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艺术意境体现手法演变
时间:2022-05-10 04:14:00
导语:中国画艺术意境体现手法演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画自发展伊始就以线条作为重要的表现媒介,线条成了中国画早期发展的要素,是中国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画一以贯之的表现手法。
一、灵动的线条,创中国画古朴之境
古人云:“无线者非画也。”我们的先祖一开始就把线条作为表现意境的重要手段,这可能源于先人朴素的思想认识,这在原始绘画作品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我国早期绘画作品是创作在岩壁、陶器和钟鼎上的,也有一部分帛画。这些作品奠定了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考古学家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青铜器,既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常见的青铜器纹饰有云雷纹、龙纹、虎纹等,极其美观。无论壁画还是陶器、钟鼎上的绘画作品都有一个明显的意境特征——古朴。从内容上看,这些作品表现了贵族生活、战争场面、生活场景等,其间的细节形象生动,富有感召力,给后世汉画石刻、砖刻以很大的启发和影响。后世山水画、宗教画、花鸟画逐步走向繁荣,也离不开线条的描绘。
二、浓墨与重彩,塑中国画飘逸之境
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基本的水墨画色调单一,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被称为彩墨画。在中国画中,根据在墨中加清水的多少,墨色可被分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体现出的不同浓淡层次,被称为“墨韵”,这便形成以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水墨写意画使用浓墨重彩,达到“写意”的目的,石涛认为:“夫画者,从于心者也。”画家虽然以客观世界为依据,但不是被动地模拟对象,画中的客观对象已经经过了画家心灵的陶融,被注入了画家的感受,表现出特定的趣味和情感。通过作家出神入化的挥洒,意境飘然纸上。像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张铁石,他笔下的山水特别具有灵性,简洁几笔往往就能使意境跃然纸上。如,《黃金河畔秋意浓》中朦胧的远山与火红的枫叶相映成趣,江上点点渔船为画面平添生机和活力,薄薄的暮色衬托出秋意浓浓,整体上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当然,在中国画中,水墨与线条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中国画对水墨的强调,实质上是绘画艺术由俗到雅的转换,是古代绘画文化意识的自觉,是绘画语言形式的发展与丰富,为中国画传神写意开拓了更广阔、更自由的驰骋空间。
三、简笔与素描,现中国画随意之势
中国画的画工无需太过详细、复杂,应着力表现意境。中国画的精神在于随意,即画家跟据自己的思想来决定画面,无需大费周章地一一细细描绘。如水墨漫画,其构思上具有漫画的特点,题材广泛,或讽刺,或赞美;表现手法上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兼具其雅致。较之一般的漫画,水墨漫画更具有观赏价值。这种漫画表面上随意泼洒,率性而为,实质上却体现了漫画的随意性。从意境上看,这种绘画意境深远,极易引发观赏者的深深思索。水墨漫画扩展了漫画的表现方式和观赏领域。中国水墨漫画界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如丰子恺、华君武、黄永玉等,他们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四、中西合璧,现代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
“”前后,美术界高举反对封建文化的大旗,一部分美术家积极引进西方美术的写生、写实方法,在20世纪初形成了学习西方绘画、兴办美术学校的热潮。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主要是针对明清时期文人墨画模拟古人笔法而缺少创新。在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风格画家作品与古代画家作品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革的特点。之后,美术界的这种改革一直在继续,争论也一直存在“。中西融合”与“借古开今”的呼声此起彼伏。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界又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革新中国画以适应时代的审美需要等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深入探讨。结语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画家一直十分注重对意境的表达,表现手法也在不断创新,这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内驱力。
- 上一篇:环保局危险废物企业管理方案
- 下一篇:统计局统计法制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