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汉语投掷与抛弃异议之分
时间:2022-07-01 07:00:00
导语:浅论汉语投掷与抛弃异议之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键词:投掷;抛弃;词义;区分
摘要:汉语中“投掷”与“抛弃”自古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异中有同。因此,同一个词往往能兼表此二义。如何区分二义之间的差异,便是研究表达“投掷”与“抛弃”义的系廉间演变更替的前提。
汉语中“投掷”与“抛弃”自古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二者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这两个概念分别由不同的系列词表达,表“投掷”义的词主要有“投”、“掷”等,表“抛弃”义的词主要有“舍”、“弃”、“捐”等。不过,汉语史上往往同一个词却能兼表此二义,如“抛”、“丢”、“撂”、“扔”等。《现代汉语词典》等就将“投掷”与“抛弃”分别确立为“扔”字的两个义项。这两个义项表达的都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因此,厘清此二义的异同,探明汉语史上表达它们的词汇形式之间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内在动因,无疑是必要的。而要客观反映汉语史上表达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系列词所发生的演变更替情况,首先须对此二义加以区分。
1.“投掷”义与“抛弃”义的异同
1.1词义差异
“投掷”义指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其含义大致相当于英语中的throw,意为:send(sth)throughtheairwithsomeforce,espbymovingthearm。①
“抛弃”义是指因无用、不需、无能或拒绝履行义务等而使已经或欲拥有的东西离开持有者。大致相当于英语中的“throwsthawayorout”、“abandon”等,意为discardsthasuselessorunwanted或goawayfrom(apersonorthingorplace)notintendingtoreturn②。用义素分析法可以将二者的语义结构表示如下:
“投掷”:[+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
“抛弃”:[+因无用、不需、无能或拒绝履行义务][+使已经或欲拥有的对象][+离开持有者]
二者之间的词义联系显而易见,[+使离开]是其相同的义素。差异也同时存在(见次页表)。
具体说来,其差异有:(1)实施动作行为的原因或出发点不同。(2)对象离开行为主体的方式不同。(3)对象存在于行为主体中的方式不同。(4)动作行为的最终结果或者说根本目的不同。这些差异表现为各自不同的常见组合:
“投掷”:以粪秽投入食中、飞石掷之、掷与十口羊、掷著盆水中、抛下一筹、抛向水中、摔琴谢知音、摔到首府面前、往锅里一掼、把杯劈脸望岑璋甩去、把手巾撂给跟的人、把这两银子丢还了李忠、将金钵盂撇起去、向那和尚跟前一扔。
“抛弃”:弃人用犬、弃德崇奸、舍命不渝、去国捐俗、委君贶於草莽、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抛船而走、丢盔卸甲、撇不下的相思、撇戟丢枪、白撂了岂不可惜、撂下我一个人受罪、在那里甩了走了、把东西扔在这儿、把前程都扔了。
从以上组合可知:(1)“投掷”义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如“盖、粪秽、骰子、筹、琴、手巾、银子、索子、金钵盂”等,而“抛弃”义所涉及的对象多为“德、义、理、道、命、俗、相思、前程”等抽象事物,或者诸如“父、君、新军、公子、我”等各类人物,以及不易握持的如“船、宅、家、国”等对象。(2)由于两个义位各自作用的对象语义范围不同,故以具体客观事物为受事对象的“投掷”义所表现的就是具体挥臂投物的动作,而既以具体客观事物为受事又涉及各类抽象事物的“抛弃”义,它所体现岀的动作行为既有具体的挥弃物的动作,也有主观心理对有关对象所采取的弃之不理的行为。
1.2词义联系
