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真假语境

时间:2022-04-15 03:48:00

导语:古建筑真假语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古建筑真假语境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其中,“拆真古建筑、建假古建筑”成为了讨论的焦点问题,以至于在2011年9月6日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O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城市建设应吸取‘拆了真的建了假的’教训。”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很多久已沧桑的破旧的古老建筑被修复、改造、重建,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也日益认识到文化在经济发展的潜在价值,把建筑文化作为生产力来对待,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加速建造复古建筑、仿古建筑以增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这种古建筑修复、开发热也引起了某些学者的关注,有学者认为:“乱建假古迹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利用性破坏’,真古迹旁林立着众多假古迹,且有些假古迹气势阔大,足以乱真。这样,若干年下去,假作真时真亦假。”J也有学者对此探索辨别、界定古建筑“真”“假”的标准和规则,并以“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研究了古建筑的原真性。这些分析聚焦于古建筑这一自然性的客体存在,还需注重社会性的人的主体存在;聚焦于微观的古建筑文化符号,还需从宏观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经济体系规制的视角予以完善;聚焦于古建筑的“真”“假”问题,还需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实质。为了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古建筑,本文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存在古建筑“真”“假”之争?争论“真”“假”的实质又是什么?

一、关于古建筑“真”“假”的认知

古建筑既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符号的集合,又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智慧的结晶。如果历一史遗留建筑自建造之初就一直保留至今,并且从没有遭受过毁坏与修复,那么人们自然不会怀疑建筑的真假,建筑的真实性也被社会认同。古建筑“真”或“假”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又始终处于流变之中。随着人们接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文化稳定性的程度已大大降低。从远古时代至今,变化的速度一直以一种恒定增加的速度发展着”J。作为见证历史的古建筑,其蕴含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也不断发生改变。变化及其过程只是中性的,至于变化的好坏则是关联到文化解读,尤其是社会制度、文化习俗、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人们的价值标准发生改变,“价值标准的改变决定并导致物的价值的相应变化”L5J。由于真假判断的价值标准是变化的,古建筑“真”与“假”的内涵也是变化着的,因此在价值理念上也就无从简单地判定古建筑的“真”或“假”。随着历史时空、社会条件的多样性和变换性,古建筑价值判断的“真”或“假”的定性就会联动转换。古代的“假”古建筑则可能成为今天的“真”古建筑,今天的“假”古建筑则可能成为未来的“真”古建筑,反之亦然。历史演变导致了建筑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被改变,建筑原初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在嬗变中被赋予新的符号意义。这样,对于社会动态变化之中的古建筑,也无从以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视角来考量其质变和量变,况且也无从确定古建筑量变和质变的基数:面积?高度?风格?时间?材质?如果修复了古建筑面积的50%以上,那么,这座古建筑是真还是假?49%以下呢?如果说存在了100年的建筑是真古,那么,存在99年的建筑是真还是假?……无论所谓的“真”古建筑、复古建筑还是仿古建筑,都无法以量变和质变来定性的。何况,也无从建立和考证古建筑真假判断的指标体系。古建筑是文化符号,根本性质在于其文化性,而文化是无法量化的。即使衡量,衡量的标准也是文化的,即衡量标准已被文化规则所预设。古建筑“真”或“假”是人赋予的,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因此,古建筑的真假就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何产生了古建筑的“真假”的激烈争论。古建筑拥有者作为利益主体关于古建筑“真”或“假”的认知,所对应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建构的关系,即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之间的关系,关系的紧密或疏远取决于古建筑之于市场价值主体的利益和价值。而这种利益和价值是人们作为认知主体所做的关于自我追求和生活诉求的评判,古建筑拥有者的价值评判与相关利益主体的论断,要么高度一致,要么泾渭分明,也许模棱两可。因为判断主体的认知“既有其观念和理性的维度(意识主体),也有其文化和历史的维度(历史载体),还有虚构和创造的维度(社会传承)”_6]。这样,主体的复合性和认知的多样性,判断主体的利益和目的的不同,就造成了古建筑的差异性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也就不存在单质的、恒定的古建筑的“真”。若想使价值判断主体做到价值中立,“客观”评价自己所拥有的古建筑也有些勉强,人的价值观念总会附加于关联事物、事件和过程。对于古建筑状态与性质的认知,是价值判断主体相互妥协、实现均衡关系的结果,是人们根据各自的利益需求、价值观念所做出的有目的文化解构或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价值判断主体总会以自身利益为判断基点,去度量古建筑的功能、性质和价值。

