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时间:2022-04-18 04:54:00

导语: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一、丰山的古代神话传说

丰山,位于南阳市北三十里,南阳著名九架孤山之一,海拔225米,西与蒲山相峙,东、北临白河之滨,占地面积约0.6平方公里。山体为地台型浅海相石灰岩,悬崖峭壁,怪石林立,历代充满着众多的神秘故事,最重要的文献记载见于《山海经·中山经》[1]:“又东二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此文讲述了三件事情:其一是山上住着两个神,一个是“雍和神”,一个是“耕父神”,人们见了他们就预示着将要发生不幸的事情,国家也要发生灾难。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对耕父神有描述[2];“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游女弄珠于汉嗥之曲。”晋代郭璞对“耕父神”有更具体的注解[3]:“耕父、女魃皆旱鬼,囚溺于水中使之不能为害。”其二讲述山上有九口钟,每当冬季下霜时,山体自身会发出钟声。郭璞解释为:“霜降则钟鸣,物有自然感应而不可为也。”[3]其三讲述丰山脚下白河水回旋处一个深潭叫“清泠渊”,它深不可测,里面住着“耕父神”[3]。

郭璞注:“清泠水在西鄂县山上,神来时水赤有光耀,今有屋祠之。”[3]从上古时期,就有许多神话传说发生在丰山。我国大型历史丛书《中华历朝兴亡通鉴》上古篇,第十三回,题名为《丰山见异物,房王兵扰民》详尽的讲述了帝喾及随行在丰山所遇到的神秘故事[4]。《搜神记》第八卷第五章《丰山之盟》以整章篇幅生动描述了耕父神与蚩尤在丰山及清泠渊活动的细节。《庄子》记载了“北人无择”在“清泠渊”自尽的故事:舜以天下让其友北人无择,北人无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清泠之渊。还有一说,古有北人无择,清身洁已,疾世人浊,自投清泠之渊。《三国史籍》让禅令:当奉还玺绶为让章。吾岂奉此诏承此贶邪?昔尧让天下与许由,子州支甫、舜亦让于善卷、石户之农、北人无择,或退而耕颖之阳,或辞以幽忧之疾,或远入山林,莫知其处,或携子入海,终身不返,或以为辱,自投深渊。北人无择在上古时期以洁身自好,疾世人浊的做风而成为据有高尚品德的著名人物。而发生在清泠渊的另一件事,演变为成语典故叫白龙鱼服[5],被编入中国成语大词典。讲述白龙在“清泠渊”化装成鱼的样子而遇难,旧时比喻贵人微服出行而遇险。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

对曰:“我化为鱼,固人之所射也。”天帝曰:“鱼故人之所射也。若是,渔且何罪?”后来也比喻自己降低身份,因而受辱。张衡《东都赋》提到:“白龙鱼服,见困豫切。”李白诗《枯鱼过河泣》:“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以上史料说明,在上古时期,丰山已经承载着厚重的河洛文明元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古代各民族在幻想中在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神人共存的典籍遍存于史前文化典籍中。丰山的地理位置处于远古时期的文化交融地带,《国语·周语下》:“禹治水时,共工从孙四岳佐之,功成之后,胙四岳国,命为候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据考证,姜、吕都在南阳。到了西周,申伯被封在南阳,固守“南土”,他的疆土直接含盖了丰山地域。西汉时这里称“西鄂”。丰山东距离张衡墓不足十里,南与黄山文化遗迹遥遥相望(属仰韶文化类型遗址),下临繁华的航运交通要道白河,田野交隔,村落密集,历来为文人墨客云游之地。它独立于白河岸边,更显得孤秀挺拔,还有自身“霜降自鸣”不可解释的感应天地现象和深不可测的“清泠渊”,自然成为当时人们的神话传说焦点,整个丰山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晋代郭璞注:“清泠水在西鄂县山上,神来时水赤有光耀,今有屋祠之”[3]。就证明了那时丰山就有专供祭祀山神的祠堂建筑物。那些被列为中国神仙名册里的雍和、耕父、蚩尤、白龙、北人无择、豫且等诸多神仙游历于此,重多的事件、典故、成语发生在这里,也就很自然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是丰山的最好写照。