“投掷”与“抛弃”自古就是两个不同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的基本界限也是清楚的。然而从表1可以看出,一方面,两个义位的词义联系主要表现在使物离开行为主体的方式。二者都有“以挥动手臂使物离开”的具体方式,“抛弃”义还有“以心理放弃”的抽象方式使物离开。另一方面,“抛弃”义较之“投掷”义词义更为抽象,因此对同一个词来说,“抛弃”义应当是在“投掷”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引申义保留(或叫遗传)原义中的某个(或几个)义素,同时又发展岀新的义素,从而使两个义位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可资区别的特征性义素。原义与引申义之间也因此具有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等区别性特征。总之,前后两个义位之间存在词义交叉或部分重叠的现象。然而“抛弃”义与“投掷”义这一对引申义与原义之间除遵循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那就是如果施事者的目的在于抛弃某个具体可感的对象,所采取的方式又是以手持之并加以抛掷,那么这种情况下“抛弃”的行为方式就与“投掷”发生了重叠。表现在词义上,就是一个词兼有“投掷”与“抛弃”二义。如下图所示:
图1“投掷”与“抛弃”使物离开的方式
试比较如下用例:
A(1)谢送版,使王题之,王有不平色,语信
云:“可掷著门外。”(《世说新语•方正》)
(2)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煮之於镬,乃以鸱夷橐投之於江。(《论衡•书虚》)
(3)缚住双手,丢下江心,不是我会识水时,
却不送了性命。(《水浒传》第46回)
(4)都缚做一串,把大石头坠定,抛在太湖里淹死。(又第113回)
(5)比著把你撂在水里,还有扑通的一声响,讨得旁人叫一声可惜。(《醒世恒言》第3卷)
(6)吩吩把这颠子撇在江里,祭这些水怪。
(《型世言》第34回)
显而易见,一方面,上引诸例中行为主体的最终目的或是将受动对象弃之不理,如例(1),或是意欲从根本上加以弃除,如例(2)—(6),都含有“抛弃”义,而且词义上还表现岀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行为主体要抛弃各受事对象,采取的方式就是用力远投,即“抛弃”这一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投掷”的方式来实现的。表现在句法上,各谓语动词后都紧附远离施事者的处所成分,谓语动词的动作性极强,“投掷”义显著。又如:
B(7)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战国策•秦策二》)
(8)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世说新语•德行》)
(9)万户愤怒,掷去所带貂帽,按剑嗔目。(《三朝北盟会编》卷163)
(10)他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撂在桌儿上,把张
一团青白煞气的脸。(《儿女英雄传》第18回)
上引诸例表现岀另外一些特点:行为主体并不是因为各受事对象无用、不需等原因要从主观上加以舍弃,而是由于或处于特殊情景之下,施事者不得不使其离开自己,如例(7)、(8),或者动作行为仅仅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行为主体不满、愤怒等诸种内在情绪的一种外部反应,如例(9)、(10),即借助于对某个对象的不接纳态度以表达其内在情感。谓语动词相应地也就兼有“抛弃”与“投掷”意味。又如:
C(11)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礼记•檀弓上》)
(12)有偈与无偈,是甚么热大?掷笔委然而逝。(《五灯会元》卷19“径山宗杲禅师”)
(13)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红楼梦》第8回)
(14)戚老爷丢了刀,一波落盖跪下。(《聊斋俚曲集•禳妨咒》)
(15)他这才知是安老爷,连忙扔下烟袋,请了个安。(《儿女英雄传》第36回)
这些用例中,谓语动词后既没有远离施事者的处所成分,行为主体也并未处于一种非正常的情绪状态。而是客观陈述行为主体使手中的某个对象离开以进行另一个行为动作。由于其表达了“使物离手”的含义,故二者亦兼有“投掷”与“抛弃”义。但由于受动对象所到达的终点距离施事者很近,所以挥臂的幅度小,动作的力度也小,这就失去了典型“投掷”义的语义特征。同时,实施动作行为也并无抛弃某物所应具备的原因,施事者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要舍弃某个对象,而是搁置一种活动而从事另一种动作行为。
以上A、B、C几种情况即为常见的“投掷”义与“抛弃”义存在词义纠葛的类型。对此,我们该如何处理相关动词义位的归属?