二、被文化体系规制的古建筑功能

古建筑是否具备利益工具的要素取决于其功能转换,其建造之初被预设的文化意义与象征功能部分地决定了其存续与否,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解读。古建筑的存续多是因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重新编码,从而获得重现甚至创造历史文化意义的机会;古建筑的衰微多是因其在历史演变中丧失文化符码,从而被主流文化或者局部集体文化所抛离。因为“真正构成生产要素的,是物品的一套用途而非物品本身。物品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取代,物品的使用方式却是极其复杂的文化积淀物”j。使用方式和使用目的更好地体现了古建筑的文化功能,或为了特定居住,或为了歌功颂德,或为了宗教信仰,等等。而古建筑在经过历史洗炼之后,能否继续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同时,实现功能增加或转换也直接影响着认知主体的价值判断。嵩山少林寺是北魏时期建立的,原是一座寺庙而已,僧人的宗教活动场所。今天它成为“真”古建筑享誉世界。知名度、美誉度如此之高,创造的经济效益如此之好,以至于少林寺的宗教功能转变成了经济功能。于是,少林寺由“神圣”而“世俗”,由“寺庙”而“市庙”。根本上,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少林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宗教文化功能转变成了文化资本,进而转变成了经济资本。少林寺调整了其内在功能,适应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的兴废往往是文化的变迁的过程。某些传统的式微或最终消失是因为其整合社会功能难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而一些传统得以驻留的原因则往往在于他们失去了某些原有内涵的同时,新的形式、新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文化功能在其中又得以发现与发明……”传统文化事项的内在因素即自身的社会功能决定着古建筑符号的消失或驻留,在社会整合功能既定的范围内,古建筑文化功能的施展空间、扩展能力影响着其价值认定。古建筑是由历史动态创造的,其功能也是不断演化的,其符号意义与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如果古建筑原初意义缺乏与时俱进的要素,原初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那么,古建筑在凝结历史元素的同时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光彩,也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是外在性主流经济体系的胁迫,还是内在性功能变换的调适,古建筑的性质判定必然寓于文化时空体系之中。文化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文化的规制与意义会随之变化,使用或消费的物品价值自然随之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古建筑“真”或“假”的价值判断也变幻莫测。同时,隅于历史背景、知识体系和观念束缚,人的思维结构也是限定的。即,文化规制了人的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于是,社会文化网络关系的互动与置换导致了古建筑“真”或“假”的相互转换性。在古建筑维护、修复、复古、仿古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准则具有差异性,也就导致对古建筑历史价值图解出现多样性。恰如文化枝蔓扩展方向的迥异,精神信仰与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对古建筑进行“真”“假”性质的唯一性、恒定性的认知,实质上是用某一文化的标准来衡量“非我族类”的文化及文化产品,本身就是文化中心主义、文化进化论逻辑的体现。以单一性(或主流,或中心)文化标准的视角认识古建筑,必将导致狭隘的判断,陷入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二元对立价值模式。只有对古建筑进行多元论的认知和理解,才能够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古建筑,才意味着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的丰富性,才意味着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在一个多样化的文化中,主流观点的胁迫性就很弱,当社会上只有一种主导态度存在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就趋向了一致,对古建筑真假的理解就会出现单质性认识。值得警醒的是,同一性的认知可能导致功能价值的实现路径单一化,多元化的阐释则必将促使古建筑功能获得价值实现的更多新空间和新领域。

三、“古”及古建筑拥有者的利益诉求

如果把古建筑放置于更宽广的领域和时空中进行整体性审视,其自身的文化属性与商品属性决定了它在现代话语体系中的位置。古建筑最重要的特性是“古”。在充斥着“现代”气息的社会中,“古”是稀缺资源;在商品经济体系里,“古”类产品供不应求,古建筑的市场价值逐步凸显。古建筑不只是文化符号的载体,还是重要的文化产品。古建筑的重要性就在于其时间的久远性与不可复制性,它在历史进程中拥有较高的社会信度和影响力。古建筑的“真确性”存在意味着正统性、标准、话语权力以及支配资源的合法化。古建筑的“真”就意味着真善美、是、正确等正面信息,“假”意味着假丑恶、否、错误等负面影响。争论真假古建筑只是手段和方式,不是最终目的。而争论“古”的重要目的就在于造成古建筑的时空区隔,与众不同,突出特点,以争取话语权力和经济权益,形成有利于古建筑拥有者的利益格局。古建筑市场上大量涌现的复古建筑、仿古建筑供过于求,显然威胁到“真”古建筑所有人的利益。古建筑的产权所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收益,毫无疑问地会对自有的古建筑予以肯定,宣称其古建筑货“真”价实,并认为自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捍卫者。实际上,古建筑拥有者的经济诉求以及其他利益关联者的动机差异,就使主位和客位的认识不同,对于古建筑真或假的性质判断就难以厘清。标榜古建筑“真”的人,目的是为了在市场经济中争取古建筑商品的正当性,为了拥有古建筑存在标准的话语权、支配权、制定权,为了证明自身存在的社会合法性,以求获得市场认可与接纳,并从中获得利益补偿。在商品经济体系中,商品的稀缺性甚至唯一性直接影响着所有者物质利益的安全性和价值实现的可能性,标榜“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他者,并能够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或参与者,以既定的传统文化符号建构符合其特定利益的自我一他者关系。

