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艺术创作新思考
时间:2022-05-10 02:44:00
导语:石雕艺术创作新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艺术财富,石雕艺术就是这个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石雕艺术凝聚着无数艺术大师的心血,正是在他们的辛勤创作下,石雕才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得以不断繁荣和创新。到了21世纪,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一切都在迅速地变化和发展着,充满着未知性。石雕创作也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新的风格、新的形式逐渐涌现出来,作品数量迅速增多,很多作品内涵丰富、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显示了石雕艺术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也为石雕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一名从事雕塑艺术创作和教学的教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自身的创作经验,就新时期中国石雕艺术的创作提出了几点新的思考。
一、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创作观念
构图主要是对几种关系的处理。第一是主与宾的关系。景物本身是没有主次之分的,需要创作者依据自己的情感表达需要,分清主宾关系,必要的时候还要对主体加以强化,以形成对比。第二是疏与密的关系。石雕构图如果疏密关系处理不好,容易显得单调和呆板,应当通过对疏密关系的处理,使构图呈现节奏感和灵动感。第三是轻与重的关系。在石雕的构图中,四平八稳的并不一定就好,但是轻重失调也是一个弊病,有的作品头重脚轻,有的往一边倒,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所以我们在石雕的构图中要追求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先通过确立主体来确立一种不平衡,主体确立之后,就要在大面积的虚实之中,选择合适的位置安排适量和相关的景物予以呼应,以求得视觉上的平衡效果。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中,“马踏匈奴”雕像中突出表现了整个石雕群的主题,具有主体地位。雕像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用一匹傲然屹立、英姿焕发的战马来突出体现这位年轻的常胜将军。整个作品深沉浑厚、雄奇博大、主题鲜明、寓意深刻,不仅展现了霍去病将军一生的显赫战功,同时也是古代草原战场的缩影。整个雕塑形象传神,刀法洗练朴实,石雕外轮廓苍劲有力,尤其在逆光条件下更有说不出的蜿蜒曲折之美。作品概括能力之强、艺术表现力之丰富堪称我国石雕艺术中的典范。在色彩上我们要依色取俏。如,青田石雕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就是依色取俏。艺人根据石料不同的天然色彩进行构思创作,如在人物类中,白的可雕脸谱,黑的可雕成衣裳,反之亦可。俏色的巧妙运用,使青田石雕融自然美和工艺美于一体,形象逼真、绚丽多彩。艺人在石料质地和色彩最突出、最理想的部分,安排作品的主体部位。比如,人物石雕脸面的石质总要是最纯净无瑕的,这使作品的物象与石料天然妙合,成为作品的最精彩部分。
二、扎实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雕刻就是通过刀等器具运用各种雕刻手段把无形的石材变成自己所构思创造的形体。石雕的技法有圆雕、镂空、浮雕、凿法、刀法、洞法、刺法等各种传统技法,繁简有致、层次分明。雕刻者创作时要心、眼、手一致,进入所谓随心所欲的境地。这是创作者从一块无形的石料中结合石色、创意慢慢思考出理想造型的一个漫长过程;是体现雕工、刀法技艺水平的过程;是体现个性思维的过程;是把无生命的石头变成有生命力的作品的过程。
三、民族性的坚持和表达
艺术界中有一句名言,叫做“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是一个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民族性孕育在世界性之中,同时世界性也因为民族性的存在而绚丽多彩。对于石雕艺术来说,作品中对于民族风格的展现,不但是作品在这个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具体来说,在素材上,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比如一些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等,适当地对其加以变形和整合,使之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在创作上,主动运用传统特色技艺和表现方法,如因色取俏、因材施艺、依势造型等;在情感表达上,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中如意与境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等审美追求,同时,我们也应当使石雕创作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相结合,使作品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需要指出的是,首先,艺术民族化的本质是艺术家的一种“独立思考”,即不被流行的、时尚的主流文化左右,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创作价值,明白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和表达。比如近年来旅游业发达,一些景区内出售制作粗糙的工艺品,虽然其形式和内容与民族性有关,但是却不是真正的民族性。其次是民族化的追求不是简单的挪用和牵强的拼贴,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借鉴。作品既强调工艺,又体现较高的艺术品位,既有民族文化的内涵,又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追求,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化的体现。
四、不断提高创作者的综合素养
怎样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有艺术个性的石雕作品,是摆在每一位石雕创作人面前的问题。艺术作品其实是创作者各种创作理念的融合和综合艺术修养的体现。他们的作品是其文化观念在审美创造活动中的形象体现,也是他们文化观念的一种物化形式和重要的传播载体。这些美的形式和内容的来源就是创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美学基础。这是石雕创作的坚实后盾,也是艺术家追求作品艺术化、个性化的基础。虽然石雕艺术流传已有千年之久,但是多是以民间师徒相承的手工形式发展的,所以多数从业人员文化和艺术素养都比较低,这严重影响着石雕的创作水准。所以每一名石雕创作者都应当本着对于历史和艺术负责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各种相关的文化理论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从中汲取素材和养料。同时要善于观察生活,因为任何艺术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石雕创作者从生活中产生了创作欲望,然后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借助石雕转化为视觉造型,才能创作出既有外在形式美,也有精神内涵美的佳作,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石雕是一门经过近千年流传直到今天的传统艺术,我们今天在从事石雕创作的时候,首先应当体会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按照石雕艺术的创作法则,主动从形式到内容上整体思考,使作品既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能具备深刻的思想内涵。最后,创作者要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注重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石雕艺术一定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 上一篇:结合网络文学探讨传媒文化信念
- 下一篇:企业团建扩量提质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