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生二胡表演艺术认识
时间:2022-05-24 02:52:00
导语:宋国生二胡表演艺术认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笔者曾在《20世纪二胡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一文中谈到:20世纪二胡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是兴盛的,其发展速度是二胡历经千年来最快的一个时间段,百年的历程就是一个继承、借鉴与创新的过程。20世纪上半叶二胡艺术的发展是以刘天华和阿炳为代表的,他们在艺术创造和二胡艺术意境表现上所达到的高度,以及他们所形成的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都是后人所不及的。但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乐器的进一步改革,演奏技巧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为数众多的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二胡作品的数量,音乐语言和风格的多样化,其繁荣景象却是20世纪上半叶所无法比拟的[1]。
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众星璀璨、风格各异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宋国生先生由于其在二胡演奏、创作、教学领域的杰出创造、突出成就而广受瞩目。笔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从唱片中接触到宋国生先生演奏的《河南小曲》,他那酣畅淋漓、沁人心扉的琴韵可以数10日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这是我首次感受到宋国生先生二胡艺术的魅力。之后,在笔者数10年的二胡演奏、教学、创作、理论研究过程中,曾多次聆听宋先生的演奏,研读宋先生的理论文章,宋先生创作、演奏的二胡曲,编写的练习曲也一直是笔者的二胡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在宋先生执教50周年学术成果展演暨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笔者主要就宋先生二胡演奏艺术的风格特点、艺术魅力、教学思想谈几点认识,以求教于宋先生和各位方家。听宋先生的演奏,深深打动于我,让我难于忘怀的是宋先生琴声中所挥洒出的那种浓郁酣畅,清雅质朴的风格、气度,从中可以感受到宋先生扎实的民间音乐素养,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以及不断学习、吸收、借鉴、创新的学术态度。宋先生是河北乐亭人,从小接触学习民间音乐,如乐亭大鼓、皮影戏、评戏、吹歌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他又学习了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等更多的地方戏曲,加上专业音乐学院的系统学习和理论思考,从而为他杰出的艺术创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听宋先生演奏《河南小曲》等北方民间音乐风格的作品,浑圆的声音,浓郁悠长的韵味,酣畅淋漓的音乐表现,似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我曾经一度认为宋先生是河南人。记得有一次和宋飞聊天,聊起宋先生演奏的《河南小曲》、创作的《豫乡行》等,我说你父亲是河南人吧?她说不是,是河北人,但他非常重视学习和掌握各地民间音乐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特别喜爱河南民间音乐的韵味风格。听当今青年演奏家演奏快速音高变化及炫技性作品,凡具有出众的技能,良好的乐感,经过刻苦的技术训练,均可以有不俗的表现,但演奏《河南小曲》等具有浓郁民间音乐风格的作品,速度、节奏、韵律、声韵变化似乎就不那么着板眼了,也就更谈不上像宋先生那样酣畅淋漓、得意忘技的精彩表现了。究其原因,我们似乎还不能简单地说青年演奏家对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意境创造的学习不重视。
在西方专业音乐教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分类过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单一,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意境创造、美学追求、乐学理论,优秀民间器乐文献分析等系统化课程建设的缺失,导致民族乐器的演奏风格越来越单一。而且至今为止,艺术院校中国乐器演奏专业方向所用的基本乐理教材仍然是以西方音乐为基础的教材,虽然其中有民族调式的章节,但却是以西方乐理的基本观念来进行梳理和解释的,中国乐器演奏方向学生的音高感的训练是以十二平均律的钢琴音高为准绳的,节奏训练也是以西乐的节奏感为基础的,缺少了对中国乐器演奏方向学生至为重要的中国传统乐理知识和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节奏感的训练部分。由于对律制、音高、节奏感的文化属性缺乏认识和了解,使民族器乐的演奏者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律制、音高、节奏也就失去了鉴赏力和判断力。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几百年来种类繁多的中国戏曲音乐也正在逐步淡出广大青年人的文化生活。