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湿致瘀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7 09:59:00

导语:因湿致瘀的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因湿致瘀的研究论文

【摘要】“因湿致瘀”是临床上常见的病机演变。近年来,中国众多医家从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对“因湿致瘀”导致有关疾病形成机理提出新的见解,这对指导临床与防病治病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作者综述了1996年至2007年“因湿致瘀”导致有关疾病形成机理研究,促进阐明“因湿致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因湿致瘀;研究进展

1因湿致瘀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

因湿致瘀系指外湿→内湿→气机阻滞→血瘀→湿瘀交阻的湿邪致病途径[1]。《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论“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本世纪80年代,全国名老中医罗致强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岭南地区的高湿高温的地理环境,由此提出“湿瘀相关,因湿致瘀”的假说,这一假说当时也得到了陈可冀院士的肯定。在此观点的影响下,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及实验证实逐步开展起来[2]。

2因湿致瘀与有关疾病

2.1因湿致瘀在内科系统中的体现

2.1.1呼吸系统疾病罗凤鸣等认为支气管炎型肺气肿主要病理改变为严重慢性支气管炎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有明显咳嗽和咯大量黏液脓痰,在中医辨证中多属痰湿证。同时,气道炎症引起的气道阻塞明显,故氧分压降低气肿型为甚,因缺氧所致血流变学异常相应较重,表现为较明显的血瘀[3]。

2.1.2消化系统疾病齐京认为黄疸或为外感湿热疫毒,或为湿热内蕴,日久酿毒,湿热夹毒胶固难解,瘀阻血脉而发病。湿热邪盛助其毒势,毒盛湿热鸱张,两者成为互助之势。毒邪不去,湿热难解,黄疸难消。黄疸为湿热瘀阻血脉而成,病在血分,湿郁化热,热煎液成痰,痰阻血络,血液瘀滞,而致痰瘀互结,气机阻滞,脉道不通使黄疸加重[4]。

齐洪军及胡曼菁认为慢性肝病及其导致的肝纤维化的始动病因为湿热毒邪外袭,肝病日久,毒邪深入,乘脾犯胃,损伤肝肾,毒邪未尽,而正气已虚,致使病情缠绵难愈,病久入络,肝络阻滞。另一方面,正虚邪恋,毒滞经络,日久化热,灼津生痰;正气亏虚,水湿难运,聚湿生痰;毒邪留恋蕴于脾胃,脾胃失和,痰湿更盛,失于正化,终成脂浊;痰湿与瘀血互结,阻滞肝络,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肝纤维化的病机关键在于痰瘀互结,阻滞肝络[5]。

2.1.3泌尿系统疾病蔡惠芳、陈景章研究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及王琛、钟菁研究肾小球肾炎,均提出发病机制是本虚,其核心在脾,脾虚可致肾虚,阳气虚则阴无以化而生内湿,而致血瘀[6-7]。而孙世竹,孙伟更详细描述发病机制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致。或感受风邪热毒,蕴结于肺,下损及肾;或皮肤湿热疮毒,浸淫于脾,壅阻三焦,致水液不归正化,肾不主水,气化失司,津液代谢失调,聚而成为水湿之邪,湿郁化热,酿生湿热,蕴结于肾。水湿泛溢肌肤而水肿;湿热留羁肾府则腰痛;湿困中焦,脾不升清,或湿热流注下焦使肾失封藏,精气外泄,则见蛋白尿;伤及血络则尿血。气虚易留湿,湿郁易蕴热,湿热留恋,每每耗伤正气,乃致病情缠绵难愈。“慢性肾病”湿热与瘀血互为因果,互结为患。湿热壅塞,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致瘀血产生。既有气虚运血无力,又有“水病血亦病”,脉络不利,积而为瘀之因[8]。郑天明等研究慢性肾衰病机由于脾主运化,肾主开合,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脾肾亏虚,则水液代谢就会出现障碍,潴留体内[9]。

赵智强研究慢性前列腺炎提出,①湿热瘀滞下焦是本病的基本病机:a湿性趋下,故病位在下焦;湿性黏滞,则病程较长;湿性秽浊,故尿末常有白色分泌物从尿道口溢出。b热则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前列腺液镜检、前列腺液培养、细菌学定位检查等提示慢性炎症与细菌性感染。c久病多瘀,相关部位疼痛,痛位固定;直肠指检前列腺不平整,或稍肿大,质地略硬,或质地硬,有结节。②湿热瘀滞,日久成毒,本病毒邪全由湿、热、痰、瘀之邪,久滞下焦,从而形成热毒、湿毒、痰毒与瘀毒,故使本病迁延难治,转为慢性。前列腺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腺体肿大变硬等局部慢性炎性改变,均可视为瘀毒滞着佐证。③邪甚伤正,耗阴损阳,病位在下焦,与肝肾二经密切相关,若湿热久稽,伤阴损阳,穷必及肾,导致肾阴、肾阳两虚。临床表现为性功能障碍和精液液化不良、精子活力低下、活率减少、畸形精子增多以及精液凝集等现象[10]。

