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人物画艺术特点研讨

时间:2022-07-02 03:32:26

导语:黄慎人物画艺术特点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黄慎人物画艺术特点研讨

清代扬州画派以“八怪”为主,历史上的扬州画派赫赫有名,至今都为世人所熟知。而黄慎就是“扬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黄慎,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懋,号瘿瓢子,又号东海布衣,是一位从未踏入仕途的职业画家。其人底层人生经历是奠定了其艺术发展观,他对自己的生平有这样的自述:“某幼而孤,母苦节,辛勤万状。抚某既成人,念无以存活,命某学画,又念唯写真易谐俗,遂专为之。”黄慎一生,思想淡泊。然而,艺术上表现上却很张扬,其人物、山水、花鸟诸多画种等方向风格个性都有极强的风格度。人物、山水、花鸟诸多画种黄慎最擅长人物画,成就最为突出的也是人物画。他既能工,又能写。其写意人物,以草书入画,生动传神,艺术价值斐然。从十四五岁到三十三岁,黄慎都在家乡以为人们画肖像谋生,可以说,肖像画锻炼了他的观察写生与造型能力,为他的人物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以后的人物画始终关注和同情下层人民做了生活上和情感上的准备。尔后游学扬州,黄慎既深入钻研传统,也善于向同时代的画家学习。也由于其艺术敏锐的感悟和理解,加上自身的刻苦和勤奋,黄慎以精湛的笔墨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最终他从山野草民成为声名远扬的一代大师。

黄慎的写意人物画,题材内容相当广泛,但由于黄慎来自社会底层,洞悉人民的疾苦,所以他的人物画就有一个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广泛地描绘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情态,如渔夫、市井平民、贫苦知识分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作品有现实主义倾向,黄慎无论是吟诗还是作画,都高度关注当时的社会生活,从他的作品中我们都能从中找到当时社会经济的影迹。黄慎的绘画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产物,是在对现实的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大胆的艺术概括。黄慎用他包含深情的笔墨描摹着这社会里等级最低,最为质朴和真挚的人群,其笔下的人物并不是高高在上者俯视下的一副可怜相,而是温情和平视下的社会苍生:他们或悲伤,或喜悦,或温暖,或纯真,或善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弥漫着作者的普世情怀和那特别有人间温情的、绵长的爱和恨。比如说黄慎的《捧花老人休憩图》。此图描绘的是一位捧花老人,老者长袖曳垂,须发花白,神态似醉非醉,极其传神。其服饰神情都似旧日邻家老人。老人眉眼之中,举手抬足之间隐隐传达出老人晚景生活无所依靠的凄凉和无奈,读之令人为之心酸。他的《群乞图》,描写灾荒年中,乞丐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的痛苦生活,这在传统文人一味逸笔草草,不问人间事的传统迥异,不难看出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下层贫苦人民入画只是黄慎众多人物画题材之一,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世俗人物也是其笔下经常表现的内容,如作品《钟馗图轴》、《八仙图》则取材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而《伏生授经图》和《春夜宴桃李园图》则是以等世俗人物入画。黄慎的人物画成功地兼顾了文人画与民间画,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审美观念和题材界限,从过去文人所不屑的通俗中寻找美,从清高在上的文人画中注入通俗化的温情,扩大了人物画的表现疆域。众所周知,中国人物画主张神似,力求人物形神兼备,个性鲜明,逼真传神,这在谢赫的“六法”之中有深刻而全面的阐述。中国人物画常注重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人物性格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写意注重对象的神韵和气质。黄慎笔下的人物画,充分地吸收继承了我国人物画不拘泥于“形似”,而着重于“传神”“写意”的这一优良传统。他写意人物画的“传神”“写意”,仍是建立在扎实的工笔人物画和写真基础之上,是在深入细致观察了对象的“形貌”和“性情”基础上,再深入进行高度概括后的结果。黄慎笔下的人物画挣脱了元、明、清初以来常见的类型化、谱格化的缺点,从而塑造出许多个性鲜明,有心理深度的人物形象。他的《盲叟图》,画中老者稍弯的腰和紧握竹杆往前挥路的手,以及谨慎的步履,都使人一看便确信是盲叟的步态。配以身旁的孩童小心翼翼地搀扶盲叟前行,这在当时的市井之中是寻常之景象。黄慎能抓住人物的形态特征,倾注了自己的一腔同情,因之,人物形象逼肖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人物衣折精练,线条挺拔有力,笔意生动流畅,毫无拘谨之意。此图写“意”与写“实”、写“神”与写“形”高度结合之佳作。《驴背诗思》中老者在驴背上缩肩,低头沉思的形态呼之欲出;《捧花老人休憩图》中衣纹用笔迅疾狂放,线条顿挫有力,墨色浓淡相间,老者恬淡宜然之气逼现以及前述《渔家乐图》《群乞图》等画无一不是形神兼备的佳作。作为一位人物画大家,黄慎的写意人物画在运用了传统人物画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草书笔法引入人物线条和衣褶的绘画中,突破了以往“十八描”的过于严整,工致,将草书行笔的奔放流畅和用墨的浓淡虚实,体现在绘画线条之中,使画中的线条具有草书意趣。被人们誉为“草书入画”的第一人。而我们现代意义的写意人物画,可以说从黄慎始。黄慎写意人物画的最大意义恰恰是其开现意人物画之新河。马荣祖在《蛟湖诗钞》序中说黄慎,“善写生,落纸栩栩欲活,酒酣兴至,奋袖迅扫,至不知其所以然”。

葛嗣彤在评价黄慎人物画时指出:“惟笔墨纵横,风弛雨骤,能将是人之体于数笔中传出,斯亦奇矣!”清凉道人在《听雨轩笔记》中记载:“其画初视为草稿寥寥数笔,形模难辨,及离丈余视之,则精神骨力出焉”。“草书入画”是黄慎绘画的最大特色,黄慎用笔有激情,他善于捕捉生活中一些生动的瞬间,以饱含深受深情地笔触大写生活,画面充满生机勃发气息。例如他的《渔家乐图》,刻画了一对普通的渔民夫妇欣然对视自己捕获的鱼儿。画中放笔直取,用笔酣畅,渔翁形象质朴、纯真,渔妇仪态端庄、淑静。他的草书线条充满了节奏和韵律,时而舒展,时而顿挫,所画《持琴老人图》就是最好的证明。画中老人侧身持琴状,银发束髻,面貌清癯,富有书生气,双目注视着手中的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人物的衣纹线条简洁、流畅,形体却十分自然、准确。尤其以草书线条一笔勾出老人特有的背部特征,既果断准确,又跌宕生动,令人观之拍案叹绝。黄慎继承、借鉴了徐渭、朱耷、石涛的水墨写意技法,发展了泼墨、破墨、积墨等墨法后,使其人物画面貌焕然一新,给当时已呈衰微败势的人物画坛,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而言之,黄慎是一位诗、书、画独具一格的艺术大家,是“扬州八怪”中杰出的人物画家,在人物画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黄慎艺术视野宽广,人物画题材广泛,对其而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都可以入画。当然他的人物画多反映现实生活,对贫苦劳动者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其人物画不仅继承了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对“十八描”有着充分而精纯的运用,而且他还创造性地把草书运笔用到了人物画的线描中,因此被人们誉为“草书入画”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