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艺术教育革新

时间:2022-05-07 05:32:00

导语:社会转型时期艺术教育革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转型时期艺术教育革新

一、中国文化的特点

纵观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国人向来擅长辩证思维、冷落形式逻辑,这从浩瀚纷繁的经著典籍中可见一斑。“铢分毫析”、“合而观之”,“疏通源流”、“时势见理”,“虚会”与“实证”统一,以达到“十分之见”。而被李约瑟认为的“《墨经》已是比较完备的形式逻辑体系”也只是止步于先秦,先秦之后,形式逻辑再也没有得到发展。而后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形式逻辑火花也仅在唐朝西行取经的玄奘介绍到大唐的印度“因明”和明代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中偶露峥嵘,其幼芽没有得到萌发便胎死腹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二——“经学独断论”大行其道。中国春秋时期是一次大的社会转型时期,奴隶制社会逐步走向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生产力获得较快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形成,适应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教育开始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对人才的要求是“明人伦”,要懂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封建伦理纲常,能够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此时期的典籍主要是阐明封建伦理关系的“四书”、“五经”。孑L子提出了六艺为内容的教育体系,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把“五经”作为全国通用教材,宋朝时又增加了“四书”。从此,“四书”、“五经”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一套完整的宣扬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其实质是:预设某个原理,赋予它自身绝对的权威,然后推断演绎,以论证所推出的结论的绝对合理性。所造成的后果是,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的推行意识形态,崇尚权威主义、提倡偶像崇拜,导致社会丧失思想自由和宽容的精神。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敲开故步自封的中国大门的时候,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也开始传人中国。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封建社会以培养明人伦,维护封建社会人才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一些进步人士推动下,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从逻辑学的视角对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批判,启发民智、转换概念、确立价值导向等社会文化功能,提升社会的合理化程度,培育国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二、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阶段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840年至1949年为第一阶段。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国家沦为受制于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由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开始了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1949年至1978年为第二阶段。中国的社会发展处于摸索探究阶段,选择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紧紧围绕在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社会建设道路上,经济增长不规则,不时犯有急躁冒进情绪;社会发展的速度虽然缓慢,但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此阶段的具体表现为:中国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转型的速度大大加快,转型的广度前所未有,转型的深度史无前例,转型的难度前所未遇,转型的向度十分明确。从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深刻性而言,目前中国所处的第三阶段社会转型的意义更为深远,可以认为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社会转型与教育转型

“社会转型”一词源自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它的英文是SocialTransformation,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家对生物学transformation一词的转用。在生物学中,transformation为生物演化论,特指一个物种变为另一物种。西方社会学家借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化与变身。社会转型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问题,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研究领域。在社会转型中,从表面上来看,往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但当我们深入到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过程之中时,就会立刻发现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是相辅相成但又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大系统中其他要素是通过教育这个子系统来实现与社会大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育子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更为突出。它既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为保持美国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的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应是教育之国,总统应是教育总统,国会应是教育国会”的理念成为美国人的共识。克林顿在当选美国第51届连任总统的就职演说时,教育是他最先谈的问题之一。他在1997年2月413美国105届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的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用三分之一的篇幅阐述了他对教育改革的主张。他认为,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是迎接21世纪的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他指出:“政治必须关注教育,政治家要把教育当作事关民族存亡的大事来抓。”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这就把教育的转型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次会议上,强调了教育的创新价值。他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教育必须为经济与社会创新发展作出贡献,因为全社会的创新与发展都依赖于教育。

三、教育转型下的艺术教育创新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以后,中国艺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一)学校美术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创新

1.转变美术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中,i玫变了以往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空间,并使美术教育上升到综合性学习的7高度。此后制定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中指出:(《标准》)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这两个美术新课程标准针对中国美术教育现状的全面改革,由过去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具有美术素养的创新人才十分有利。

2.美术教学方式创新为适应美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第一,采用探究教学。美术新课程倡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学会质疑、调查、探究,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因此有必要开展探究教学。探究教学脱胎于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其本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模拟性的研究活动。它体现在学生探究性的学和教师探究性的教两个方面:强调教师要创设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来发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探究教学包括产生问题、形成假说、整合资料、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进行反思等不同阶段。这些阶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灵活处理。第二,采用体验教学。美术新课程提倡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使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提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让学生不只是体验成功,还要体验失败与挫折;其次,要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特别是那些经常受到挫折的学生;再次,采取多方面积极措施,引导学生由被动体验转变为主动体验。我们可以把体验教学看作是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进行体验,并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幸福的同时,达到促进其主体充分、自由发展的目的。第三,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协同教学。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计算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热门话题,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将引起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深刻变化。例如根据美术教学需要编制各种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美术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教师要掌握在计算机支持下进行协同教学的技能与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二)社会艺术教育的兴起

