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论文

时间:2022-03-07 03:28:00

导语: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论文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机械通气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通气中的科学管理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应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护理与管理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总结2005年10月~2008年5月78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其中气管插管35例,气管切开53例,包括气管插管后改行气管切开10例。

2术前准备

2.1环境管理病室内应光线充足、安静,经过有效的空气消毒,室内湿度要求18℃~22℃,相对湿度60%~70%。床边备有抢救包、气管切开包、氧气、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盐水、皮肤消毒用品、无菌手套、纱布、抢救车及急救药品等。

2.2病人准备按常规和医嘱做术前准备工作。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在术前2~3min进行简要的讲解,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和必要性,让病人了解建立人工气道的基本知识,帮助病人建立一个清晰、能实现的目的体系,让病人树立高度的信念,避免有害意念和防止意外拔管。

2.3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严格掌握气管切开的适应证,操作步骤,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各参考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故障的排查及各种应急处理工作,严格无菌操作,选派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护士做责任护士。及时掌握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督促检查护理目标的实现情况,不断调整护理计划,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3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设专人护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的相对恒定,室内定期紫外线照射消毒,地面用500mg/L“84”消毒液拖地,每4h一次。严格控制探视制度,医务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操作前后洗手,进入病室内应穿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更换拖鞋,以减少感染机会。

3.2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发现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立即检查气管及呼吸道有无梗阻、有无套管自气管脱出或压迫气管,注意创缘及套管内有无出血,如有出血情况应警惕窒息,必须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3切口处理切口常规换药,2次/d。遇有污染应随时更换。套管固定带系牢,松紧度以能容一指为度,注意观察系带松紧度并及时调整防止脱管。观察有无感染和皮下气肿发生,发现异常及时做细菌培养。

3.4气管内套管的护理保持内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关键,套管口覆盖1~2层无菌湿纱布,纱布干后要及时更换。内套管也是细菌寄生的重要部位,每天取出清洗、消毒2次,痰多时每4~6h清洗消毒一次[1]。我们采用煮沸消毒法。吸痰后将内套管取出煮沸15min,彻底清洗后再煮沸15min即可。

4呼吸道管理

正常人上呼吸道有滤过、调节湿度及混合空气作用,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管的建立使吸入气体绕过上呼吸道,因此必须湿化气道。

4.1气道湿化我们采用持续湿化法:将湿化液以静脉输液的方法排气后,剪掉针头将头皮针软管插入气管导管内5cm,以0.2~0.4ml/min的速度滴入,注入量应在200~250ml/d[2]。湿化液一般选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16万u+α-糜蛋白酶4000u。痰液黏稠者可用生理盐水100ml+沐舒坦30mg+庆大霉素8万u。持续滴入湿化液更接近气道的生理湿化状态,并且滴入速度缓慢均匀(<10ml/h),对气管刺激性小,减少了刺激性咳嗽,患者感觉舒服,呼吸道感染也明显减少。

4.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危重患者不能有效及时排痰,护理人员应定时翻身、胸部叩击,适时有效吸痰。

4.2.1吸痰指征包括以下指征:(1)床旁听到痰鸣音;(2)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3)气管压力增加有警报;(4)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有以上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吸痰。

4.2.2吸痰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各给予高浓度吸氧2min,以提高氧储备和防止缺氧及窒息。先吸气管内的分泌物后吸咽部再吸鼻咽部分泌物,以防把细菌带入气管内。吸痰时插入动作要轻柔、迅速,严禁导管在气管上下提插,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s,连续吸痰最多不超过3次,以免引起剧烈呛咳加重病情。

5小结

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管理中,除术前准备、医护人员培训外。合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准确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保证氧疗有效进行的有力措施,气道湿化以持续气道湿化效果好,供给患者的空气和氧气必须加温加湿,护士要掌握吸痰的指征和方法[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准确记录,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及时判断各种意外的发生。加强心理护理,争取早日拔管、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