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现代民乐的优点与缺陷
时间:2022-10-26 11:24:00
导语:剖析现代民乐的优点与缺陷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国内沉寂了两年的“女子十二乐坊”在制作人王晓京的带领下转战日本,以一种新的形式演绎了中国的民乐,并在世界舞台上迅速蹿红。这无疑是向中国音乐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使“新民乐”这一概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民乐”一词现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界定,大致可以理解为“那种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素材来源,用中国的民族乐器并结合西方现代音乐文化中特有的编曲和配器手法、演出形式、多媒体技术以及包含了欧美文化模式的商品偶像、品牌等观念而形成的有独特视听效果和时代风格的新的民乐演奏形式。”“新民乐”的产生在给中国的传统民乐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之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新民乐”的特点
(一)曲目通俗化,更易让人接受
世界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文化也应该是不断进步的。中国的传统民乐流传了几千年,包含了无数音乐家的热忱与心血,同样的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缺乏新鲜血液的滋养。就如同中国的唐诗一般,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更是有李白杜甫等千古留名。他们达到了一定的顶峰,却也使唐诗成为了一种传奇,一座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山。传统民乐也是这样,提到二胡就是《二泉映月》,提到古筝就是《高山流水》,这些高雅音乐对现代人来说就像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也许很多人都听过,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了解其中的韵味?在这个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庞龙的《两只蝴蝶》盛行的时代,或许像这样通俗易上口的音乐才更会让人所接受吧。“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她们的专辑里有着《阿拉木汗》、《刘三姐》、《小河淌水》这样的曲目,将人们耳熟能详的民歌进行改编,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多了些生活的趣味,少了些严肃的政治色彩,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让流淌着高雅血液的民乐通俗化,让更多的人接受甚至是喜欢。
(二)动感的节奏,恢宏的气势
传统民乐是以慢著称的。《春江花月夜》的悠扬婉转,《梁祝》的缠绵悱恻,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新民乐”更注重的是动感的节奏。她们的乐曲节奏中融入了爵士乐、拉丁乐、摇滚等西方流行音乐元素,风格轻松自由,节奏明快。如《自由》一曲就是由两把二胡和两架扬琴共同演绎的,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鲜明的节奏使之常被用于健美操的背景音乐。就气势而言,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代表的“新民乐”乐曲加入了大量的电声伴奏,具有更加丰满的音响效果。如她们的原创乐曲《辉煌》,由多种民族乐器和电声乐器演奏,与传统民乐合奏相比,具有更加恢宏的气势,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较小的规模,灵动的气氛
“新民乐”多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与传统民乐团相比,她们具有较小的规模,无论是排练或是演出都比较自由,不受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在表演方面,她们均为科班出身,有着较好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也正因为规模小的原因,无论是在曲目的选择或是表演上都更加的灵活,有时候简单的几种乐器再加上电声就能演绎出一首很好听的乐曲。多变的旋律结构,丰富别致的电声伴奏,大量的SOLO和反复的高潮,使音响的变化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色彩丰富绚丽,营造出自由灵动的气氛。[4]
(四)动态的舞台,视觉的享受
“新民乐”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她们不同于传统民乐的舞台效果。首先,她摆脱了传统民乐的演奏模式,乐器大到古筝、扬琴,小到二胡,都可以随意在舞台上活动,演奏者方便自如,再加上华丽的服饰更是让她们动感十足;用弹吉他的方法弹奏琵琶,用各种演奏技巧弹奏古筝,突破传统的演奏模式,摒弃了民乐的保守、封闭、刻板的理念,打破了以往正襟危坐的音乐会的沉闷,取而代之的是随心的自由。其次,“新民乐”运用了升降舞台、冷烟火,使演出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不断变幻的灯光、弥漫的烟雾、空中旋转飘散的气泡、翩然飘降的彩屑和鲜花,古老的中国民乐、华丽的西方演奏技巧,年轻而身着华彩的表演者,再加上精心编排的动人乐曲,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音乐不再是单一的听觉享受,而是视觉的盛宴。
(五)商业化运作,国际化发展
