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新药开发激励机制论文
时间:2022-06-23 04:45:00
导语:健全新药开发激励机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国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药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已能生产上千种西药,2000多种中成药,在数量上我国已成为世界医药第二大生产国。但是,当前我国医药市场上的产品结构极不合理,一、二类新药大多是进口或合资企业的产品,而我国自己生产的新药绝大部分为仿制品,极少有创新药物,严重制约了医药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19861998年期间,我国共批准生产新药260多个化合物,其中属一类创新的l8个,可以确定为创新药物的只有8个。已批准上市的l2种基因工程药物和1种疫苗则都是仿制品。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新药,就很难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为什么我国的新药开发如此缓慢呢?从理论上讲,我国人口众多,医药市场潜力很大,新药开发前景广阔,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了新药开发的物质基础。但从深层次原因分析,当前我国新药开发缓慢的主要障碍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识障碍——新药开发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从新药开发的实践看,我国新药开发在认识上的障碍表现之一是重仿制轻创新。由于我们的医药产业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新药开发一直以仿制为主。据统计,我国临床用西药9o%以上是仿制的。仿制虽然起到了节约开发费用和满足治疗用药需求的作用,但一味仿制和低水平重复,使一些医药科研机构和企业新药开发不愿搞基础研究,不愿冒一点高投资、长期投资的风险,创新意识起点低,养成了思想上的惰性。表现之二是重规模产量,轻科技含量。投资3O个亿上VC项目的中原药厂死在襁褓之中的悲剧,以及一些省市先后出现的青霉素大战、“先锋”大战、喹诺酮大战、红霉素大战等,都是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结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种认识上的障碍所带来的危害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二、体制障碍——新药开发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
首先,小而全的产、学、研条块分割,限制了研究的延续性和转化能力。我国目前新药开发的主体是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许多研究成果只能以论文的方式发表,科研单位靠“卖青苗”维持生计,而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独立开发新药的能力,因此造成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应用研究脱节,新药研究和成果转化脱节,使研究单位开发出的一、二类新药在企业不能成活。其次,目前大多数国企实行领导委任制而产生的“官本位”,制约了国企对新药开发的投入。开发一个新药短则两年左右,长则要八、九年;资金投入则要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让企业家们把巨额资金投入到这么久才能显示其业绩的新药研究上来。在任期制和以“利润论英雄”的现行体制下是不现实的,结果使不少企业走人了低水平和重复开发的误区。这种条块分割和“官本位”的管理模式,是极不利于新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
三、机制障碍——新药开发缺乏政策激励的环境
目前我国对创新药的政策激励强度还比较低。医药作为一个科研投资大、周期长、利润大、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的产业,在新药开发方向、政策导引、税收减免上与其他产业很少差别,税收减免和保护期不协调,加上新药审批慢,市场开发难度大,技术市场不规范,法制不健全,新药保护形同虚设等原因,使研究开发新药的效益难以保证,从而挫伤了新药开发的积极性。新药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药,其资金投入量则更大。但在这方面的投入目前尚不够有力,政府对新药开发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如在我国医药行业有很大影响的华北药厂和新华药厂,一年的新药开发费只有几千万元,而国外一家大型企业的新药开发费高达几亿美元。在巨额的开发费用面前,一些研究人员即使跟踪上了国外正在研究的新药,也不得不停下脚步。同时,政府对医药科研人才的激励机制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近年来,大部分医药科研院所和企业对科研人员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提高了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但在总体上“脑体”收入的差距不大,目前大多数科研人员的平均工资只高于职工平均工资的20%~30%。
由此可见,我国新药开发缓慢的重要原因不仅有指导思想上的差距,而且更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期盼医药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规划和科学指导,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建立健全新药开发的激励机制,让我国的新药开发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 上一篇:信息化管理财务舞弊规避论文
- 下一篇:七一建党89周年暨总结表彰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