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艺术创作产业化
时间:2022-06-27 04:28:13
导语:谈论艺术创作产业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艺术生产的产业化历史
从工业生产的角度看,艺术生产的产业化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1894年爱迪生公司利用爱迪生发明的摄影机和活动视镜,使用伊斯曼柯达(EastmanKodak)供应的电影胶卷,由其公司内的一位名叫佛莱得奥特(FredOt)t的员工负责担纲演出,拍摄了第一部获得版权保护的影片《弗雷德•奥特打喷嚏》。继之,卢米埃尔公司首次拍摄了250米长度,由13个片断陈述一个长篇故事的影片《基督受难》。1896年,原是舞台魔术师和剧院经理的梅里爱,从卢米埃尔兄弟那里买下了电影放映机,建立了他的第一家制片厂,第一次有系统地将戏剧表演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于电影,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据说,他在一生中共拍摄过多达400余部影片。第一次世界年大战后,梅里爱已完全破产。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说,这里包含了艺术生产产业化趋向的最早萌芽。正当梅里爱破产前后,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却很快传到了美国并在那里得到了先行发展。从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移师好莱坞,如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20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Century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Keith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Pictures)等,纷纷在那里落户。20世纪30年代,当欧洲一些国家的文化产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发展停滞时,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却在美国得到了高速发展。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东方的日本,也陆续进入了后工业社会,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纷纷为文化产业命名,如将之称为“内容产业”(欧盟)、“文化工业”(法国)、“创意产业”(英国、芬兰)、娱乐观光业(日本)等,并出台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与此同时,社会学的、文化学的、经济学的文化产业理论纷至沓来,文化产业被提高到了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实力”的一种“软权力”的高度。〔2〕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生产的产业化既为先行又与之同行,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普遍事实,产业化成了艺术生产最显著的当代性特征。
二、艺术生产的产业化表征
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不同于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在共时性的意义上,当代社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存在着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但就社会生产的整体趋势看,主体部分已不再是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而是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产业化的艺术生产正在整合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而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也正在融入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在历时性的意义上,产业化的艺术生产是当代性艺术生产,是艺术生产发展的一种历史性形态,因此,不同于此前的现代性的商业化艺术生产,更不同于古代社会的商品化艺术生产。这种不同是以如下表征体现出来的。首先,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不再是单纯的商业化艺术生产,而是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结合。就是说,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一方面是一种按照工业生产流程,使用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复制的生产,同时又是一种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生产过程进行的商业化生产。“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于1944年在《文化工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当初用的是单数“cultureindustry”,直译可为“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学界也一直将之译为“文化工业”。随着文化产业的外延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始,由法国开头,欧洲各国陆续使用复数的“culturalindustries”,这就是“文化产业”。〔3〕这表明,文化产业的基本含义是文化工业,工业化是艺术生产产业化的基本历史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的《文化、贸易和全球化》(Culture,TradeandGlobaliza-tion)对文化产业的解释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芬兰学者芮佳莉娜•罗马用金字塔模型阐释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在金字塔的顶端是必须要得到解释的文化产业。金字塔的底部是由经济、技术和艺术组成的三角。”“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一种规定,其中包含着经济和技术作用。”〔5〕按其所说,文化产业也就是由经济、技术、艺术构成的三元合成,这可谓非常精确地概括出了文化或艺术产业的基本面貌。按照这一面貌,单纯的商品化生产,如郑板桥卖画,甚至单纯的商业化生产,如马克思说到的“剧院、歌舞场、妓院等等的老板,购买对演员、音乐家、妓女等等的劳动能力的暂时支配权”,〔6〕都不能称之为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在历史上,商品化的艺术生产应该说很早就有了它的萌芽。马克思说:“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就是说,在人们突破了地域性的原始共同体的局限时开始,就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的劳动产品。现代社会的艺术生产,亦即进入到资本主义时期的艺术生产,在资本生产的支配下,使传统艺术生产的商品化“潜能”得到了高度发展,成了服膺于资本的生产与增殖,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商业化生产。但是当它还没有工业化或完全工业化,即还没有按照工业生产的流程,使用工业生产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复制生产时,也不可能称之为产业化生产。如前述提到的“剧院、歌舞场、妓院等等的老板,购买对演员、音乐家、妓女等等的劳动能力的暂时支配权”,就不是产业化生产。所以说,产业化艺术生产不同于古代社会的商品化艺术生产,也不同于现代的单纯的商业化艺术生产。不过,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商业化市场和工业化生产方式却为艺术生产的产业化提供了历史性的前提。有人概括说:“从20世纪20年代文化产业的萌芽算起,到现在其发展已经过了80多年。”〔8〕80多年时间似乎很长,其实很短,但这说法是历史的,是严谨的。其次,产业化艺术生产突破了古代艺术生产分散的个体化模式,也超越了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艺术生产的单一企业化模式,而是一种高度社会组织化的“规模生产”。西方的一些大学使用的经济学和管理专业最权威的教科书《产业组织理论》的作者泰勒尔认为,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产业化过程大约包括三个层面:商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
就是说,商业化生产是产业化的最基本层面,企业的社会组织化是不可或缺的中介层面,而最终达到的是广泛协作、深度加工的规模化生产层面。在这种产业组织中,企业是产业的主体,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产业化生产就是高度社会组织化的规模生产。这种规模生产,从组织形态上看,表现为集群化特征,如好莱坞集合了高梅(MGM)、派拉蒙(Paramoun)t、福克斯(20thCenturyFox)、华纳(WarnerBros).、联美(U-nitedArtists)、环球(Universa)l、哥伦比亚(Columbia)和雷电华(RKO)等八大影片公司。如今,这种集群化生产已经成了发达国家的自觉意识,并把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航母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策略。在文化产业方面,我国是后发展国家,但近些年来产业集群也在不断增多,并开始走向普遍化。这种规模生产,从生产形态上看,表现为产业链式生产。产业链按迈克尔•波特的概念,又称为产业价值链。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总是很精细的,未必通俗,但其案例分析还是通俗易懂的。其典型的案例是:一个犹太人在美国西部淘金,第二个来此的犹太人就做起了出租淘金工具的生意,第三个犹太人则主动做黄金分销的生意。他们由此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环节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的链式结构。这就是对产业链的最通俗解释。正是这种产业价值链使文化产业成为了不断向外扩展的同心圆,艺术生产则成了这个同心圆的核心,因而也就成了包含着越来越多的外延生产的规模化生产。
三、产业化对艺术生产的影响
产业化带给艺术生产的变化是多重的。仅从生产形态看,第一,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和秩序,强力地冲击着传统的艺术生产,并对其实践着一种当代性的整合和改造,从而使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或是包容、或是遮蔽、或是消弥了产品的个性化生产,生产组织的集群化特征也使个体性的手工制作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第二,商业化的生产模式和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不仅使商品属性成了艺术或艺术品在当代生活中“安身立命”的基本属性,而且使艺术生产与亚艺术生产,甚至与非艺术生产不断产生新的联姻、组合。这是艺术或艺术生产的历史性际遇。
- 上一篇:档案局师德构建指导意见
- 下一篇:档案事业持续发展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