“新民乐”的商业性要远远大于艺术性,她标榜的是商业化的运作,国际化的发展。2003年7月,“女子十二乐坊”的同名专辑在日本首日的销量就为一万张,两个月后突破百万大关;2004年1月,原定在香港举行的两场专场音乐,会因市场的强烈反应而增加到四场;同年2月,在上海举行的两场专场音乐会,有千余名日本歌迷专程赶往上海观看演出;2006-2007年,“女子十二乐坊”在全球巡回演出……如此骄人的成绩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女子十二乐坊”会这么红呢?除了她们音乐本身的魅力之外,商业化的运作也是关键之一。首先,她们树立了“女子十二乐坊”这样一个集体品牌形象,让人们以一个商业品牌而并非纯艺术的角度来关注她们。然后,她们在世界各地举办演奏会。虽然对于传统民乐来说这样的形式也并不陌生,但两者的风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传统民乐在各地的音乐厅里办演奏会,到音乐厅的人势必西装革履、安静儒雅;相反“女子十二乐坊”办音乐会的地点往往设在人数多、流量高的闹市会场,如香港的红场、北京的展览剧场、21世纪剧院等地方。来这里的人可以不懂音乐,可以随音乐共同舞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演奏会是一种情感宣泄的过程。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快的时代,情感宣泄比被动接受更容易受到大众欢迎。84除此之外,她们还耗巨资拍MV,出专辑。
在初成立的两年,“女子十二乐坊”曾经在国内默默无闻,除了受到媒体的短暂猎奇之外,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两年后,她们转战日本,一炮而红。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在人种、文化上和中国差异较小,尤其是中国的很多民族乐器和日本的民族乐器有一脉相传之渊源,日本人会对这些形似而神不似的乐器既有好奇心又有亲近感。而且日本是一个本土与西方结合的国家,既具有现代西方的生活方式,又保留了本土的文化特点。这就是“女子十二乐坊”选择了日本作为国外发展立足点的原因。当她们在国外频频获奖,获得广泛关注的时候,国人们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她们。于是,在国人要跟上国际形势的心理下,“新民乐”打入了国内。而她们的国际化发展,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中国的民族乐器,了解了中国的优秀文化。
二、“新民乐”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的问题
(一)过分的电声技术,遮盖了民族乐器原有的韵味
民乐有它的特殊性,它表达的是一种心声,一种思考,一种心境,需要的是安静的,自然的环境。在电视上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富家的千金小姐在安静的房间里焚香、弹琴,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是何等的优雅而高贵。而“新民乐”主张的是“动”,它是在传统民乐上的创新,这种创新最大的表现就在于电声技术的使用。它的特点在于可以营造各种气氛,弥补民乐的单调,使音响效果丰满,充满现代气息。可是,同样的,它也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过分的电声背景会喧宾夺主,吸引住观众较多的注意力,从而使真正所要表现的民乐受到忽视。而且,太过于嘈杂的电声背景,会使民族乐器特有的清新、飘逸的音色无法突现出来,使之更像流行音乐而非民乐。民乐就是民乐,无论多少华丽的包装,动感的演绎,都不应该改变它的本质。电声效果起到的作用应该是丰满润泽民乐原本的单调,融合各种民族乐器尖锐的个性,使它们更和谐的组合在一起,而不应该是一味的以重音响效果来遮掩。
(二)没有对比性,易产生听觉疲劳
一个天天大鱼大肉的人,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新鲜,很美味,可久而久之,总有会腻味儿的时候,适当的一些清粥小菜,有了一定的对比,才会让肉更香,粥更甜。在“新民乐”中,缺少对比的音乐,曲目的单一形式缺乏感染力,曲目、和声、复调、配器以及演奏技巧上都缺乏深度,而且过分重视表面的视觉冲击,很难真正让人们折服和感动。震耳欲聋的音响,让观众在音乐厅里很难得到放松。为了突显出与传统民乐的不同,“新民乐”几乎所有的乐曲都是热热闹闹,欢快活泼的,而演奏的又多半是改编的乐曲,再加上舞台的灯光音响效果永远是那么的绚丽夺目,听上一首或许会让人慷慨激昂,但一首接一首下来,容易让观众产生听觉疲劳,觉得每一首乐曲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没有真正有内涵的东西。尽管“新民乐”标榜的是“动”——动态、动感,但适当的“静”或许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场演奏会,是需要动静得宜的,一两首清新的、纯民乐风格的乐曲穿插在热情动感的乐曲中,会给人带来一种空灵的意境,舒缓了因为大量重音响效果所带来的听觉疲劳。
(三)缺乏国内支持
中国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但作为中国人本身却对它不屑一顾:传统的东西,认为太落伍了;新的事物,又觉得是在糟踏传统。虽然“新民乐”在日本乃至世界刮起了一阵旋风,但是在国内,“新民乐”受到的质疑要多于支持。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新民乐”只不过是一种噱头,只不过是将传统的民乐进行随意改编,加入西方的流行音乐元素而已,她不仅不是一种创新,还是一种倒退,是在糟踏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音乐。很多国人对于她持有观望的态度,看她是顶住了专家学者们带来的压力,成为了传统民乐的希望,还是被打压到销声匿迹。“新民乐”走了一条“曲线救国”之路。就像当年的张艺谋一样,当人们还不能够接受《红高粱》的时候,他走了一条国际路线,在柏林捧回了金熊奖。之后,国人带着对西方先进科技文明的崇拜与好奇走进了电影院,被动地接受了当时很多人还不能够理解的获奖电影。现在更多的国人,他们对于“新民乐”的关注,并不是来自于音乐本身,而是因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注而产生的盲目跟风心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他们只是盲目跟着流行走而已。这样的状况让“新民乐”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在国外受到追捧,在国内却处处受到质疑。
三、取长补短,寻求理性发展
