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电影山水画元素综述

时间:2022-05-03 04:29:00

导语:功夫熊猫电影山水画元素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功夫熊猫电影山水画元素综述

一、对中国山水画整体场景处理方法的借鉴

功夫熊猫1》(以下简称《功1》)片头动画即为标准的中国山水画风格,而且还特意倾向于《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早期经典国产动漫的那种东方壁画山水风格样式,即典型的传统程式化造型和装饰性色彩。原来坐在月亮上垂钓的少女也变成了头带竹斗笠的东方游侠。使得中国观众从银幕亮起的第一秒就能引起亲切感和怀旧感。其构思可谓是煞费苦心。《功1》石师父初步接受了阿宝并思考如何开展教学一场中(5131”),对山水画元素的研究和借鉴更显深入。其用枯枝来衬托场景的气氛——残豹越狱给和谷村及玉龙宫带来的恐慌。随着镜头的拉近,在该树下沉思的石师父(5135”)面前的山水场景也是中国山水画元素及理念的运用。凡西方具象视觉都主张尊重实景实物,对于真实场景不做过多的改变。而在画面构成、黑白关系及色彩搭配等方面体现艺术性和创造性。中国山水画则在场景的选取和在画面中的安排上非常灵活,讲究“步步移”“面面观”以及“散点透视”。其为了画面本身美感的需要,可以将不同时空中的景物安排在同一画面里。这是西方传统绘画理念所不允许的,西方现代绘画(如立体主义)有个别取类似于我国散点透视式的布景,但多将造型抽象化、变形化。因为其认为:既然空间布景打破了焦点透视的藩篱那么造型也势必要改变具象化的结构。这种理念运用于电影艺术显然会阻碍画面的想象力。于是自数码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开始,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念及安排方法就在电影中风景画面的制作上大行其道,尤其像《功夫熊猫》这样的动漫电影。当然,《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在风景场景刻画方面也不是一味迎合东方口味而单一地运用东方元素,元素及手法的运用都是以服务画面和主题为出发点的。如,中国山水画中的雪景山水多倾向于意象性及象征性的审美而不直接突出雪的寒冷荒凉之美,因此其在《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雪景场景刻画中就没有被采用。《功1》中残豹大牢外的雪山场景处理即是如此。此处是要烘托大牢的杳无人烟和人迹罕至,而绝不是为了让人们欣赏雪山的壮阔或冷逸之美。于是,其在刻画上并未取多少中国元素,而是采取西方具象写实绘画的造型原理来突出高寒山区的狂风暴雪和高不可攀,以此来衬托大牢所在地的偏远荒寒。