2.“投掷”义与“抛弃”义的区分
2.1“二大典”
指《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的简称。
对表“投掷”义与“抛弃”义词语的处理
我们先来看“二大典”对此的处理意见:
上表有几点需要说明:(1)同一本词典,对同一词义现象的处理意见不一。如“投”,《大字典》确立了2个义项,但所引文例中“投”的用法并无差异,都是对诸如“谮人、凶族”等加以处置以除灭之。而《大词典》却将“投之亡地然后存”、“投殷之后于宋”分隶“弃置”与“迁置”两个义项,此二者也并无实质性区别。总之,其处理都不乏随文释义的主观随意性。以上所引文例中“投”表达的其实都是同一个动作。(2)“抛弃”义所引文例以非具体的客观事物为常,搭配有“日月掷人、同抛财产、把烦恼……丢、老脸面扔了”等。这反映岀编者对“抛弃”义的取舍态度,即主要表“舍弃,不再予以理会”之义。(3)义项确立的标准不尽统一。如《大字典》“投、掷、抛、丢、扔”都分别确立了“投掷”与“抛弃”两个义项,而“撂”却将“投掷”与“抛弃”义合二为一。《大词典》“投、掷、抛、扔”分别确立了“投掷”与“抛弃”两个义项,但“丢”却将两个义位合而为一,“撂”甚至将“投掷”、“抛弃”、“搁置”义合在一个义项之下。这样处理一方面反映岀几个义位之间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表明词典编纂成于众手难以对词语之间的界限持统一的区分标准。(4)个别引例存在理解上的分歧,如《大字典》“扔”字条“丢弃”义下引《红楼梦》第8回“只写了三个字,扔下笔就走了”,其中“扔”的词义可作不同理解,并不代表典型的“抛弃”义。
有鉴于此,我们既要看到“投掷”与“抛弃”义紧密的词义联系,充分认识到区别两个义位的复杂性;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它们所表达的的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基本界限仍然是清楚的。对两个义位存在词义纠葛的用例,我们的处理意见是:
2.2“投掷”与“抛弃”二义的区分意见
2.2.1“投掷”义(强)+“抛弃”义(强)理解为“投掷”义
如果某个词语在具体用例中既表示显著的“投掷”义,又显示岀明确的“抛弃”义,我们作“投掷”义理解。上文“A”类用例即属此种情况。因为这类用例尽管也含有明确的“抛弃”义,但这主要是由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所显示出来的,词语本身侧重表达的仍然是一个具体的“投掷”动作。这种语境往往指行为主体对另一对象强制性的处置,这与“抛弃”义所含的理性意义中的特征性义素[+因无用、不需、无能或拒绝履行义务等]有所不同。如《左传》“投其璧于河、投诸四裔、拔旆投衡、削而投之、受其书而投之、投其首于宁风之棘上”等组合中,“投”从具体的上下文看,都含有“抛弃”义,但就“投”本身的动作看,它就是表示一个“投掷”的动作,故作“投掷”义理解。又如《西游记》中“我丈夫被这贼谋杀,我的儿子抛在江中”、“那小妖把八戒抬进去,抛在水里”、“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菩萨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绦……抛在河中”、“一个割了耳朵,一个割了嘴唇,抛在水中”等组合,有的含“抛弃”义,有的仅仅是表示往水中投掷东西,以上组合中,“抛”字本身就是指“投掷”这一动作。但《西游记》中的另一组合“那国王有个公主被个妖精摄去,抛在荒野”中,“抛”就应当作“抛弃”义理解,即摄到荒野却弃之不顾,“抛”的“投掷”义并未得到凸显。