(一)寻求自己的特色,更好地和传统民乐结合
传统民乐的优点在于意境深远,底韵丰富,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民族乐器音色有个性,容易识别。而传统民乐的缺点是和声不好,齐奏居多,结构不好,缺乏段落,节奏型不完美,机械单一。若能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两种艺术形式都将会取得新的发展。对于“新民乐”来说,应该寻求自己的特色。就目前而言,“新民乐”只是将西方的流行音乐和中国的传统民乐相结合起来,一些作品仅仅简单的用传统乐器演奏西方流行音乐或生硬的结合传统乐器和西方乐器演奏传统曲目。这些作品既没有民族特色,也不具备世界性的特点。简单的挪用西方音乐元素的做法使作品不能真实的反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也不能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的真正价值,只是两种不同音乐文化的生硬的嫁接。“新民乐”的主要特点应该是“取民乐之所长,去民乐之糟粕,加西洋之精髓”。如何更好地结合传统民乐,发挥自己的特色,是“新民乐”发展中需要很好重视的问题。
(二)创作优秀的乐曲与多变的风格
“新民乐”的乐曲大多是由一些民歌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改编的,也就是说,“新民乐”缺乏原创。有的学者对于这种现象给与了毫不留情的批判:“现在有一些人,为了出新,人为地将一些优秀民歌、民乐分割得支离破碎,节奏错位,重音倒置。把流畅口语化的歌词有意断开,有时还加上一两个风格完全不统一的音,升高或降低,硬把节奏拉宽或减缩,再加上一些爵士味,便冠以新民歌、新民乐的帽子,以为这就是创新了。”所以,创作优秀的乐曲,是“新民乐”的当务之急。首先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民乐创作理论体系。“新民乐”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演绎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严谨、不合理、非艺术的因素。创作是音乐之本,缺乏创作的“新民乐”只能沦落为传统民乐的“版”,她如果缺少了身为艺术的生命力,注定就只能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消逝在不断创新的乐坛之中。其次,“新民乐”还应当拥有不同的风格。民族乐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种乐器都有着很鲜明的特点,具有排它性,适合独奏。“新民乐”的乐队们可以根据不同乐器的不同特点,以某一种或几种乐器为主,创作适合它们的乐曲,而不是一味的“大合奏”。不是所有的乐曲都适合热情,适当的创作一些清新优雅的、意境深远的、符合民乐自身特点的乐曲,穿插入华丽的富有激情的乐曲,营造一种多变的风格,才能更加吸引观众驻足欣赏。
(三)高雅音乐走入群众,合理拓展国内市场
民乐家们可能会考虑怎么把民乐弄得更像是“民乐”,却很少会有人去考虑为什么民乐在中国火不起来,为什么不被年轻的一代所接受。因为他们认为搞民乐是在搞艺术,而不是一种商业行为,他们更希望的是赢得懂行的人的尊重,但这也往往让越来越多原本就不懂民乐的年轻人更加排斥民乐。一项艺术,如果它需要生存,就必须要有市场,市场才是它生存的土壤。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曲高和寡”,用在民乐上正合适,越是艺术了,懂得的人越少,愿意接受的人也越少。可能有人要说了,需要提高的是国人的审美水平,不可否认,这与国人们的审美水平确实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如果民乐不先放下身段,迎合国人的品味,让他们接触民乐,才有可能让他们喜欢民乐。“新民乐”的产生,就是一个迅速贴近国人的机会,借着“女子十二乐坊”等众多“新民乐”组合的品牌效应,让“新民乐”被更多人所知道,让世界都开始关注中国的民乐。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从小接触民族乐器,这为“新民乐”的理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新民乐”要想真正闯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深入民间,汲取传统民乐的精华,深入研究传统民乐的特性;另一方面,要真正消化吸收西方现代音乐文化中的精髓,在音乐商品市场中,在成功的市场机制运作下,将两者很融洽地结合起来。“新民乐”绝对不应该丧失民乐本来的味道,绝对不是民乐独奏再加上流行的伴奏,它其实更像是一种应时而动的现象,之所以以“新”冠名,是因为人们注意到了它的成长势头。“新民乐”的中心仍是民乐,而所谓的“新”应该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及中国音乐有着深厚理解的基础上。作为走向国际化的新民乐惟有坚持不断创新、不断交流、不断融合的路子,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时间的检验。
结语
如今的“新民乐”,也许会成为一种新型的民乐在中国乃至世界大放光彩,也许会如同泡沫一般销声匿迹于时代的新潮流之中。它在备受质疑的情况下,同时也被很多人所看好。可以这么说,“新民乐”是在赞美和质疑声中产生和成长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新民乐”比传统民乐更具有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现在专家们对于它的意见不统一,主要还是因为它是一项新生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论体系,还没有走向成熟,形成系统。与传统民乐相比,它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传统民乐是我国音乐的根本,是不可丢弃的。如今发展的关键是汲取传统民乐的精华,理解传统民乐的内涵,将传统民乐与新民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相信质疑声中的新民乐会走得长长远远,走出一条中国音乐发展的新道路。
- 上一篇:保险公司诚信教育精彩演讲
- 下一篇:中国商行内控定位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