学校教育隶属于专门性教育,它的教育对象较为有限,其教育时限在人的整体生涯发展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作为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社会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起到丰富地区文化生活、维护地区社会安定的作用,满足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并能有效地实现政府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理论开始兴起,提倡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向上看,它强调未来的教育体系应是联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从纵向上看,它提出教育应贯穿人的幼儿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艺术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社会、家庭,其实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发生着,并贯穿人的一生(包括胎教在内)。然而,当前中国的社会艺术教育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人民群众的艺术素质普遍较低。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群众几乎100%喜爱艺术,几乎100%的群众认为有必要在社区中开展艺术教育。然而,他们中仅有2.6%的人识简谱,0.2%的人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乐器,系统学习过音乐、美术、舞蹈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社区群众对社会艺术教育的需求和实际具有的艺术素质、技能形成强烈的反差。为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教育的强烈需求,提高全民的艺术素养,我们应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社会艺术教育。

1.依托各种文化艺术场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长达半年的展期,使上海人民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2010年以后,上海进入“后世博”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业已完成以社区文化活动为中心,辐射博物馆、图书馆、剧场、城市景观雕塑等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市民人均拥有文化艺术基础设施的数量和享受文化艺术服务的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为大力发展面向市民的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和极大的可能性。2011年1月,中国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所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免费开放工作。2011年3月2日,中国美术馆面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这是中国美术馆建馆史上一个新的进程。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观众,13均参观人数多达1万余人,最高达1.3万人。事实证明,实施免费开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全国各地的美术馆也纷纷实行了免费开放,并增加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加强管理,使全民能够共享到美术发展的成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音乐厅、剧院也降低门票价格,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等人群实行免票等。总之,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让人们在各种艺术场馆获得更多元、更丰富的艺术经验。

2.整合社区艺术教育资源依照牛津辞典的定义,社区是由同住一地、一区域或一国家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台湾博物馆学学者张誉腾认为,社区不仅是指生长在同一地方的一群人,应该还有其他更积极的因素,并共同拥有几个世代以来不曾断裂的地方传统,对这群人来说,社区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为此,我们应整合社区的各种艺术教育的资源,为开展社区艺术教育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以上海市为例,市级的场馆有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许多街道都设有社区学校。社区学校是社会艺术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开展社区艺术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各社区的共同协力下,上海市形成了社区艺术教育的网络,从而凝成艺术教育的合力,提高艺术教育的效率。2011年7月12日,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向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捐赠古琴教室的捐赠仪式正式启动。其间,主办方通过古琴展示、古琴与古琴文化系列讲座普及古琴文化,当代古琴名家的风采也感染了市民,这使更多的人增进了对古琴文化的关注和喜爱,从而达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古琴文化的目的。又如,2011年11月,上海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举办第三届上海市“舞动精彩”社区舞蹈及时装表演大赛。为社区文化艺术团队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

3.大学艺术教育走进社区中国大多数的大学中都有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这些学院中设有绘画、雕塑、环境艺术设计、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等专业,有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虽然,大学的校园地处社区,但与社区的艺术交流却并不密切,学生在象牙塔中学习艺术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变。实际上,社会艺术实践历来是高校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也是整合社会资源,提升艺术类大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2011年5月31日,一场为艺术类学生开辟崭新社会艺术实践舞台的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东方社区文艺指导中心与上海师范大学艺术中心签署协议,将在社区文艺指导员派送、艺术类人才作品展示以及艺术活动策划实施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共同组建“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以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活力与创意推动上海市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高校艺术类人才提供了一个深入社区、服务大众并在群众文化舞台上展示自我、崭露头角的大好机会。今后,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学艺术教育走进社区的经验,以实现大学和社区艺术教育的双赢。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世界现代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转型的目的就是要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其中,教育改革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创新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因为它不仅提供了精神上的愉悦,更有益于塑造未来的角色。如果我们能将艺术当作为人处世之道,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生活和工作的品质必将更加完善。随着学校美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必将在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