2.2.2“投掷”义(强)+“抛弃”义(较弱)理解为“投掷”义
上文诸如“万户愤怒,掷去所带貂帽”的B类用例即属此种用法,即谓语动词所表“投掷”义显著,而“抛弃”义却不够典型,我们作“投掷”义理解。这种类型的用例中,行为主体常常由于某种原因被迫使对象离手,或通过处置对象以宣泄某种情绪。总之,施事者抛掷对象不是因为其主观认为这些对象本身失去了存在价值。
2.2.3“投掷”义(较强)+“抛弃”义(弱)理解为“放置”义
上述C类用例即属此种情况,即谓语动词并不表示显著的“投掷”义,又非因对象失去存在价值要从主观上加以弃除,这时我们作“搁置、放置”义理解。《庄子•知北游》“嚗然投杖而起”陆德明释文:“投杖,本亦作放杖。”又如:
(16)峰曰:“古人以心传心,汝为甚麽道斫却?”师掷下斧曰:“传。”(《五灯会元》卷七“生皎然禅师”)
(17)虽然要了来家,丢在一边的。(《醒世姻缘传》第28回)
(18)宝玉听这话内有文章……忙丢下粟子,问道。(《红楼梦》第19回)
(19)连忙撂下灯笼,放下包袱,回身摘去枳荆。(《三侠五义》第56回)
例(16)中“掷下斧”又可作“放下斧”,如《五灯会元》卷3“南泉普愿禅师”:“师见僧斫木次,师乃击木三下,僧放下斧子,归僧堂。”有时“掷放”连文,如《五灯会元》卷18“天童普交禅师”:“且掷放一边,山僧无恁麽闲唇吻与汝打葛藤,何不休歇去!”例(19)中,“撂”、“放”并举,“撂”即“放置”义。当然,这种类型中,动作所表示的“用力使物脱手”的含义较之一般的“放置”义更强。我们认为,这与“掷”、“抛”、“撂”等词语本身动作性强也有关系。因此,我们作“投置、投放”义而非“投弃”义理解。
2.2.4“投掷”义(弱)+“抛弃”义(强)理解为“抛弃”义
这种类型的用例往往叙述一个客观事实而非描写具体的动作场景,因此,谓语动词的动作性已经弱化。如:
(20)曰:“寸断掷在后沟,此是何物?”(《太平御览》卷934引《幽明录》;《钩沉》下)
(21)看见那众人丢在河里,被那些恶蛇缠绕,连天叫苦。(《聊斋俚曲集•寒森曲》)
(22)只见一个牲口脖子上拴的铃铛合一个草帽子扔在路旁。(《儿女英雄传》第8回)
例(20)指出后沟有被弃之蛇,例(21)叙述众人被抛弃在河里遭受毒蛇噬啮的惨状。例(22)陈述路旁已有被弃的铃铛和草帽。总之,这类用例中,谓语动词的动作性已并不显著,而被弃的对象却是凸显的目标,故只能作“抛弃”义理解。
除此之外,具体语用中,“投掷”与“抛弃”义还表现为如下的组合:
(23)手执大白象,……掷弃於城外,离堑极大远。(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卷3,501/23a)
(24)此物虽尟,可得延君性命数日。何故舍弃掷著水中?(萧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卷4,556/14c)
上引例中表“投掷”义的“掷”与表“抛弃”义的“弃”或“舍弃”连文。
以上处理意见我们认为基本上依据了“投掷”与“抛弃”两个义位理性义的主要语义特征,从而降低了随文定义的主观随意性。当然,这仅仅是就基本情况而言,具体语言事实则甚为复杂。比如,谓语动词自身动作性的强弱也可能使同样用法产生不太一样的语用效果。如《战国策》“投杼逾墙而走”、《西游记》“抛戈弃甲”、《醒世姻缘传》“撩甲丢盔”中的“投”、“抛”、“丢”,“投”我们理解为“投掷”,因其动作性强,而且不具有“抛弃”义典型的语义特征。而“抛”虽然动作性强,但是它有作为“抛弃”义的显性句法标志,就是与“弃”对文,而且它也具备“抛弃”义[+因……无能等]的语义特征。“丢”不仅动作性更弱,而且也具备“抛弃”义的语义特征,所以作“抛弃”义理解。
- 上一篇:诠释计算机机房管理探讨
- 下一篇:透析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