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华侨文化色彩
时间:2022-05-10 03:44:00
导语:绘画艺术华侨文化色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江门素有“全国第一侨乡”称谓。上溯南宋,至清末民初850余年的时间,江门人绵延不断地走向世界各地,择地而居,接受西式文化教育。造就了一批传播异域文化的使者、有成就的中国现代美术家。他们不仅为家乡的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将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先进科技带回了祖国。其中就有被孙中山称誉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的李铁夫。李铁夫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是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者,也是我国具有高深艺术造诣的伟大艺术家、更是侨乡人民的骄子。他是我国接受西方美术教育的第一人。在他的美术创作中体现出了那种充满民族情感、华侨文化特质浓厚色彩。
一、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
华侨文化主要特点是吸收了西方文化、文明的精华。在政治上追求民主平等,在我国实现民主革命进程中起着启蒙和推动的作用。《蔡锐廷烈士之死》是作者1946年在76岁高龄的作品。画家马任达先生对此画的评价道:“沧海遗珠《蔡锐廷烈士之死》,那独特的构图,足以独树大纛!”。作者对画幅有着巧妙的安排,一位中年壮士带着手铐脚镣横躺在血泊中,僵冷的躯体占领了大篇幅的位置。背景由纯净的冷色调作铺垫,鲜血汩汩流淌,画面气氛惨烈。作者用象征手法描绘礼帽跌落地上,寓意壮士遇难了。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画作场面悲壮、哀伤、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它不仅触动着观众的视觉神经,而且牵引着人们的情绪,跟随感受画家不平静的悲愤心情。作品凝聚了画家一生对生活的思考、生命的感悟、历史回顾和艺术的体验,它将主题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在国外读书时,提铁夫成绩很好。一个华侨的画家超越西方人,让洋人十分妒嫉,于是设下圈套戏弄他,有意安排一个白人姑娘亲近他、戏弄他待。导致他感情失败心灵受创,终身不娶过着独居的生活。李铁夫有感于民族和民主制度的不平等,更加坚定了他追求民主革命的决心。他后来写了一首诗:“故国方遭劫,男儿志未舒。羞为爱情误,当作铁丈夫。”这些诗反映他的爱国激情和高尚节操。江门侨乡为纪念他对我国民主革命、对华侨文化的突出贡献,特开纪念馆、立雕像以示敬仰。
二、开放兼容的人文意识
江门五邑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沿海城市,华侨接触异域文明在地理上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越条件,它对华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华侨文化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在使中华民族母体文化的尊严和价值得以传承发挥的同时,又能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的优点和特长以充实发展自己、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显示了其文化灵活性和独特的魅力。它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域外的海洋文化的多种元素。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有一批有志改良中国美术现状的年青学者纷纷走出国门,到西方学习美术。李铁夫是以华侨身份的特殊途径最先出国的。他在西方院校研究透视学、解剖学、学习人物或风景写生等等。虚心地学习他国的文化知识,接受正规的教育。他1905年到美国,拜美国名匠——威廉•斯和约翰•萨金特为师,接受西方正统美术训练时间长达九年,基础扎实,成绩优异。这一时期的作品有《音乐家》《老医生》《未完成的老人像》《斗牛士》《大学生》《蓝眼青年》《金发女郎》等。