二、对中国山水画色彩运用手法的借鉴

在绘画手法里色彩是可以独立成为一种表现语言的,不但可以刻画对象还可以烘托主题。于是,在动态的影像艺术里,色彩就可以承担叙事的重任。《功1》阿宝借助烟花飞入玉龙殿一场(1318”)背景山水画面的色彩以青绿为主,在正常传递场景信息(评选神龙大侠是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的同时更能够衬托出此时阿宝璞玉未雕之前的那种青涩。加之其养父语重心长的话语更能突出一个尚未寻找到自己个人方向定位的小伙子的无知和无畏。《功1》阿宝初次训练而被石师父踢出玉龙山门一场背景山水画面的色彩则替换成了朱红色调。此处的朱红色调处理也同样不仅是为了传达自然信息——此是夕阳傍晚,更是以特有的方式来暗示石师父及五位师兄师姐已经初步被这个虽然看似不具备武学天赋但肯吃苦不服输的毛头小子打动了。《功1》石师父因材施教首次教授阿宝成功一场(5336—5845”),早上背上行囊去圣泪池参悟,晚上就已初见成效。其画面的色彩全是山水画装饰性的色彩运用,以固有色为主而不取西方绘画那种印象派的具象色彩原理。但其绝不仅是暗示这是从早到晚一天之内完成的,更是暗示阿宝由青涩到成熟的个人转变的完成。早上阿宝背负行囊攀爬于盘山道中,画面还是青绿色调为主以显示阿宝此时还是门外汉;到了中午,画面红色调开始逐渐增多显示出了练功的辛苦和阿宝热情的高涨;到了傍晚,万山红遍,正是收获的时刻,阿宝也已神功初成。师徒二人相互致礼,在内心深处相互接受了对方。此时画面背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预示了阿宝的任务开始了,与接下来忠义武侠与残豹的初斗及失败(画面为冷灰色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色彩对于主题的烘托和情节的叙述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对中国山水画细节刻画方法的借鉴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对许多物象都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符号和技法体系。尤其是对近景特写式的刻画,符号化的笔法和造型几乎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单独的树种。动漫影像作为以单帧(独幅的画面)为基础的动态艺术样式,对此借鉴和吸收势必会对物象的表现有积极的帮助。《功1》里对竹子的刻画(320)就是标准的山水画手法。山水画将竹叶分组,三个或五个组成一组,每片竹叶都呈纺锤形。这样既节省了计算机绘图在该时段的时间,也加强了竹叶的形式感。而这种形式感所遵循的正是中国画的造型理念以及具体的语言符号。另~处近景竹叶(519)与此方法相同并且极尽清晰,与作为远景的玉龙殿形成了十分强烈的色彩和虚实方面的对比。这种对比是固有色以及纯度上的对比而不是西方具象色彩原理那样的冷暖对比,很好地衬托出了玉龙殿的空灵缥缈,大大增加了画面的东方韵味。《功1》石师父初步接受了阿宝并思考如何开展教学一场(5131”)由于是近景特写式刻画,对于树枝的具体细节的表现就成了关键。无叶的枯枝以及深沉的色调已经可以表达主题了,但故事既然发生在中原,那么若能令画面更具深层次的中原文化韵味岂不更好。于是,树枝的刻画就采取了中国山水画鹿角枝的技法。鹿角枝是中原山水画最常见的树枝刻画技法,因其形如鹿角而得名。其取材于北方常见的杨、槐、榆等树种而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抽象化,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理念的注解,是中国画形式美感的具体体现。电影中对此给予了深入细致的刻画,这是以往西方电影中所少有的。《功1》娇虎在殿檐上偷听石师父与阿宝对话一场(5O20),近景是娇虎,中景是几株大树,石师父与阿宝二人处于远景。为了尽可能拉开前后的空间以突出近景与远景之间距离的遥远(同时也是突出娇虎的功夫了得,可以轻松跃上如此之高的大殿并听取极远处的声音),在对近景(娇虎)细节的详尽刻画(毛皮及绸缎衣服质感等)的同时也对中景树木做了较为详尽的刻画。故事发生在中原,画面的树木也都以中原为原型,此处的树木就选用了中原常见的椿树(或泡桐)。椿树及泡桐是中国山水画北方画派树法的主体之一,早在北宋就已形成经典语言符号,如范宽《溪山行旅图》中就有对椿树及泡桐精到细微的刻画。其将椿树及泡桐树叶的组合形式概况为中心发散式如组合在一起的菊花瓣形状,既能体现树叶团的体积感也能突出树叶组合在视觉上特有的肌理形态。后世的山水画谱将其命名为“夹叶菊花点”并沿用至今。过去动漫电影中的树叶刻画多采取类似水彩画的技法,树叶的形状多做随机处理(中间多留孑L洞以体现光感),以突出树冠整体的体积感。遇到需要表现前后空间差异也多用色彩的冷暖来区分。其对于树叶特征并未给予过多考虑。并未注意到通过对树木自然形态的刻画也可区分故事所发生的地域及场景的空间感。《功1》中的此处树叶的刻画就直接借鉴了“夹叶菊花点”的艺术手法。极大地拉开了中景树木与远景人物(石师父与阿宝)的距离,使整体画面极具空间感和透视感,视觉冲击力也就得到了最大化。《功1》中对于山峰的刻画主要运用了中国山水画的语言手段。如阿宝试图借助烟花进入玉龙殿那一场,背景的群峰就是采取山水画中的“深远法”(俯视)用以衬托玉龙殿那种建于高山之巅一览众山小的高大。而且对山体上的树木及岩石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刻画技巧和颜色,这是典型的中国山水画北方风格。中国山水画北方风格样式的原型多取自中原的太行、泰岳、秦岭诸山,其特点是树石分离、结构清晰。其山石的肌理多呈三角形而使得山石在整体上显得坚实而又有棱角。中国山水画在千余年的技术探索和语言积淀中形成了专门刻画该内容的“斧劈皴…‘刮铁皴…‘雨点皴…‘芝麻皴”等特殊技法,成为表现中国中原山水的专属语言。这些在《功1》这一场景的处理上都有明确的体现。

四、中国山水画元素运用的变化

《功夫熊猫》前后两部电影中的风景场景对中国山水画元素借鉴的情况并不一样,而是数量上由多到少,视觉由强到弱。《功1》是市场的摸索阶段,对中国元素的大量运用可以增加成功的胜算。《功2》已经是有了《功1》的市场积淀和宣传预热,发行的压力要远比《功l》小得多。而且,梦工厂对此等题材的把握也逐渐纯熟,于是开始倾向于自身最擅长的题材和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功2》风景场景画面开始有了《指环王》《哈利•波特》甚至是近期热播的《黄金罗盘》等纯粹西方文化背景的风景元素,而少了些地道的中国山水画元素的原因。

以上就是《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对中国山水画元素的借鉴。“文化入侵说”近年常见于报端,若逢西方文艺新作则更被热炒。其实文化侵略从来都是与军事、经济等侵略相配合进行的。倘若对军事及经济入侵能成功抵御,文化抵御则不在话下,一纸公文禁止即可。之所以尚无禁令,想必已有良好的开放心态并已做好具体的抵御准备。人类文明有史以来,能做到文化延续的古邦唯我中华一国,超强的文化兼容性是其关键。所以不必杞人忧天。至于指责我文化符号被“盗用”云云更是笑谈。难道非要小家子气到了把一切都注册上版权并向对方收费才算明确了利害关系,才算有了保护意识?若言“抵御”则最好的防御就是主动进攻,也在人家的地盘上推广我们的经典,宣传我们的理念岂不更好?建国之初的动漫作品能获国际大奖那是文化自信心的体现,而在技术设备早已不再是弱项的今天如果反倒没有成功的作品则应在心态和意识上找原因。山水画等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本应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借鉴中国元素的表象比较容易,若谈把握其精髓就非我莫属了。如此,《功夫熊猫》系列电影正是恰逢其时地起到引玉之砖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