腠理概念探究论文
时间:2022-10-12 04:47:00
导语:腠理概念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中医学中,腠理常作为一个特定的词组出现,然而构成腠理的“腠”和“理”其意义是有区别的。腠、理合称为“腠理”大约是在秦汉时期才大量出现,成书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先己》[1]言:“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逐通。”在此之前,还没有腠、理并称的文献记载。
1腠理考释
1.1奏(còu)、凑(湊)、腠考释在古代文献中,尤其是秦汉三国时期的文献中,奏、凑(湊)、腠三者常通用。《仪礼》成书于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仪礼·乡饮礼酒》言:“肺皆离,皆右体进腠”,《仪礼·公食大夫礼》则言:“载体进奏”,《辞海》等认为这里的奏同腠。此外,《文心雕龙·养气》载:“湊理无滞”,这里讲到的湊理即是腠理,而湊是凑的繁体字,在汉字简化之前,古文献中多用湊。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奏、凑(湊)、腠三者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混用的,那么在文字的演化中它们肯定有必然的联系。
凑(湊)从水,奏声,本义为水流会合。《说文解字》中释:“凑,水上人所会也。”《广韵》则释:“凑,水会也,聚也。”根据其原意,词语运用中将凑的含义延伸到了事情、事物的聚合、会合,如《逸周书·作解》:“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以为天下之大凑。”其中的凑就是聚合的意思,余如凑会、凑聚,包括当代常用的凑巧、凑钱、凑份子等词组都有聚合之意。
腠,奏(còu)声。《康熙字典》里这样注释:“膚腠也,肉理分際也。”可见,《康熙字典》注释腠为皮肤以及肉理的间隙。《辞海》解释腠为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辞源》则有两个:一是指肌肉的纹理,二是指皮肤。因此,腠的意义包含了皮肤以及肌肉之间的间隙纹理,这一点是被广泛认可的。
奏有两个读音,còu和zòu。奏音còu时,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奏(còu)通凑(湊),汉郑玄注《周礼·夏官·合方氏》“掌达天下之道路”为“津梁相奏,不得陷绝”,这里的津梁相奏意思为水渡和水桥会合,《前汉·成帝纪》:“帝帅全臣,横大河,奏汾阴。”其奏同凑。二是奏(còu)通腠,《礼仪·公食大夫礼》言:“载体进奏”,《康熙字典》注:“又与腠通。……奏,谓牲体皮肤之理也。”当代的权威工具书《辞源》《辞海》对奏(còu)解释较为一致,亦遵循了通凑和通腠两方面。
综上,从战国时期到唐宋时期近一千余年,奏、凑常通腠来使用。腠的含义是凑本义的引申,两者有共通之处。凑本义为水流会合,后泛指一切事物聚合、会合,人体的皮肤纹理、肉理分际也为肉之会合而成,故而也称之为凑。因其与人体组织有关,在文字发展中便将其从肉(月)旁,而演变为腠。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凑理,广雅:凑,聚也。……盖会聚元真之处,故谓之凑。以其在肌肉中,又从肉作腠。”
1.2理之考释理,从玉,里声(lǐ),本义为加工雕琢玉石。《说文解字》言:“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则言:“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因其本义为治玉,文字演化过程中便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作为动词,其具有治理,管理,使之有条理有秩序的意思,如《韩非子·和氏》记载:“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作为名词则主要是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以及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如《荀子·儒效》:“井井兮有其理也。”是言纹理也。
腠理作为词组是中医学的一个名词,那么腠理中的“理”便也是名词性质的,因此其基本意义也是纹理、层次。《辞海》关于理的解释第二条是这样说的:“玉石的纹路,引申为物的纹理或事的条理”,《辞源》解释第五条则简言:“纹理、条理。”荀子正名:“形体色理以目异。”王先谦集解引王引之曰:“色理,肤理也。”《后汉书·方书传下·华佗》:“须发尽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时。”这里理是指皮肤的纹理。而《礼记·内则》:“渍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绝其理,是谓牛肉横断的纹理和层次。故而可见,理用于描述人体组织时,广泛地指人体皮肤、肌肉等内外组织的纹理和层次。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腠理虽然常常并称,但是其各自意义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腠本意是指人体肉之所会,泛指人体组织的间隙,理则主要指的是机体组织的纹理和层次。②虽然两者所指不同,但却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事物。机体组织只要存在着间隙(腠),那么也必然形成一定的层次和纹理。
2腠理的历史沿革
《黄帝内经》多处论及腠理,其内容涉及生理、病理、治则等多方面,但是并未对腠理概念进行明确解释。延至东汉末年张仲景则是侧重于从生理功能来诠释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到了隋唐多认为腠理便是汗孔。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2]解释腠理为玄府汗孔:“所谓玄府者,汗空。……汗之空名玄府者,谓腠理也。”王冰在注解《素问·皮部论》时说:“腠理,皆谓皮空及纹理也”,可见王冰所谓之腠理是皮肤和肌肉的纹理、缝隙。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其后虽言玄府,但是却不离腠理的范畴。
