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5-11 04:54:00

导语:深究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究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平面广告设计成功因素之一就是色彩的巧妙使用。色彩的表现无限,它具备各种存在的意义,同时潜藏着一种神秘的魅力。如何运用广告色彩的表现力,创造新颖效果,使广告有效吸引目标群体,是搞好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广告设计;色彩联想;商业广告

色彩对于平面广告设计工作而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色”之与广告设计师,犹如点睛之笔,是决定一件广告作品精彩、动人与否的重要力量。

色彩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既能体现商品的质感、特色,又能美化装饰广告版面;同时要与环境、气候、欣赏习惯等方面相适应,还要考虑到远、近、大、小的视觉变化规律,使广告更富于美感。

一、色彩的生理功能

人类对于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这一点已经通过科学的实验得到了证实。红、橙、黄等颜色给人以火的感觉,我们称其为暖色;蓝、绿等颜色会使人联想到大海、天空和河流,我们称其为冷色。

我们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色相、明度、纯度不相同的色彩在相互搭配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色彩的强弱感。一般说来,暖色及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比冷色和明度较低的色彩视觉效果更强。此外,色相、明度和纯度相差越大,色彩的对比度就越强。

2.色彩的进退感。暖色及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有前进感,冷色及纯度和明度较低的色彩给人以后退的感觉。

3.色彩的轻重感。明度较高的色彩比明度较低的色彩感觉要轻,越深的颜色给人的感觉越沉重。

以上举例是色彩的一些生理功能,在进行包装设计时,灵活的运用这些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例如,大面积的作为背景底色就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前进感强的色彩,你避免主次关系的紊乱,妨碍消费者快速的了解商品信息。

二、色彩与心理

色彩的心理功能是由于生理功能作用于大脑而形成的,它受年龄、性别、民族、环境、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老年人大都喜欢明度和纯度都比较低的灰色系,而儿童则大多喜欢明亮和鲜艳的色彩。

包装中的色彩设计需要考虑到色彩对观者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所包装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就像前文提到的咖啡和巧克力的包装大都用褐色。包装所选用的色彩尽量要能够比较贴切的反映商品的个性。

色彩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很大,它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它可以引发情绪、产生联想。这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往往产生联想,对色彩也就引发了情感。这种联想和情感作用在广告色彩的设计中至关重要。广告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感受的影响,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性格、年龄、性别、职业、爱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意识等都不尽相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感觉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联想个情感。

三、广告设计的配色规律

1.主色调的确定

如何在广告中表达其特定的主题,就需要通过文字、形象、色彩等因素来表现。对于色彩而言,要恰如其分的起到烘托主题和表现主题,发挥其情感的联想和象征作用,符合广告主题的中心思想。例如:化妆品类广告,这类产品多讲求护肤美容,使人靓丽清新,安全可靠。在色彩上多选用中性色调和素雅色调,如粉红、淡绿、奶白等色彩,给人以健康、优雅、清香和温柔的感觉。

2.广告色彩感情规律的应用

在色彩喜好倾向与广告设计方面,色彩能产生联想和感情,从而最终影响人们的选择。

(1)年龄、性别和经历的不同对色彩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儿童多系好极鲜明的纯色,这是因为这类颜色对他们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女性比男性更爱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而男性则多喜爱蓝色,因为蓝色象征豪爽、沉稳、成熟和心胸开阔。对乡村的人来说则比较喜爱颜色较纯的色彩,而城市中的人则喜爱一些纯度较低,对比较富丽、柔和的色调和浅淡的中间色。

(2)民族与风俗对色彩的喜好倾向影响也很明显,使得人们对色彩的反映也各不相同。如欧洲多用黑色表示悲哀,而我过就多用白色。西方用白色礼服来表示新娘的纯洁高尚,而我国则用红色表示喜庆。但随着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风俗习惯也渐趋同化。

3.广告中色彩的注目性

广告色彩的提示、诱导,可唤起人们对产品的兴趣。当今的人们已被浩如烟海、名目繁多的色彩媒体所包围,色彩的流行趋势时刻在改变,人的眼睛却已见怪不怪,几乎可以接受任何对色彩的处理方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彩已是研究广告美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在广告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已与人们的心理、生理紧密相关,同时色彩的功能性和影响力,也直接关系到广告是否能吸引注意,是否达到销售目的,是否体现商品价值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路明,徐帆,编著.平面广告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

[2]九州星火传媒,视觉图书,编著.PhotoshopCS广告创意精粹[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