《音乐家》一画具有李铁夫完美肖像画的典型风格,作者在表现重点人物时,运用古典写实主义传统,将精力花在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刻划上。他恰当地处理好油画色彩的冷暖调子、虚实关系,做到主次分明。描绘对象生动,画面庄重、典雅、构图严谨,用笔果断、笔法概括洗练。徐悲鸿曾一见其作品即推崇说:“其肖像油画技巧之高只有在西方才能看到。”李铁夫在学习中发现水彩画与中国水墨写意画最相近似。水彩画讲究光线、明暗和体积的表现,具有淋漓、水色交融、色彩轻快而优雅的特点。他偏爱用水彩画来表现山水风景,以致回国后仍然致力这一画种的研究并创作有大量作品。《瓶菊》是中西文化兼容性很强的一件作品。由于受约翰•萨金特画风的影响,多少带有几分英国水彩画韵味,用色水分饱满、明快、斑斓,笔法洒脱、灵动、注重光色气氛渲染。同时作品又富有中国画审美趣味的特点和内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更具抽象思维的意味。《瓶菊》美如一个深情的少女,正如林风眠先生说:“美是人间一个深情的淑女……会使人得到他所愿得到的那种温情和安慰”。《瓶菊》在我国美术史上地位很高,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作品,在“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中,被选为展览画册的封面。李铁夫一生没有放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常做诗、写对联、练习书法、画国画。这种文化的“根”性对他一生艺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好学精神和浓厚兴趣使他有能力可以立足欧美,成为不分国界的美术大师。李铁夫的艺术实践体现了融会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华侨文化特色。在人文精神层面上,表现出弘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对命运的关注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
三、开拓创新的探索意识
华侨文化具有强烈的进取和深刻的自我批判精神,总是保持着旺盛创造力和生命力。他们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开风气之先。20世纪初,李铁夫的油画已经完全脱离了早期中国油画“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状态,成为中国新一代油画艺术的标志。回国后的李铁夫创作了《画家冯钢伯像》《果与鱼》《瓜果与坛盘》《遥望瀑布》《四川峨嵋》《花》《翔鹰》等大量作品,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致力于中西艺术的嫁接,并将艺术创作不断升华。《画家冯钢伯像》于1934年作,李铁夫对此画开始大胆创新尝试。画面依然构图严谨、庄重,色调深沉偏冷,带几分中国水墨画的风味。此画的用笔一改前期的谨慎变得奔放有力。画家十分注重“一笔触”,用最洗练概括的用色用笔来塑造出型体体积、色彩、光影。他开创了全新的艺术视野与绘画形式,丰富和增强了油画艺术的表现力。试图借用中国画元素结合欧洲学院派油画技法的表达风格进行创作。用严谨写实手法描绘人物的性格,大写意般的运笔用色厚实,塑造脸部结构的笔触大刀阔斧、雄浑朴拙。画家冯钢伯内心的力量与自信得到充分的体现。作品《遥望瀑布》一画作于30年代。有感于李白的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画作吸收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方式,运用抽象写意的手法,结合油画的艺术语言对李白这首诗作出诠释,是幅典型的、具有中国画风味的、充满浪漫情调的写意油画佳作。作品画风豪放、洒脱、意境深远。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画面表现比以前更奔放,造型更恣肆,形式更大胆,没有刻意的细节,画面在恬淡中体现着激情,陡增了生命的颤动和心灵的吟咏感。
如果说《遥望瀑布》是一幅具有抽象思维的写意画,那么《四川峨嵋》则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他坚忍不拔地实践着“西画民族化”的创作理念,综合西画与中国画之精髓。这幅水彩画用淡墨色错落有致的笔法来铺设雨后山岩,构图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表现出来,略带书法趣味笔触的两三株黑杉树,简括生动,山脚下的茅舍和树丛层次分明。以半抽象的写意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心理感受。既有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气息特征。
他的画亲切感人、自然,富于内心的力量,画家不断的创新尝试,对艺术有更多更广泛和更高的兴趣和追求。他的这种以心写画、意象作画的新体验和杰出的成就使他有别于其他艺术家,其创造和体验走在中国现代艺术家的前面,不愧是在艺术上具有先知先觉的、具有创造性的伟大画家。他留下了无人能比的诗文、雕塑、油画、水彩画、国画、书法、等诸多艺术品,所编织的传奇人生足以流芳百世。李铁夫的艺术根植于中华文化、孕育于华侨文化,李铁夫的艺术同时又丰富了华侨文化的内涵。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将华侨文化发扬光大的突出贡献,更不会忘记这位致力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国艺术家。
- 上一篇:竞技健美操艺术特征及锻炼建议
- 下一篇:残联信息化构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