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艺术设计传播研究
时间:2022-03-31 09:13:40
导语:跨文化传播艺术设计传播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对于跨文化传播工作来说,由于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文化传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艺术设计方式和内容与文化传播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影响到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效果。且从艺术设计的角度上分析,可知设计工作的开展由于艺术形式和内容本身的差异,会产生更多的差异和呈现形式,如何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做出符合文化传播要求的艺术设计,并且取得预期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是现阶段基于艺术设计的跨文化传播工作开展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艺术设计;传播方法
跨文化视角意味着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艺术设计,在其内容要求的丰富性和传播渠道的复杂性上都有显著的提升性要求。这就需要从事艺术设计的设计人员和从事文化传播的传播人员同步注重自身工作方法的转换。
一、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阐述
从跨文化传播的概念提出背景方面来看:“一带一路”经济合作项目是这项传播工作提出的得到一个主要契机[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合作必然能够带来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交叉和融合,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在这种背景下也属于一个宏观性的概念,即从多个层次和方面的文化表达和表现领域入手,实现参与合作国家之间的信息传播和精神交流。具体到文化这一概念上来,跨文化传播的内在含义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日常生活维度的跨文化传播,即基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相关性比较高的元素之间的传播和交流。第二,文化心理结构角度的传播。这一层次的传播内容在深刻性上更强,是深入到文化感知的心理层面上的一种传播要求。第三,基于上述两个层面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变化。综合来讲,跨文化传播所研究的内容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生长的不同人就其信仰和观念在互动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和对相关意义的理解过程。
二、跨文化传播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
从两者的关系上来看,艺术设计工作的开展,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层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艺术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对一种文化的体现和象征。而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上分析,由于艺术设计的内容、种类和设计方法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意味着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是具有相对的丰富性的。这也给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素材和基础。(一)理论支撑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依托于以跨文化传播为背景的《适应理论》。这一理论的首次提出者是Ellingsworth。提出的时间集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理论主要想解释的问题是不同的人群对于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如何达到相互适应和融合的效果。从可行性的方法角度分析,可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上来讲,在这一理论中的具体的人的角色,需要不断调整个人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和相处模式来适应相应的文化环境。将这个原理移植到艺术设计领域,可知艺术设计工作的开展人员,同样需要在跨文化的基础上,找到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沟通语言,从而适应不同的语义和沟通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可知适应性理论与艺术设计之间从原理和理论内容的指向性上来讲,是具有统一性特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艺术设计的跨文化传播,将适应性理论作为支撑[2]。(二)传播媒介关系。这里所指的传播媒介关系,主要强调艺术设计相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媒介关系,语言文字本身在发展和呈现形式方面具有典型的丰富性特征,不同的地域因素、语言表达习惯因素、民族差异因素等,都会使得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产生巨大的差异,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语言文字上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会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因此,基于艺术设计的跨文化传播中,就有需要设计人员清晰认识到这种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差异性特点,在设计中通过统一的分析研究,设计出一种具有共通性的艺术设计符号,保证这种传播和沟通符号被大众所普遍认可和理解。随后将其与设计内容实现融合,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可见,艺术设计可以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传播具体内容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和工具而存在。
三、现阶段基于艺术设计的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跨文化传播在实现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也给艺术设计工作的开展带来的一定的问题。同时,艺术设计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工作开展中的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和不足。(一)艺术设计的趋同性。从性质上来讲,艺术设计工作的开展应当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追求形式上的个性化和内涵上的艺术性和深刻性,但由于跨文化传播要求和背景的存在,使得中西方的艺术设计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在前期,这种沟通和交流是两者相互借鉴和充实的动力,但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艺术设计的设计形式和具体的呈现方式出现了单一性比较显著的问题,并且中西方的艺术设计从思路到设计效果呈现出逐步趋同的特征[3]。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艺术设计的初衷。(二)差异化背景下的设计障碍。所谓的个性化艺术设计,是包含了设计者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设计作品,但由于在设计中过于追求个性化,虽然在设计工作的开展中设计师个人或团队通过作品的设计表现和寄托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设计中的艺术特征,但由于个性化程度过高,对于其他民族或者思想体系的民众来说,这种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在理解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阻力和障碍。使得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有所缺失。
四、基于跨文化传播的艺术设计转换方法
无论是从跨文化传播还是艺术设计的工作开展角度上来说,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优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基于上文提出的一些艺术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下文从转换设计的方法的角度出发,探寻相应的优化转变路径。(一)依托于具体活动开展艺术设计。从具体活动的形式上来讲,其本身就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个性化都比较突出的特征。这就意味着在一个主题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所能够涉及元素虽然具有多样性,但设计工作的开展在总体目标上必须是为这一活动提供服务的。且如果将一个具体活动作为艺术设计的主题和中心,则意味着设计工作的开展所可选的实施切入点也能够得到丰富[4]。是一种将人作为一个主体带入到不同的场合和行为活动中的过程。从设计学角度来说,它从本质上也是做好一件事的过程,这是两者相契合的一个关键的角度,因此,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有了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活动主题,意味着文化传播的工作开展能够统一在一个主题之上,也意味着艺术设计工作的开展即便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能够依据一个统一的主题找到设计的方式和核心内容。从而在完成设计的基础上取得同步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二)依托于设计氛围开展艺术设计。这里所强调的设计氛围,主要是指体验式的设计氛围,体验式的设计氛围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设计工作的开展是可以给不同的用户和人群提供更加贴近于其需求的产品设计趋向的。从总体的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整体的设计工作氛围本身也是多元化的,丰富性非常强。而从体验的角度上分析,体验的角度包括了感官上的各个层面的体验,这实际上也是突破了语言文字载体的文化设计束缚的一种体现。在多元的设计氛围中,不同的文化和相应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客户在艺术设计中找到更加广阔充分的存在空间,不仅有利于文化传播,更能够为艺术设计提供有效的灵感。(三)注重设计中的反馈交流。文化交流的产生,是基于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出现的。为了更加准确的将文化内涵与艺术设计进行融合,可以通过提高交流反馈的智能化程度,使得用户反馈和设计完善通过一条智能化和便捷化的渠道建立起来,从而打破传统互动交流形式下的一些障碍和局限。
五、结束语
综合来讲,跨文化传播和艺术设计是两个具有密切联系的内容。要想实现跨文化传播中的艺术设计的融合,就需要从艺术设计的呈现和传播形式出发进行优化和改进,并且把握好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确保两者融合传播和设计中的适宜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易旸.无国界的交流——浅析跨文化传播中身体语言的重要性[J].2017(8):164-164.
[2]王译霄.浅谈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文化传播[J].电视指南,2017(10).
[3]郭学文,卢秋锦.新媒体时代海外华文媒体传播力构建策略探析[J].出版广角,2019(24).
[4]刘志强.论跨文化传播中民间力量的创新性发展[J].传媒观察,2018(12).
作者:查玮玮 单位: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浅谈传媒信息大学英语教育创新
- 下一篇:浅谈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