四、古建筑作为文化产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被建构

自我一他者的社会关系以及利益关系决定了价值主体的思维深度和认知程度,各种复杂的关系规制着古建筑“真”或“假”的认知和性质。人对问题认识或理解无法脱离现有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价值观念,确切地审视和把握宏观条件将更加全面地认知古建筑。虽然经济嵌合于社会文化之中,但商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取代并衡量社会关系,支配了整个社会,社会关系被物质化了。商品及拜金思想导致人们“把自己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当作劳动产品自身的物质性质,当作这各种物品的社会的自然属性来反映,从而,也把生产者对社会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当作一种不是存在于生产者之间而是存在于客观界各种物品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反映”J。如此以来,掌握重要物质、商品者就控制了话语权甚至“最终解释权”,支配了权力,制定了标准,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利益,与之不符者就被冠之于“假冒伪劣”的称号,以排除他人的权益,挤压他者经济利益空间。古建筑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其使用价值,在于经济文化体系的规则和社会关系的束缚。而且在于古建筑与其他物品的关系或差别所表达的时空区隔,以彰显其独特、稀缺和珍贵,物品之间的差别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社会权力主体之间的差别。同样的,真古建筑、复古建筑和仿古建筑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于其折射了经济利益关系和社会分层消费关系。市场法则、社会规制、风土人情等主导因素之间的互动网络,限定并决定了古建筑这一微小元素的经济地位与文化属性,进而限定了古建筑“真”或“假”的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无论是“真”古建筑还是复古建筑、仿古建筑,都已经被作为商品被纳入了现代经济体系之中,都被利益主体及其社会关系决定了其价值量的大小。因为一种商品是处在相对价值形态上还是处在绝对价值形态上,完全要看它当时在价值表现中的位置而定。事实上,由于古建筑的移动便利性不强的特点,更多的时候处于相对价值形态的位置,被其他等价形态所衡量,其自身商品价值被表现的特性致使其失去了表达其他商品的决定权。具有文化产品意味的古建筑被经济利益关系和各种权力关系所制约,并在这种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被定位、被定价、被定性,被社会主流话语权所阐释。古建筑的“真”或“假”判断指标之一或许就是其是否具有文化价值与意义,以及该文化价值是否符合价值判断主体的审美标准,是否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符合主流判断和标准的建筑则是被认为“真”,否则,就被批判为“假”,而边缘群体所拥有的古建筑价值并不能被表达,这是话语权的失衡,是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博弈的失衡。文化属性的真假分析“总是陷于差异和权力的全球运动之中”_j。在古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本、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时,主流阶层又为边缘阶层筑起市场壁垒,甚至裁定某些边缘性古建筑为“假”。“之所以还存在所谓伪文化产品一说,那也只是表明在一种霸权建立之后,这些东西没有站在霸权文化所规定的位置上”_l”。社会主流支配者经常以传承“古”而自居,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表明自己拥有合法权力,具有继承“传统”的正当性,为此而采取的一种更加起作用的方法是干脆重建,或者发明出另一些有利于自身的传统进行对抗。古建筑的真假之争,实际上也是古建筑拥有者在经济浪潮中争夺利益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被边缘化的群体在其他发展条件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挖掘自身的文化传统获得自身的话语权利和权力,甚至可以积累发展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传统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为现实的民族发展提供动力”Ll。强调古建筑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实质上是确保“真”古建筑拥有者的既得利益,限制“假”古建筑在市场竞争中的资本收益,进而确立合乎逻辑的经济道德和道德经济,确立有效的社会规范和“正常”的经济体系。古建筑在这样的社会经济体系中,通过其自身的文化性和历史性“以商品的形式投入到现行的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介入到这个现代世界体系中去传达自己的话语,参与到新的话语建构中去,在规则的修改、制定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自身的文化在新的空间中获得更大的价值实现的可能”。如果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平遥古城没能参与到市场经济格局中发展文化旅游,那么,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提升程度就不一定像今天这么快。在现代话语支配体系中,认识市场经济关系、主流边缘关系的本质,才能深刻理解古建筑作为利益关系的工具性存在,才能深刻理解“新建筑复古,古建筑复活”现象的本质。

五、结语

古建筑“真”或“假”是之于人的目的性而存在的,是人建构的并把它赋予古建筑的。由于人们的利益基点、价值观念的差异,可能导致对同一古建筑做出相互矛盾的阐释。古建筑本身是没有真假之分的,真假之分是人的价值观念赋予和强加于建筑之上的,是人对物的认知不同罢了。古建筑的“真”或“假”,是现实存在的事物、关系对于以人为主体利益需求的关联程度而做出的价值判断,取决于是否遵循现实秩序的规约。因此,人于古建筑的“真”的判定是有条件限定的。:的“真”或“假”争论,是文化所有者在现存经序中争夺社会地位、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表象,史文化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当今经济中其能量的表现,也是差异性文化在文化经济扩、碰、融全表。于声建筑,建筑功能嬗变是基点,:符号之“古”是焦点,话语权力体系以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