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个性与语言方式诠释
时间:2022-05-20 10:43:00
导语:艺术家的个性与语言方式诠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艺术家在寻找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时,必须先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在充分认识自我个性和观点的基础上,把握创作每一阶段的真实自我,其作品语言形式就会“画由心生”。时代的变迁带动各时期艺术家思想的改变,其思想观点的改变也会改变他的作品。艺术家在痛苦地剖析自我,不断探求创新的艺术特色,以最准确的语言方式反映生活,反映时代,是艺术家真正成为自己艺术作品的主人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艺术家个性观点艺术语言表达方式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肖像。它们全都是我的孩子”[1],这是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一句话。他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家与他自己作品之间血脉相连、骨肉相亲的关系。
认识自我的个性与观点
艺术家的个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语言方式。绘画原本就是艺术家个体的事情,它是艺术家有感而发的产物[2]。艺术家在绘画时是用自己的观点去再现外界的事物,所以作品中必然鲜明地带有艺术家自己的个性特点。艺术家在抒发自己的感受之前,必须要十分坚定地认识自己的观点,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忠实于自己的情感。因为只有找到和面对自我,才能看到自己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个性和语言特点。你的个性就是你,你的绘画语言也是只属于你自己的绘画!
创作者在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艺术的理解中,必然在思想中经历无数次最为艰巨的痛苦挣扎。而人的每一个时期对自己的认识都会有变化,自然作品也会变化。那么究竟什么是那个不变的真实的自我呢?
笔者的一位沉默寡言的年轻同事办了个展。他希望表现年轻人自己不愿走出的天真心理和童贞被持久坚硬的现实摧毁时的一种伤感的情绪。但是他想表达的内容观点和他所采用的艺术语言之间是矛盾的。作品风格强悍凌乱看不到他的真实情绪。任何一幅作品他都投入了心思,但是每一张作品都粗糙无比。从中可以看出他十分惧怕这种风格拴牢他,就此给自己定了位。他对自己作品无法操纵的感觉,告诉了观者他对绘画、对他的心灵其实都是无能为力的。他不得不跟着作品表面的形式走,可是内心深处又十分憎恨和仇视它、想甩掉它。无奈的他总希望在下一张作品中找到自己,讲出他自己的真心真意。然而,由于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自己,所以他对任何一张出自自己双手的作品都极端仇恨和狂躁。悲愤的泪水和鼻涕一股脑儿地洒向画布,使得作品成为他抱怨的工厂。画得越多就越是折磨,越是迷失其中。最后,他的画展变成了一个宣泄自己暴力的万花筒,所有的作品均呈现出爆炸般夺人耳目的效果,使人观后疲惫不堪。由此可见,尽管他年纪轻轻就办了个展,可他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为他用粗暴的方式回避自己的无能为力,不能真实地讲出自己的确切感受,更没有采用适合自己的语言。
被称为“20世纪最聪明的人”的艺术家杜尚就是一位叛逆的代表。他的作品透露出他的智慧。他从来就坚定地用自己惊世骇俗的作品,表现着自己对传统的反叛和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然而杜尚也经过许多徘徊的时期,他曾经在野兽派还是立体派之间犹豫不决。他在向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学习的时候,心里却总在寻觅只属于自己的语言方式。直至1917年,他利用现成品,带有“R.Mutt,1917”字样的男用陶瓷小便器来展出的作品《泉》,把一个新观念引入了美术,使高高在上的美术殿堂,能放弃神圣的、特选的、傲慢的姿态,向现实的生活、普通的事物、平凡的爱好,敞开其厚重的大门,使美术的景观更为丰富多彩。这样的做法,或许包含着种种不尽相同的因素:对传统美德的漠视,对雅俗趣味的一视同仁,对创作活动的游戏态度,对固步自封的反感,对自由境界的向往等等,但这一创新的巨大影响却是不容否定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不少美术运动都离不开杜尚的启示[1]。
在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的旅程中,艺术家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每一个阶段的真实自我。对自我的信心,对自我的失落,对自我的一切感受都应有十足的认识。由此,创作的每一阶段的作品语言形式都会“画由心生”,并准确地再现,自然地叙述艺术家自己的个性与观点。
表现自我的语言方式
艺术家的个性,也就是艺术家自己的观点一旦被自己认识到,他就具备了继续前进的基础。时代的变化带动各时期艺术家的思想的改变,艺术家思想观点的改变自然也会改变他们的艺术作品[3]。
什么又是那个最符合自我的独特的语言呢?带着思考一路坚定地寻找,一旦明了自我,找到那个符合自我的表达方式,定是豁然开朗的感受!好似我们经过一条深不见头的地下隧道,在黑暗中紧张地摸索,感受到几乎绝望的痛苦。直到在期盼中感到光芒,看到前方浑圆的洞口投入绚烂的光彩,瞬间感受到希望和兴奋,不由得要欢呼,要加快脚步,要喜上眉梢。真正的激动不单是因为你走出了黑暗,重要的是你终于找到了光明。笔者的一位老师非常勤奋,终日与画布交谈。十年来他画了不少作品,但他依旧感觉他的绘画语言不合乎他的本心本性。如何在作品中准确地呈现自己的语言,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一个问题。这其中的困惑致使他经常感到沮丧。终有一日当笔者再次见到他时,他无法掩饰自己的欢乐。可见找到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是多么珍贵难求。
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的艺术才华是世人公认的。他曾说过:“绘画仅仅是探寻和实验。我从来没有把一幅画当作是艺术品来画。它们的一切都是探寻。我不停地寻找,而在这整个探寻中就有了合乎逻辑的结果。”毕加索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分析立体主义阶段和综合立体主义阶段,无一不给美术圈带来新的震撼。如《阿维侬的少女》刚诞生时,毕加索那些前卫的朋友也有些难以接受和适应,可是它的影响还是扩展开去。今天,这幅应和了新的审美要求和趣味的作品,已经是现代主义公认的少数经典之一。美术史书通常把它诞生的时期当作立体派出现的标志。这一切正好凸现了他横溢的才华,只有他才能那么迅速地创造一种只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形式,也只有他才敢那么轻狂地抛却过往,重新寻找再次创造下一个新的独特形式来取代以往的成就。他的这种不断创新的艺术特色就是他个性中永远年轻、敢于挑战的真实反映。所以无论语言形式怎么更换,他作品的精神都永远属于他。
结语
成功总是需要经历全方位的锤炼和长期艰难的过程,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一样的。艺术家必须通过痛苦的剖析真正认识自己的个性观点,并且需要努力掌握运用最准确的艺术语言方式来讲述和表达自我的感受。经历了以上的过程,艺术家和他的艺术作品才能完全融为一个整体。两者之中相互交融不分彼此,见到作品就好像见到了艺术家本人。最终,艺术作品真正成为了艺术家的心灵之门,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的思考。由此看来,寻找自我的个性和观点,寻找属于自我的艺术语言方式,是一个艺术家真正成为自己艺术作品的主人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欧阳英.十大美术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瓦尔特赫斯著.宗白华译.欧洲现代画派画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吕澎.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弱势群体基本权的法律保护解读
- 下一篇:景区综合化经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