明代医家张景岳的《类经》是这样论述腠理的:“津者阳之液,汗者津之泄也。腠理者皮肤之隙。”认为腠理是皮肤的间隙纹理。
清代对腠理的解释基本沿袭了仲景之说。《医宗金鉴》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腠者,一身气隙,血气往来之处,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脏腑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高注金匮要略》则进一步强调了腠理为空腔结构,谓:“皮肉之窈冥虚空为腠,五脏之元真,各自开门,由其本经而出于皮肉之窈冥虚空。”同时代的日本医家丹波元简[3]言:“腠理……血气之所灌渗也。理者,有粗理,有小理,有密理,有分理,有肉理。此皮肤之理也。腑之环回周叠,脏之厚薄结直,此脏腑之理也。”
近现代唐容川汇通西医解剖知识,认为“包裹周身之白膜,皆是三焦所司,白膜为腠理,三焦气行腠理”,乃是认为全身之筋膜为腠理。黄竹斋则结合现代医学更进一步提出“肥肉里,瘦肉外,夹缝之油纲名腠理”,似乎腠理是人体脂肪。
现代代表性的工具书《辞源》[4]是这样解释腠理的:“中医指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和皮肤的纹理。”而《辞海》[5]则解释道:“中医学名词。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中医相关的工具书《中医大辞典》[6]给腠理下定义为:“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分为皮腠、肌腠、粗理、小理、瞧理等。”台湾版的《中医名词辞典》[7]则解释:“腠理,即皮肤脏腑的间隙处。”国内较有影响的《中医名词术语选释》[8]定义腠理是:“①指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②指皮肤与肌肉交接的地方,又称皮腠。”
3腠理概念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腠理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历代对腠理的概念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腠理为人身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隙纹理是被较多医家所认可的。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差异,造成了对腠理概念的误解:
3.1认为腠理是皮肤浅表的组织皮肤汗孔是人体最为表浅的组织之一,所以最容易观察到。古人在最初观察人体生理病理时候,皮肤汗孔是最容易被观察和最多被观察的。皮肤汗孔也确实具有间隙性质和一定纹理结构的组织,但是如果就此认为腠理仅仅是皮肤汗孔,肯定是将腠理的概念片面化了。目前的教课书、教学参考书在阐述腠理时,几乎都只是将腠理作为表腠来讲,似乎腠理就是肌肤表皮而已。这样严重影响到了中医学术的继承,埋没了中医学术中的闪光点。
3.2认为腠理是筋膜、脂肪、结缔组织古人对腠理的认识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当时的解剖观察,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要强调的是,中医对腠理的认识源于解剖学知识,腠理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解剖学的概念。中医对腠理的认识还收到了大量临床实践以及古代文化、哲学的影响。将腠理对应于现代解剖学的筋膜、脂肪、结缔组织等概念是盲目的,不但不利于对腠理的深入认识,还将腠理的概念引入了误区,是应该加以纠正的。
4腠理概念疏正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言:“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言:“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都是在说腰脊、扁骨之腠理。且《素问》《灵枢》中多次提到毛腠、皮腠、肤腠、肌腠、肉腠、分腠、肉理、麤理(粗理)、密理、细理、小理、分理。可见,《内经》所言腠理有大有小,广泛遍布人体的皮肤、肌肉、骨等组织。因此在《黄帝内经》中对腠理的内涵和范围已经有了初步的限定。后世都是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加具体,逐步完善。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台湾版的《中医名词辞典》以及《辞源》《辞海》对腠理的解释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腠理是皮肤、肌肉、脏腑的间隙和纹理,但是实际上,腠理在人体组织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仅是皮肤、肌肉、脏腑,就是骨、脑等组织等一样有腠理的存在。
综上所述腠理可定义为:腠理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的间隙纹理的统称。
【参考文献】
[1]李春玲(译).吕氏春秋[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42.
[2]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15.
[3]丹波元简.素问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9.
[4]广东、广西、湖南辞源修订组.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519.
[6]李经玮,余瀛鳌,蔡景峰.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44.
[7]陈西河.中医名词辞典[M].台北:五洲出版社,1974:163.
[8]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名词术语选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35
- 上一篇:脾胃与情志相关性研究论文
- 下一篇:中医治疗痛经病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