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护理论文

时间:2022-08-20 12:01:00

导语: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护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入院相关因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在配合医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听力,降低该群体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我院统一的入院评估首页,由责任护士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突发耳聋患者以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0~48岁;该人群发病季节以第1、3季度多见。病因以长期情绪紧张、工作疲劳后和病毒感染等为主。结论责任护士根据评估的入院相关因素的特征给予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科学有效的。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护理

突发性耳聋俗称“突聋”,系指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感音性听力损失,是一种有可能让人终身失聪的耳疾,迄今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的病因有内耳血流障碍、病毒感染、精神刺激等学说。其发病突然,多伴有耳鸣,少数患者伴有恶心、眩晕,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听力在几分钟或几小时或几天内突然下降。聋程度不一,重者全聋,常为单侧。而更重要的是该病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使众多患者没有及时治疗,从而永久性失去听力,因此,提供优质全面的治疗与护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临床资料

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解放军第421医院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男60例,女36例;年龄12~79岁,平均38岁。单耳发病94例,双耳发病2例。伴耳鸣10例,伴耳鸣、恶心、眩晕16例。自我发现82例,无自觉症状者75例,被他人发现者14例。

二、护理措施

2.1入院宣教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介绍病区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讲解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例如突发性耳聋的诱发素,发病元凶,主要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的评价,如何避免和预防病情加重。

2.2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争取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尽量保存并利用存余听力。(1)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能量合剂、血管扩张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溶栓药物均可酌情选用。我们常用的药物有静脉点滴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辅酶A,维生素B1、B12,ATP等以改善血液循环,以恢复听力。(2)高压氧治疗,护士要向患者介绍高压氧的知识,有关注意事项,对于高压氧治疗有时会出现的耳痛,要及时处理。治疗前要积极处理上呼吸道炎症。(3)治疗原发病,特别是年老患者,要注意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2.3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对本病缺乏思想准备,患者突然出现听力损失和难以忍受的耳鸣、眩晕及恶心及呕吐。害怕听力难以恢复,影响生活质量,往往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焦虑、恐惧、急躁、易怒等情绪。护士应主动安慰、关心、同情患者,使患者了解本病的大致病情及治疗方法。并鼓励说明本病具有完全治愈的可能性。轻者或部分好转者,可配戴助听器加以矫正。尽最大可能减轻患者思想焦虑,消除其焦虑情绪,使其充分休息,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特别是治疗早期,当症状改善不明显时,患者表现尤为突出,患者出现失眠,甚至有自暴自弃的情况,所以护士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突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从96例患者临床观察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使患者心理应激反应降至最低水平。公务员之家:

2.4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要定期复查,定期治疗,巩固治疗效果,检查听力恢复情况,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睡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接触噪音和应用耳毒性药物。如果在噪音环境下工作,需要配戴耳塞。老年人如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需要积极治疗。如果治疗后患者听力仍无法恢复,有条件者配戴助听器(助听器对患者有帮助作用尚可)。

三、体会

突发性耳聋起病突然,对患者的身心均有较大的影响,患者往往有一些情绪上的反应。护士应协助患者了解发病过程,以配合治疗,患者入院的目的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因此应正确对待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可结合具体病情将突聋的发病机制、转归、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在护理工作中,除了药物对症治疗外,更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疾病知识的宣教,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陈彩虹,蔡中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心理护理.家庭护士,2007,5(11):44-45.

2岑彩玲,沈俊瑛.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特点与护理体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0):152-153.

3陈千红.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9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