林松认为腺性膀胱炎相似于中医淋证中的热淋、湿热淋、血淋,临床上急性期或慢性急性发作者多以湿热下注或瘀热蓄于膀胱多见,病机为湿瘀阻胞,阻滞气化、下焦不利而导致尿频、尿急、尿痛或伴血尿[11]。

2.1.4生殖系统疾病牟吉荣及徐刚研究精液不液化症,其精液黏稠成团成块,精液黏度较高,包裹并限制了精子的活动,使其难以穿透卵子受精。本组患者有嗜酒、喜甜食及油脂厚味者,易酿湿生痰,痰湿之邪,重浊黏腻,其性凝积,阻碍气机,气行不畅,不能推动血液,便成瘀证。痰湿、瘀互结,致使精液黏稠不化,久之亦致湿浊阻滞,瘀血内生,乃致不育[12]。

2.1.5循环系统疾病高健元等研究中医治疗高脂血症,提出机体痰湿的产生,是由于饮食失节、嗜食肥甘、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病位在脾,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脾在生理上主升、喜燥而恶湿。湿邪为患,首困脾土,脾阳阻隔,运化失常,因而痰湿内生,所谓脾为生痰之源是也。湿郁化热,可表现为湿热之证,湿热阻于经脉,影响气机升降,致使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故有“因湿致瘀”之说[13]。杨传印提出关于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内蕴则阻碍气机,气机运行不畅则痰湿更易停聚,如此反复,则气滞痰阻,日久气血运行亦受影响,形成痰湿阻滞,痰瘀互结之变[14]。

赵恒侠研究高尿酸血症讨论其中医病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者,饮食及体质有密切关系。饮酒过度、偏食膏粱厚味、甘美甜腻食品,使脾运失健,痰湿流注肌体,形成肥胖。高尿酸血症也是代谢紊乱所致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使过多的尿酸停于体内形成有害之物,与“浊”相似。高尿酸血症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妇女,均为正气渐衰之龄,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以脾肾两脏清浊代谢的紊乱尤为突出。因脾失健运则升清降浊无权,肾失气化则分清别浊失司,于是痰浊内生,滞留血中,不得泄利,瘀结日久,闭阻经络而发病[15]。

2.1.6结缔组织疾病张淑红等研究“颈痹”治疗。久湿则伤及脾阳,引发内湿,久则酿痰,病甚则为瘀。故笔者根据本病病情及病机变化,将此归结为湿、痰、瘀为患,并从湿、从痰、从瘀论治,获效颇为理想[16]。

林亮及惠丰乃等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为肝脾素虚,长期劳损,腠理空虚,风寒湿杂至,凝滞经脉,气血痹阻不通,发为痹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是本病的病理特点。气血郁阻,运行不畅是重要病理改变,但气血、痰湿瘀阻是重要的病理因素[17,18]。

陈光泽认为疼痛的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其病因有气滞、血瘀、湿阻、寒热、郁病等。寒、湿、瘀同属阴邪,致病的特点为经络血脉运行失调,出现疼痛。湿与瘀关系密切,湿邪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日久成瘀,故在湿邪致病过程中常可出现因湿致瘀,湿瘀互结的病理变化。水湿内停,阻碍血行而成瘀,瘀血阻滞津液外渗而为湿。湿瘀互为因果,终致湿瘀互阻。可见无论外感湿邪,或湿自内生,皆因湿邪黏滞,易阻遏气机,以致血脉运行不利,湿滞瘀生,湿瘀互阻经络血脉,不通则痛[19]。

2.1.7神经系统疾病雷宏斌等研究缺血性中风从痰瘀论治,痰和湿均为津液不归正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湿性重浊,痰性稠厚,湿聚成饮,饮凝而成痰。可见痰邪是湿聚的结果,湿瘀是痰邪形成的前期阶段,形成后,二者互为因果,加速了病情发展[20]。