因此,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戏曲,其风格各异的唱腔、曲牌,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情趣、表现手法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宝贵资源,也就更需要作为教学内容纳入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建设。宋先生演奏《河南小曲》,酣畅的速度节奏处理,细腻的声韵技法运用,大起大落中层次鲜明的力度表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这首乐曲所蕴含的地域性风格和内涵韵味;宋老师后来创作的二胡曲《豫乡行》(原名《喜唱公社丰收年》),则将河南坠子、河南豫剧、曲剧的声腔素材和声韵技法表现综合运用,从中不仅让人感受到欢乐的场景,其中的音调及其音区音色变化,还可以让人联想到人物形象,体现出一种鲜明的角色感。宋老师早期创作的《如诉曲》以及后来创作的《燕赵春潮》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二胡曲。
《如诉曲》以冀东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乐曲浓郁的冀东民间戏曲、曲艺的音调、声腔风格和技法表现,听后令人赞叹。从《河南小曲》的二度创造,《如诉曲》、《燕赵春潮》、《豫乡行》的一度、二度创造,反映出宋国生老师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和学习、继承民间音乐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宋先生在二胡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重点体现在一是编写了一套广为采用的二胡练习曲,出版了《二胡演奏艺术》;二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进行理论研究,发表了《二胡基本功教学用语中的几个关键词》、《试论二胡演奏中的体态动律和气息运用》、《论二胡教学中的综合教学法》、《论二胡教学中的三个辩证关系》等学术论文;三是培养了以宋飞、林聪、靳学东为代表的著名二胡演奏家、理论家。其中,他的理论研究成果是他数10年来教学实践实验成果的结晶,总结了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宋先生在《二胡基本功教学用语中的几个关键词》一文中用一种通俗、形象的描述,准确、概括性地提炼出了二胡基本功教学的7个关键词,即:“搭上去;悠起来;方向感;量感;过程感;对称感;空间感”[2]。7个关键词提出了二胡基本功训练的7项基本要求,以解决“人与琴的力学关系和左右手基本用力方法,运功、运指等演奏动作要领,两手配合、两手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以及与气息活动相配合的要求”。《试论二胡演奏中的体态动律和气息运用》一文,以美的思维、美的动作奏出美的旋律为目的,从研究体态动律与气息运用的必要性,身体动作在二胡演奏中的技术功能,体态动律在二胡演奏中的表情功能,如何掌握二胡演奏的体态动律,二胡演奏中气息与身体动作的配合,二胡演奏中气息与艺术表现的密切关系几个方面探究体态动律的技术性和表现性功能以及训练方法和要求[3]。而宋先生《论二胡教学中的三个辩证关系》一文则根据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宋先生数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方法论的层面研究二胡教学中目的与手段、全局与局部、内容与形式三个方面的辨证关系,对二胡演奏教学理论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进行深入思考[4]。
《论二胡教学中的综合教学法》强调思维、动作、音响的统一;强调必须把音乐感觉的培养放在首位;强调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要调动各种施教手段开发学生的音乐才能以及具体的分析论述[5],对二胡艺术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上述4篇学术论文非常重要,是学习、研究宋先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钥匙。宋先生在二胡演奏、教学、创作、理论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反映出他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学习、继承、借鉴基础上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这是当今青年一代演奏家需要重视和学习的。音乐艺术的创新更多的是传承中的创新,继承性的创新,继承、借鉴基础上的综合性创新,原始创新也一定是在人类科学文化成果基础上的杰出创造。因此,音乐艺术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构建自己宽厚的知识结构、宽口径的专业技能,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技术的修习与运用需要弦外的功夫。音乐艺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将高深的技能训练与宽厚的学问修养有机统一起来[6]。
- 上一篇:市创建依法行政区方案
- 下一篇:区司法信息公开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