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老干心理障碍与心理养生
时间:2022-04-18 09:19:00
导语:小议老干心理障碍与心理养生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分析离退休老干部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探讨心理养生的方法,提高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心理“美容”、防治躯体疾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广泛兴趣、调节情绪或适当宣泄等措施。结果有效地减轻或消除了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和谐与平衡。结论心理“美容”、防治躯体疾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广泛兴趣、调节情绪或适当宣泄,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
【关键词】离退休老干部;心理障碍;心理养生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现象越来越多,离退休老干部孤独、寂寞、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日益突出,这直接影响着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心理养生与精神养老已成为21世纪离退休老干部健康的主题。心理问题是动态的,从心理亚健康到心理障碍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应及时进行自我调适、调节和调养,及时疏导、排解,有利于保持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和谐与心理平衡,提高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我们对离退休老干部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及其心理养生保健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现阐述如下。
1离退休老干部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1衰老与疾病人到60岁以后,体力、精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退行性变化,使离退休老干部有力不从心之感,带来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和痛苦。在衰老的基础上,如果再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有些人就会产生抑郁、焦虑与惧死心理。
1.2环境变化老干部离退休以后,生活状态从长期忙碌有序突然转为松散无序,社会角色和交往对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时难以适应,而且经常面对的主要是家人、家庭以及大量不知如何打发的空闲时间,导致不时留恋过去,多愁善感。另外,子女成家立业,难免使他们产生空虚、孤独和失落感。
1.3人际关系不良和精神创伤有些离退休老干部敏感多疑,夫妻之间、子女之间不善于沟通,关系不融洽,邻居、朋友之间不相容,矛盾重重,加之离异、丧偶或其他亲人相继离世,易产生孤独、抑郁和焦虑感。
1.4兴趣爱好不广泛,生活过于单调有些离退休老干部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终日无所事事,封闭在一个小天地中;不少离退休老干部的兴趣爱好仅限于身体锻炼,生活单调、寂寞、无聊,容易引起孤独、焦虑、压抑等心理障碍。
2心理养生保健的具体措施
2.1不断净化心理,进行心理“美容”待人宽容善良,处世淡泊乐观,保持心理平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社交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难免的。为人处事宽容豁达,就仿佛给自己安上了心理调节阀,让自己始终保持心理平衡;善良,就是与人为善,光明磊落,扶贫帮困,以他人之乐为乐,心中常有欣慰、愉悦、轻松之感,会让人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淡泊,是指恬淡、宁神寡欲,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过分追逐名利,不为身外之物得失而大喜大悲,不嫉妒攀比,不乱发牢骚,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在生活中寻找乐趣,遇事看得开想得通,常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在生活中放大快乐,缩小忧愁,自娱自乐。
《淮南子》“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就是说,心神安者,其精气日渐充实,形体随之健壮;而心神躁动者,精气日益耗损,形体必然过早衰老。亦即“静者寿,躁者夭。”待人宽容善良,处世淡泊乐观,宠辱不惊,心境就会洁净,就会活得轻松愉快,达到清静养神的目的,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1]。心境洁净和心理健康是一对“孪生兄弟”,结伴而行,使机体的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度、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不易患病。相反,如果心理常常处于紧张状态,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则易患病。
2.2正确对待衰老与疾病,重视躯体疾病的防治,防止心理老化老年期生理和心理趋于衰退,易患病,且疗效较差、恢复较慢。要及时或定期地检查身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还要勇于承认和接受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拥有一个永远年轻的心态,生理上服老,心理上不服老。勤用脑,勤动手,始终对人生和大自然保持好奇心,延迟大脑衰老,防止心理老化。
2.3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泰然对待精神创伤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认为[2]:“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老干部退休后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家人,要妥善处理好夫妻、婆媳、子女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要相互关心、配合,共同料理家务,遇事多商量;对子女不要有亲有疏,应一碗水端平,不过多干涉子女婚姻;要正确对待“空巢”家庭的现实,不过高期望和依赖子女的照顾,多利用现代通信工具与子女交流情感。最重要的是,搞好思想观念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交流以及生活情趣相融性交流等心理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儿孙满堂,不如半路夫妻”,丧偶后可再婚,避免晚年生活孤独寂寞,便于相互照顾。2.4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独生子女一代的成家立业以及老年人群体的迅猛增长,多数老干部在新的家庭环境中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常孤独寂寞,想“有人说说话”,渴望精神养老,精神养老与心理养生已成为目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老干部离退休后(特别是“空巢”家庭的老干部)一定要走出家门,多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生活,多交朋友,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乐趣。“走出小天地,融入大自然”,经常和朋友在一起聊聊天,解放自己,放松心情,既经济实惠又有益于身心健康,既调节情绪、促进思维,又增强了沟通交流,消除误会,增进情感。
“活到老,学到老,改到老”,老年人要适应时展与社会进步。上老年大学学习抚琴唱曲、弈棋习书、吟诗作画,锻炼思维、磨炼意志、陶冶性情、愉悦精神。观赏花卉,怡情养性;乐在“棋”(“画”或“诗”等)中,其乐无穷;倾听鸟鸣可乐而忘忧,目随鱼游则心旷神怡;不仅可以享受优雅的娱乐休闲,还能达到身心愉悦和心理养生的目的。
形式多样的赋闲消遣与娱乐是身心调理的最好方式,注意动静结合。闲暇之时,听音乐、跳舞、逛公园、读书看报、散步、打太极拳等等,寓“心理养生”于“娱乐休闲”之中。另外,带带孙子、孙女,帮忙料理家务,寓“老有所乐”于“老有所为”之中,每天有个好心情,使老年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
2.5以情胜情调和情志或适当宣泄,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3]采取情志相胜或发泄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使情志调和,心理趋于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悲胜怒,喜胜忧,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意思是说,善怒者以苦楚之言感之,使其气消而不上逆作怒;善忧者以喜庆之事开导之,使其重新振作精神;善喜者以事情不利的方面恐吓之,以制约其过度的兴奋;善恐者劝其动脑思考,了解致恐原因,以消除恐惧之感;善思者激其发怒,以疏达气机,畅达心境,从苦思冥想中解脱出来。情志发泄方法是指不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而采取的一种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老年人不能总是强行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要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顺其自然,当怒则怒,当喜则喜,当悲则悲。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学家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指出,没有表现出来的情绪常常是精神病的基础,他通过把精神情绪的激流释放出来的精神发泄法治愈了许多精神病患者。
参考文献:
[1]叶明.重在调理(中医养生保健专家讲座)[M].2版.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33.
[2]李军.试论维护人体健康心态的有效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6):929-930.
[3]李庆升.中医养生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1.
- 上一篇:人事行政部实习汇报材料
- 下一篇:某团员入党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