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论文
时间:2022-07-27 10:13:00
导语: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99例FD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4例),分别给予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显著,是治疗FD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NUD),是一组常见的消化道症候群,表现为恶心、厌食、早饱、嗳气、胀满、反酸、烧心、上腹隐痛等症状,无明显的胃肠道黏膜组织病损或结构异常等器质性病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广泛存在,西方国家统计资料表明,FD约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国内统计资料表明,FD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1/3以上[1]。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FD,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99例F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男26,女28)例,年龄20~68(平均39.5)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4.6年;症状积分(9.37±2.42)分。对照组45(男22例,女23)例,年龄20~65(平均38.7)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4.4年;症状积分(9.42±2.27)分。2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积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99例均符合RomeⅢ标准[2,3]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重庆)制定的FD诊断标准[4],并排除如下情况:①肝、胆、肾、心血管疾病;②糖尿病;③不能表达主观不适症状;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有腹部手术史。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西沙必利10mg/次,3次/d,于餐前15~30min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2次/d;谷维素片20mg,3次/d。有精神神经症状者加选阿普唑仑片,同时结合饮食和精神调理等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柴胡10g,枳壳10g,香附10g,白芍20g,川芎10g,党参15g,茯苓15g,炒白术15g,炙甘草6g),并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随症加减。每天1剂,煎汁分2次口服。
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一切其他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药。
1.3疗效判断标准[4]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在3级以上,异常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保持2个月以上不再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减少或改善在2级以上,异常指标明显改善;好转:症状、体征减轻或改善在1级以上,异常指标好转。无效:症状、体征及异常指标均无好转。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2组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P<0.05
2.22组症状积分变化见表2。表2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与治疗前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5
3讨论
FD是一个临床上很常见的症候群。Champion[5]报道20%~30%的人有过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约占内科病人总数的2.0%~3.0%,占胃肠病患者的20%~30%,在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更达40%~70%;国内统计,正常人群的18.9%和消化内科病人中的4.0%左右患有FD,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1/3为FD[1,6]。
FD的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西医目前认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酸分泌异常、精神神经等因素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对其治疗主要是采取对症处理。西沙必利为一种促胃肠道动力药,可加强并协调胃肠运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选择性促进肠肌间神经丛节后处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的运动。奥美拉唑属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谷维素能调节间脑功能,并能激活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的丘脑下部和大脑边缘系统,对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有较好的作用,可以减少内分泌平衡紊乱,改善精神神经失调症状。阿普唑仑具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等作用,是目前抗抑郁的首选药物,速效而无毒。
中医没有FD的病名,根据FD的症状,可以将其归属在“腹胀”、“胃脘痛”、“反胃”范围。《血证论》曰:“木之性疏泄,食气入胃,全赖木气以疏泄之,而谷气乃化。设肝不疏泄水谷,飧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景岳全书》曰:“嗳气多,由滞逆,滞逆多由气不行。”究其病因多为情志内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外邪侵袭所致。其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其病机大致可归为脾胃损伤、纳运失常;肝气郁结、气机不利;气血瘀阻、痰湿阻胃。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积痰湿等实邪为标,本虚标实,肝郁脾虚,贯穿疾病的始终。故应标本同治,予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本研究中,我们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疏肝健脾和胃,取得良好效果。方中柴胡、枳壳、香附、川芎能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而现代药理学实验亦证明柴胡还具有增强胃排空及小肠的推进功能[7]。白芍柔肝养阴,缓急止痛,有兴奋和抑制胃肠运动双向调节作用。党参对胃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胃运动亢进,又能促进胃的收缩运动[8]。白术对胃、十二指肠平滑肌有明显的收缩作用[9]。枳壳理气通便,既能兴奋胃肠,促进蠕动,又能降低胃肠平滑肌张力,解除痉挛,对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0,11]。全方集疏肝和胃大法于一体,既能促进胃肠排空,又具胃肠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多武,许国铭.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及西沙必利治疗多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增刊):65.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2):832834.
3孙菁,袁耀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标准的浅识[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11):764765.
4张万岱,危北海,陈治水,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3(1):42.
5ChampionMC,DrrWC.Evolvingconceptsingastrointestinalmotility[M].Oxford:BlackwellScience,1996:148.
6WittemanEM,TytsGN.Functionaldyspepsia[J].NethJMed,1995,46:205.
7孙军,张宁,李岩.柴胡枳实水提取物对胃肠动力作用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2)14451446.
8李岩,陈苏宁,李宇权,等.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对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拆方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1821.
9李玲,谈裴.莱菔子、蒲公英、白术对家兔离体胃、十二指肠肌的动力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6(2):107108.
10陈奇.中成药与名方药理及临床应用[M].香港:香港雅艺出版公司,1991.631632.
11高野邦夫.大建中汤促进消化器官运动的作用机制[J].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7,47(6):179.
向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多武,许国铭.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及西沙必利治疗多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增刊):65.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2):832834.
3孙菁,袁耀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标准的浅识[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11):764765.
4张万岱,危北海,陈治水,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3(1):42.
5ChampionMC,DrrWC.Evolvingconceptsingastrointestinalmotility[M].Oxford:BlackwellScience,1996:148.
6WittemanEM,TytsGN.Functionaldyspepsia[J].NethJMed,1995,46:205.
7孙军,张宁,李岩.柴胡枳实水提取物对胃肠动力作用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2)14451446.
8李岩,陈苏宁,李宇权,等.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对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拆方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1821.
9李玲,谈裴.莱菔子、蒲公英、白术对家兔离体胃、十二指肠肌的动力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6(2):107108.
10陈奇.中成药与名方药理及临床应用[M].香港:香港雅艺出版公司,1991.631632.
11高野邦夫.大建中汤促进消化器官运动的作用机制[J].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7,47(6):179.
精品范文
8中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