2.2因湿致瘀在妇科疾病系统中的体现

林海峰试论妇科之湿瘀,认为湿瘀之成当责之脾肾两脏。盖脾主运化水湿,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水,主管水液的代谢。脾气虚弱,健运失司,水湿停聚,脉道受阻,则血行不畅。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水湿不化,阻遏气机,气滞血瘀;肾虚脾土失于温养,更增水湿不运而留聚为患。妇人或外感湿邪,或摄生不慎,内伤七情,脾失健运,肾不气化,水湿内停,其性趋下,留注下焦,影响冲任,损伤带脉。湿性重浊黏滞,易阻气机,使三焦气化不利,血行不畅而为瘀滞;瘀积壅滞,影响水液输布,化而为湿,湿注胞宫,气滞不通,加重血瘀,且湿为阴邪,易遏阳气。同时,湿郁日久化热,迫血妄行,离经之血则为瘀,湿瘀互结,病情缠绵无终日[21]。陈慧侬论妇科疾病提到冲任阻止为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虚生湿或湿邪内侵,湿留肌体,伤阳气而滞血,使冲血运行阻止,瘀阻不畅,致经孕失常,产生妇科病证[22]。李莉认为胞宫位于下焦阴湿之地,主月经;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趋下,易袭阴位。若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人流、放环、取环手术创伤,或起居不慎,或经期性交,冒雨涉水,湿浊之邪极易浸淫于胞宫胞脉,损伤脉络,与离经之血搏结成湿痕。湿瘀互结,气机受阻,导致胞中冲任失调、带脉失约,既可出现因水精不化之湿浊带下,又可因冲任紊乱而出现月经不调,甚则崩漏诸疾。湿癖蕴久化热,热毒壅盛,腐蚀血络,胞络损伤,血癖气滞,可出现腹痛、带下如脓或赤白腐臭,阴痒,经血淋漓不绝,血色秽浊;湿痕占据血室,气血不畅,久则瘀积癥瘕内生[23]。付金荣论妇产科疾病病理转归提出因湿致瘀及因瘀致湿两种病机。因湿致瘀的发生与肾、肝、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肾气虚则气化功能失常,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水湿不化,着而不行,阻碍气机,气滞血瘀导致月经量少、闭经、胎萎不长、习惯性流产等。脾气素虚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伤脾,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停聚下焦冲任,脉道受阻,则血行不畅,导致瘾瘕、经行浮肿、妊娠水肿、带下诸症。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郁化热,蕴结胞中与血相博结,导致疼痛、崩漏、闭经、带下、阴痒等。因瘀致湿病机,气血失调导致因瘀致湿,气滞、气虚形成血行瘀滞,也可导致水液停聚,此外血寒、血热、血虚、出血、久病、肾虚等均可导致血瘀,瘀血内停,日久反过来影响气机,导致水湿代谢失常,最终形成湿瘀交阻,疾病缠绵。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不孕症、闭经、难治性功血、流产、产后恶露不净等[24]。

刘晓娟,程群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祖国医学癥瘕、妇人腹痛、带下、痛经等病的范畴。盆腔炎发病初期主要是外感湿热之邪。常困治疗不当、体质较差、反复感染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损伤脾阳,脾失健运,脾虚则生内湿,湿浊下注,阻滞气血运行。瘀阻胞宫,不通而痛[25]。李莉论盆腔饮精方提出其病机基本相同[26]。

3因湿致瘀的现代研究

罗致强提出,痰湿型冠心病患者存在与瘀血型患者相似的病理生理基础,表现在相类似的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脂、氧自由基、血管活性因子等改变,即均表现为血液高度的“浓、黏、凝、聚”状态,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和丙二醛的升高,血栓素/前列环素(TXA2/PGI2)和心钠素/内皮素(ANP/ET)的异常等,说明痰湿存在向瘀血转变的病理过程,只有当痰湿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改变越明显,临床才会表现出瘀血的外在征象,而出现湿瘀共患的特征,表现为湿瘀症。动物实验也表明高湿环境可对大鼠血液流变学一氧化氮及内皮素产生影响,高湿环境可以导致血瘀证相关指标出现变化。化湿和祛瘀治疗均能对上述因子起调节作用[2,27]。

宋剑南认为痰是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失控生成并过量积累的各种病理性产物,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新的致病因素的那些物质的总称。痰瘀既是同源,但并非同物。从各自的理化性质来看,痰属于病理性生化物质在体内堆积的结果,存在一个量变过程,在其物理化学性质未发生变化之前尚不是主要的致病因子,而只是痰病的表现形式和物质基础。瘀则是病理性生化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发生了改变或同时伴有相关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28]。宋剑南等推测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中医“痰瘀相关”的中心环节,LDL-C的过氧化物LPO可能是基物质基础,内皮细胞损伤是由痰致瘀的主要病理特征,脂质代谢率乱及引起脂质代谢紊乱的内外因素是痰瘀共同为病的病因所在。不同治法方药的反证进一步证明,治痰可以化瘀,痰瘀存在相互影响消长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上应以洽痰为主,痰瘀同治为佳[29]。

