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中的西方之旅

时间:2022-07-09 11:24:15

导语:国画中的西方之旅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画中的西方之旅

山水画家李劲堃早年读书时曾习油画,至今留下了不少青年时期所画的风景写生。当我目睹他的这些小幅油画时,那种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艺术氛围顿时成了眼前的现实。我当年就读于广州美院油画系,也曾长时间沉醉于小幅油画写生的练习中,得益非浅。这种风气,其实是受到著名油画家罗工柳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留苏时习作的影响,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学习色彩的一种便捷方式,既可锻炼敏锐的眼光,提高审美修养,又能较为迅速地进入色彩堂奥,掌握色调的秘密。

20世纪90年代,李劲堃在国画领域勤奋实践,成就斐然,其最令人瞩目的是一批尺幅不小的彩墨创作,作品内容有山水,有丛林,也有独株大树;这些画作与传统工笔不同,既不是水墨写意,意趣也不在笔墨,不在勾勒,而在色调,甚至在色层,反复铺染,色墨一体,气度自是不凡。那时我曾与李劲堃多有交流,谈的竟是西方油画,从印象派到抽象表现主义,全然以西方艺术为宗,少谈甚至不谈中国传统水墨。我那时就诧异李劲堃的西学知识,也明白他有意识地用西法来点染中国传统山水,以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

作为生长在南方的李劲堃来说,不仅家学深厚,还有正宗的学派背景,其父是颇有成就的岭南山水画家,风格完全是岭南一路。李劲堃在研究生阶段师从岭南山水名家黎雄才、陈金章和梁世雄诸先生,深得其中三昧,加上对笔墨的灵通,对样式的敏锐,很快就形成独特的画风为美术界所关注。当年李劲堃的作品就是今天为人称道的彩墨画,画作吸取了中西绘画的不同因素,揉合了国画与油画的视觉特征,自成一格。当年我还曾不解李劲堃对西方艺术的熟悉,在赞赏其引入西方艺术若干因素之余,对其爱好也在私底下产生过好奇。直到今天,看到了他在学生时代的一批小幅油画写生以后,才完全明了他当年探索之来由,也对他的实践意义产生了比以往更为清晰的认识。诚然,近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西学背景,绕不开因西学东渐而引发的一连串艺术革命的浪潮。甚至可以说,至今近百年的中国艺术史就是一部西方画学与中国传统审美交缠纠结、互为表里、互相排斥而又互相吸收改造的历史,其背景则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从传统农业社会急剧转型到现代工业社会。纵观这一历史背景,呈现在中国境内的所有艺术现象,都有中西合璧的身影;所不同的是,有的是自觉的,以改造传统样式为己任,力求创造出符合时代氛围的新风格;有的则是不自觉的,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刻意维护旧的样式与范式。只是,即使在这一或可称之国粹派的路数中,他们所不明白的是,刻意本身也是在西学近逼的形势下才会形成的,否则“国画”这一称谓会失去其现代性的文化含义。的确,在西学没有进入中国以前,传统绘画是没有“国画”这一称谓的。

李劲堃无疑属于自觉吸收外来艺术因素以改造传统绘画样式这一艺术阵营,而且是其中的实践者。就李劲堃本人来说,我认为他的履践是慎独的,尽量不露痕迹。仅仅看他当年的小幅油画风景写生,除了体现出一个青年艺术学子的勤奋以外,与一般学生没有什么差别;可一旦联系到他后来的彩墨画创作,欣赏其中所蕴藉的气质与品味,再回过头来看画家当年的写生,才会知道一种风格的形成要经历怎样的智慧。无疑,李劲堃的心智是敏锐的,他的智慧表现在一旦其艺术真正升华,曾经所学就会成为源头活水而成就后来成熟的艺术风格。从这个意义看,李劲堃的小幅油画写生可以视之为画家最初的西方艺术之旅

当他完成这一旅程后,重返中国传统绘画领域,就会具有新的眼光与境界。李劲堃的彩墨画,说到底,就是西方旅程结束之后在中国本土艺术领域徜徉的结果。今天,再一次目睹他当年的习作,就会猛然发现其中的价值。这价值印证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水准,也凸显了李劲堃山水力作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