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老师言语艺术
时间:2022-05-10 04:11:00
导语:音乐老师言语艺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包括的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教师准确形象、富有激情的语言,对课堂教学会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作用,把音乐与学生沟通起来,使语言艺术成为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进而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有声语言艺术
1.磨练基本的语言技能语言技能主要指发声技能和修辞技能。发音用声技能主要包括:气息控制、语音辨别、音量把握、语调变化、节奏处理等。音乐教师无论是在教室上课,还是演唱厅指导训练,不但要求声音响亮,而且能熟练运用普通话。语调变化和节奏处理也是显示语言魅力的重要手段,应在生活口语的实践中注意观察、体会,注意轻重、快慢、抑扬顿挫的技巧,使自己的语言流畅、严谨,生动、形象。
2.做到课堂语言的准确规范,流畅自然教师的课堂语言的正确性、流畅性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要做到音色优美,我们可以借鉴声乐中的正确发声方法,通过训练、调节,不断美化自己的音质,使语言发音像旋律一样流畅,像歌声一样动听。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色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美感享受,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这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为歌唱的字正腔圆打下扎实基础,还可以烘托出音乐艺术的美,使学生终身受益。其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精确无误、流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等方面的正确与否。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理解、吃透教材,设计出既起伏跌宕、又有逻辑思维层次的语言,使教学语言明朗,句子结构流畅完整,文理通顺,语言丰富多彩,具有新鲜感。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转换为文学语言,让学生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3.语言要精练概括,组织有序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是组织有序的。高质量的音乐课,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组织有序、环环紧扣音乐逻辑、引人入胜的。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练的词汇引导学生,以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否则将会破坏课堂中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破坏艺术表现力。教学中切忌语言组织涣散、繁琐冗长,无目的反复和平铺直叙,内容东拼西凑、废话连篇、语无伦次。因此,为了避免此状况的发生,老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备课时认真的组织课堂语言、认真的揣摩每一句话,删繁就简、言简意浓、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既不能照本宣科,又不能啰啰嗦嗦、拖拖拉拉,使每一句话都达到精炼、概括的效果。教师的语言只有达到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体现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其遨游于音乐的海洋。
4.利用语言的趣味性、生动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中的很多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章,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削弱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发挥语言的无穷魅力,要善于从学生活动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启发,或借助故事、游戏、影视、流行音乐等元素,或新奇变化的语言形式和手段,使音乐教育活动充满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唱《两只小象》时,我们可以根据歌词编了这样一个简短的故事:有一天,两只小象吃过晚饭,不约而同的来到小河边散步,他们走着走着相遇了,就扬起鼻子勾一勾相互问好,两只小象一见面就成了好朋友,又勾鼻子又握手,大家都夸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学习小象,握手并成为好朋友吧!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了歌词,还进行了德育教育。
5.课堂语言要亲切自然,有情感性,实现教育感染力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认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陶冶人的性情。虽然,它是以动听的音响、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生动的形象等特殊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但是,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也要有教育性。用自己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引起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共鸣,以感染学生。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要有情感性,学生不仅在知识能力上得益,并且在思想情感上得到熏陶,用自己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引起学生在感情的共鸣;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极大的艺术魅力,要做到像旋律那样优美,像歌声那样句句动听。朗诵歌词时,在语调、力度、速度、音量上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力求生动、悦耳。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情感去朗读歌词,对理解作品和表达作品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用坚定有力的、高昂、怀着爱国热情的必胜信心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充分体会中华民族是伟大不屈的民族。用舒适、轻柔的语调朗读《小宝宝睡着了》,可以把学生带入温柔、甜蜜的情绪之中。
二.融合恰当、优美的无声形体语言艺术
音乐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优美的音色和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表达外,还应具备优美的形体语言。教师优美的动作和表情能达到出神入化的语意效果,创设美的意境,能达到师生心灵上的沟通,引发学生的共鸣。
1.肢体动作语言肢体语言不仅可帮助教师表情达意,还可使教师利用学生肢体语言的反馈信息更好地“解读”学生。在音乐知识、技能的讲解和示范中,学生做出的点头、微笑或目不转睛地注视教师等积极的反应,都说明教师所讲的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欲融合在了一起。合唱时的指挥就是显而易见的肢体语言。除此之外,在教唱一首歌曲或者是欣赏一部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语言来传达作品的情感,以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例如欣赏《瑶族舞曲》时,教师的几个简单的瑶族舞动作,再加上相关的词语,就能使学生很快地随教师一起进入欢快的音乐氛围之中,并准确地掌握瑶族音乐的主要节奏。所以,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好课堂气氛,正确地通过学生体态语言的反馈信息解读学生内心世界,以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肢体动作的运用一定要恰如其分,若是过于夸张或准备不够,就会导致喧宾夺主,甚至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眼神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利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是音乐教师也应会的一项本领。教师在音乐教学课堂上,要合理调控眼的视角、视域和视线,特别是视角应呈正视,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对我们讲”。眼神的积极作用可涉及音乐教学课堂的各个环节。如教师提出某个问题让学生给予解答时,不论答得对错与否,都应给以赞许或鼓励的目光,以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师指挥学生歌唱时,要通过眼睛进行观察示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并用眼神来表达和暗示音乐情感的变化,提示声部的进入。
3.口型、身体姿态与表情口型、身体姿态与表情是肢体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用自己精湛的技艺牢牢地吸引住每一个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姿态端正、动作稳健,会增加讲课的吸引度和知识的可信度,能保持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学的姿态表达,是教师的素质修养和精神内涵的审美提示。因此,教师必须讲究姿态美,力求自己的姿态自然、大方、得体,给学生以稳重的感觉。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表达思想的有利工具。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应该是自信、友好、开朗和蔼的。如在辅导学生练习音乐的演唱技巧或器乐演奏技术动作时,教师应以和蔼热情的笑脸、一丝不苟的投入和鼓励信赖的表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提高信心。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头部的动作对于表达思想或态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口型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唱歌过程中,在力度、速度等方面做出对比时,教师若用有声语言就很可能破坏了歌声的优美,而用无声的口型加以提示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上一篇:语文教育言语艺术综述
- 下一篇:环保局危险废物企业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