旁通。

总之,在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化学课教学中,应有自己的特色,重视内容的实用性与专业知识间的衔接,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有效地与专业知识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