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价值认知与策略

时间:2022-11-17 04:33:23

导语:公共艺术教育价值认知与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艺术教育价值认知与策略

一、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认知

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者,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认知均已比较全面、深刻,普遍认为其在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涵养健全人格、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就地方高校这一特殊类型的高校而言,我们认为,其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在以下两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1.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相对于“专业艺术教育”而言的,其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大学生培养成艺术专业人才,而是培养成具有审美品位、高尚情操、富有创新思维的各类专业人才[2]。自2015年10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来,绝大多数地方高校更加牢固地确立了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更加强调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和岗位需求的对接度与适应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职业性”与“通识性”的争议与冲突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不断增加,并由此带来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逐步高涨,最终导致部分大学生倾心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甚至摒弃了人文素质知识的学习。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要担负起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使其成为一个既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具人文素养和完善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2.传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应承担起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以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长期扎根地方办学,深受地方文化的滋养,与当地文化有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传承与创新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将地方特色文化纳入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选修课程,以及让学生参与地方文化的艺术实践,将艺术教育与本土特色有机融合,不仅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复合性要求,也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外地学生了解和熟悉学校所在地的文化,进而热爱地方文化,自觉建立起对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发挥公共艺术课教师的专业优势和研究特长,组织围绕地方特色文化开展理论研究、作品创编、宣传推广等,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如此,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地方文化的社会影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二、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考察

地方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前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其现状与原因值得关注。1.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在资源分配、经费使用、教师考核、课程设置、教学规范与成果评价、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没有整体规划的权力,经常处于多头管理或无序管理的状态,组织机构被虚化,监督与管理之间相互脱节,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顶层设计理念、制度保障等严重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仍在于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内的相关者,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还不到位。个别高校对发展公共艺术教育缺乏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正在推进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是对上级政策的回应,未能真正地将公共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2.课程建设亟待深入。一是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建设薄弱。除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高校,大多数地方高校都不能开齐国家层面规定的八大类艺术课程,特别是西部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设置门类和数量相对更少,且课程开设多是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而定,“因师设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之间明显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和相关性,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二是课程开发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严重不足。三是教学模式与方法有待改进。部分教师把“影视鉴赏”课变成影视放映课,“音乐鉴赏”课变成MTV播放课,“外国美术简史”变成外国美术名家逸事。显然,不论是从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来看,都难以达到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标。还有部分教师容易从自身专业视角出发来限定教学内容,呈现出专业艺术的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知识化倾向,这对于那些艺术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难以适应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效率偏低,这也是与公共艺术教育的通识性目标相背离的。四是在艺术实践与艺术活动方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几乎脱节,校园艺术活动自成一派,艺术教育作为公共通识教育的载体往往被异化为小团体的精英教育,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公共性”和“普及性”。3.师资队伍总体薄弱。绝大部分地方高校没有专职的公共艺术教师,主要是依托本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师来完成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任务,但很多艺术专业教师特别是一些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往往又不愿意承担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因而在实际中通常是把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安排给一些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虽然青年教师具有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积极性高的优势,但也存在教学经验欠缺的不足,在面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47学生群体时,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艺术个性的培养将很难达到最佳[3]。并且,艺术专业教师从事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本身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为“受特定教育模式制约下的公共教育,即便是颇有名声的艺术家来执教,也需要有相当的艺术教育本领,这样才能在普及化了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产生实际教学效果”。更何况,这部分艺术类专业教师普遍还承担了大量的专业艺术课程的教学任务,要同时接受艺术类专业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因而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对公共艺术的“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综合内容加以专门的探索和研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公共艺术教学水平与效果的提升。

三、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策略

1.增进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认同。艺术教育不但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21世纪的国家发展、经济腾飞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和智能化跨越式进展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而艺术教育恰恰能帮助人们获得这种创新创造创意的能力。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外一些知名高校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普遍将其纳入通识教育的范畴,渗透到了其他各个学科、专业进行教学,并将其作为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美国很早就把艺术教育视为人文学科教育的组成部分,将其列为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中必备的教育内容[4]。这些深刻认识与重要实践,值得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学习、领会和借鉴,从而进一步增进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认同,自觉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科学谋划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协调。一是应成立类似于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机构,由学校主要领导或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自上而下推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二是应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如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等,并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规范化运行提供组织保障。其地位等同于学校的二级教学单位,其职责主要是组织开展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安排、课程建设、考核评价、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等。三是要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和助力。四是要树立社会合作的理念,加强与本地区文化部门、博物馆、美术馆的交流与联系,通过共建共享公共艺术基地、开展艺术志愿活动等,积极吸纳、整合校外的各类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将公共艺术教育充分融入地方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之中。3.优化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实现认知、判断、实操、创新为培养目标,紧紧抓住艺术欣赏和审美欣赏两个关键,加强人文精神的传播和渗透,将创新精神培养贯穿到艺术教育课程之中,在人文专业基础教育之上形成具有学科关联性、跨学科性、学术性,且能够适应绝大多数学生水平与需求的综合化、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教育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形式上,应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以满足文科与理工科、艺术爱好者与普通学生的不同需求[5]。在课程内容方面,既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如剪纸、陶瓷、蜡染、民歌、古琴、古筝等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开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选修课程群,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变得更加科学、更有特色,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寻根意识,更要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选修课程群,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根植于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变得更加科学、更有地域特色。如此,既可以凸显地方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特色,也有利于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4.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创新精神,各高校需要探索实施符合实际、简便有效但富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方式方法。一是应改变以“艺术鉴赏理论”和“艺术技能培训”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参与、互动、合作教学,变“传授式”课程为“综合性活动”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交流与互动,积极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同时,还可以邀请地方知名艺术家、优秀民间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与教师合作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向学生讲授艺术创作的构思、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的手法,让学生与艺术家、民间艺人近距离接触、对话,使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经验世界,生成对生活艺术的价值追求。二是应充分利用MOOC、SNS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教学、学习、管理的充分融合,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建共享,缓解地方高校视野、资源和师资的局限,给予学生更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这也有利于拓展学生获取艺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实的学习内容和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增强艺术教育的实际效果[6]。三是应构建以学生社团为主的艺术实践平台,鼓励并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组建舞蹈团、民乐团、合唱团及书画协会、摄影协会、戏剧社、演讲协会等艺术社团和协会,并以此为平台结合公共艺术课程,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拥有适合的活动和参与的机会。5.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均衡、能力优秀的专职教师队伍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障。在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校内专职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各高校除应加强对文化艺术类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全职引进与在职培养,以及鼓励和支持校内教师兼职从事公共艺术教学外,还应采取柔性引进与使用的方式,广泛聘用校外特别是学校所在地的优秀文化艺术专家、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作为教师队伍的有益补充,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参考文献】

[1]吉钰梅.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2(6):145-146.

[2]庞海芍.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6(8):87-89.

[3]邵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发展策略探析[J].江苏高教,2014(6):60-62.

[4]李雷鹏.美国艺术教育的特征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58-60.

[5]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4):70-71.

[6]朱苏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江苏高教,2012(2):99-100.

作者:杨荔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