痰浊、血瘀是冠心病的重要证候。欧阳涛等在研究ApoE第4外显子多态性与冠心病痰瘀证候的关系中发现,公认的导致血脂水平升高的危险因子∈4在痰证中出现多于瘀证,而apoEIE1G/G基因型与∈4关联密切,在痰证和痰瘀互阻证中的比率明显高于瘀证和非痰非瘀证[30]。

从蛋白质水平看,由正常到冠心病“痰凝”、“痰瘀痹阻”,VSMCactin表达逐渐增加,它贯穿于冠心病整个过程中,诱发VSMC增殖,但以“痰瘀痹阻”细胞凋亡为最严重[31]。

现代医学证实,免疫反应可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的亢进,亦即肾脏免疫病变形成的同时即伴有凝血系统的异常,故孙世竹等可认为湿热与瘀血并存是肾脏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病机特点[8]。

4小结

因湿致瘀是临床上常见的病机演变,在湿邪致病过程中常可出现因湿致瘀的病理变化,湿瘀互为因果,终致湿瘀互阻。在临床上应注意到“因湿致瘀”这一病机变化,或化湿,或湿瘀分化,以阻断疾病的发展。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研究,“因湿致瘀”由当初的假说逐步演变为理论,指导着临床实践。同时,病证结合进一步探讨“因湿致瘀”的病理生理基础,对促进“因湿致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尤为迫切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吕文亮.“湿热致瘀”理论及其临床意义浅探〔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3):21

〔2〕罗致强.因湿致瘀理论及中西医结合探讨〔C〕.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成立10周年暨第2届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1996-2006.60-62

〔3〕罗凤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痰湿证与非痰湿证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研究〔J〕.中医研究,2001,14(4):25-26

〔4〕齐京.从2例疑难黄疸的治疗体会关幼波治黄思想〔J〕.北京中医,2006,5(2):77-78

〔5〕齐洪军,胡曼菁.从痰瘀角度浅析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治疗〔J〕.四川中医,2004,2(6):26-28

〔6〕蔡惠芳,陈景章.肾炎宁胶囊治疗气虚湿瘀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护杂志,2006,3(4):307-308

〔7〕王琛,钟菁.消自冲剂对气虚湿瘀型慢性肾炎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新中医,2004,36(4):13-15

〔8〕孙世竹,孙伟.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虚湿瘀”病理探析〔J〕.北京中医,2005,24(6):346-348

〔9〕郑天明.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兼湿瘀证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4(2):11-12

〔10〕赵智强.痰湿瘀毒与慢性前列腺炎辨治〔J〕.江西中医药,2003,4:28

〔11〕林松.从湿瘀论治腺性膀胱炎〔J〕.江西中医药,2003,9:8

〔12〕牟吉荣,徐刚.从痰湿瘀论治精液不液化症30例.四川中医,2002,20(3):41

〔13〕高健元.脂必消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1998,14(3):41-45

〔14〕杨传印.二术二陈汤治疗痰湿型高脂血症94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19):54-55

〔15〕赵恒侠.高尿酸血症与痰湿瘀浊综合征辨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108):41-42

〔16〕张淑红.从痰湿瘀论治颈肩部痹证〔J〕.浙江中医杂志,2005,2:76

〔17〕惠丰乃.从痰湿瘀论治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07,19(2):12-13

〔18〕林亮.伤科消炎膏外敷治疗寒湿瘀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I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786-2787

〔19〕陈光泽.疼痛从湿瘀论治〔J〕.新中医,2006,38(12):73-74

〔20〕雷宏斌.祛湿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83例〔J〕.陕西中医,2005,26(7):663-664

〔21〕林海峰.妇科“湿瘀”论治〔J〕.广西中医药,2002,25(5):38-39

〔22〕陈慧侬.妇科疾病因湿致瘀之我见〔J〕.广西中医药,1996,19(2):44

〔23〕李莉.论湿痕与妇科经带并病〔J〕.广西中医药,2005,28(6):29-30

〔24〕付金荣.试论湿瘀并存是妇科疾病的病理转归〔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2):39-40

〔25〕刘晓娟,程群.除湿化瘀方治疗脾虚湿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