二、丰山文化的繁荣与传播

到了唐代,丰山做为文化栽体,得到了前所末有的发展。特别是佛道两家先后在丰山山顶和东麓建庙立佛,积淀了历代文人墨客大量的诗词题记。摩崖石刻形成规模。三窟九洞,洞洞相连的石窟造像群镶嵌于山体北面的崖壁之中。这时的唐代,为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在先前石壁上刻有的“清冷渊”题词旁边又题了“清冷泉”三字,巨大的“清泠渊”和“清泠泉”字体苍劲有力,豁然醒目。山顶建起了佛教寺院,与白河对面的竹园寺隔河相望[6]。丰山已经成集自然景观、宗教神仙、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文化圣地。从唐代开始,李白、孟浩然、乔谭、元好问等众多名人多次登丰山,对此留连忘返,寄发幽思,挥毫感叹。李白《游南阳清冷泉》写道:“情彼落日幕,爱此寒泉清。西辉遂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金代诗人元好问在《十日登丰山》中写到:“十日登高发兴新,丰山孤秀出尘氛。村墟带晚鸦噪合,林壑得霜烟景分。芳臭百年随灭变,短长千古只纷纭。诗成一叹无人会,白水悠悠入暮云。他在《丰山怀古》还写到;丰山一何高,古屋苍烟重。开门望吴楚,鸟去天无穷。”还有一首写道;鞍马匆匆去夏还,霜钟今得见丰山。千年香火丹霞老,满眼兴亡白水闲。”元代诗人王仲泽赋诗曰:“霜清丰山白水收,翠华全在竹园头。赋诗鞍马渐真尝,载酒林泉阻胜游。野色自随人意远,夕阳应为鸟声留。仙源回首旌旗歌,一笛西风唤客愁。”唐朝诗人乔潭作有《霜钟赋》:丰山之峰,巉岩积翠之石,森奕凌寒之松;上无飞鸟,下无人踪,深杳杳以静谧,有天然之古钟。两乐神资九乳灵化,宁失制于侈弇,岂遗音于窕瓠;每虚器以自闲,常宿悬而不下。动于耳而藏于心,必高秋之良夜。于是,穴寥兮日暮而天晶,萧瑟兮霜落而风清;爽气无朕前来,满盈跳然出复。铿尔有声,信不击不拷能大鸣而小鸣。始则含糊拥郁;旋复充诎纡闻,若往若还,徘徊其间;而其舒肆奔放,长齐远畅;乍浮空以纡馀,更触物而浏亮。

入林萧萧,在水汤汤;泛滥浅濑,联绵竦篁;夜鹤怨兮弥若,寒猿悲兮更长。余韵舂容,随风悠扬;绕于洞庭,浮于潇湘;梧楸纷以离披,蒹葭飒其苍苍。及夫夜已艾兮弥静,山无人兮月冷。时肃肃而自凄,复复而虚惊;其动愈出,其来甚徐;合于元化,游于太虚;转远而尽,谁知所如?聊独立以倾听,恍若失其踌躇。听不及已,想存其余。方其寒气晓集,铿然应急;发越林峦,周流井邑;前声未尽,后韵相及。羁臣之空馆屡来,思妇之高楼偏入;莫不恍然惊梦,嘘唏掩泣……夫钟之应霜也,应以无心,士之知己也!贵其知音不鼓而鸣者,其声远不言而信者,其分深故。自然之声无假于烦手,特达之分不资于腾口;吾欲征华钟喻良友,怀音退默,藏器虚受,可以适南阳,待清霜之一扣。乱曰:风籁起兮喧长薄,霜钟鸣兮动哀壑。合大块兮声无作,虽有闻兮常寂寞。”最值得一提的是丰山的“霜钟自鸣”现象。从唐代开始,丰山神话传说在史料中记载越来越少,而“丰山霜钟”作为一种寓意丰富的词汇,凸现出来。开封相国寺内悬挂着一口重五吨的巨钟,名叫“相国霜钟”,钟铭为:“法轮常转,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历史上,佛寺钟鸣还有报时的作用,相国寺钟,每日交四更即鸣,人们闻声上朝入市。

每当菊黄霜落之际,钟鸣雄浑兴亮,声传百里,故“相国霜钟”为汴京八景之一。苏州城西寒山寺刻有《霜钟晓月》碑,另建有霜钟阁。北京灵山寺有诗写道:“比情默默谁诉,敲落霜钟一片。”陆游在《放翁词》中写道:“肠断市桥月笛,灯院霜钟。”西湖志写道:“焚香默坐写金经,入耳霜钟似有灵。”诸如此类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说明这时的“丰山霜钟”作为特有的文化符号由中原向整个华夏扩展。由于“清泠渊”改名为“清泠泉”,“清泠泉”也散见于一些诗文中。唐代马戴写道:“迢递夜山色,清冷泉月光。”唐代李咸用写道:“鸢寒鸦晚空相暄,时时侧耳清泠泉。”唐代武元衡则在《旬假南亭寄熊郎中》中道:“酬对龙象侣,灌注清泠泉。”这些诗词名句,无不与南阳的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证明了丰山文化在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所承载的不可缺失的作用。1980年,采石工在丰山炸山开石时发现一个大溶洞,溶洞自西南向东北伸展,经勘探长约三百多米,有四个大厅,最高处数十米。一个占地面积0.6平方公里,高225米的孤山,隐藏这样大的一个溶洞,似一个“缕空”的巨大洪钟,倒扣在这里。每到隆冬霜季,刮东北风,风没有阻力,倾泻般撞击石壁,石壁震颤,发出共鸣,声传悠远,这就是丰山霜钟的千古之谜。“霜钟”使丰山扬名于上古尧舜时期,发展于汉代,兴旺于唐朝,并一直顺延到元、明、清和解放初期。期间各种文化兴衰交替,相映成辉。丰山文化延续能与华夏文明同龄,贯穿始终,在我国的名山中,为数不多,确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