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言论引导模式探讨
时间:2022-05-08 11:53:00
导语:媒体的言论引导模式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广播电视并没有淹没在网络舆论的滚滚大潮中,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干预人们的社会生活,进而影响舆论、引导舆论。
关键词: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方式
在新媒介的生态环境下,广播电视依然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2007年5月,世界著名的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BBC)等新闻机构委托全球舆论调查公司进行调查,在1万多名成年受访者中,有82%的人认为,电视媒体是他们值得信任的消息来源,电视也被视为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消息来源。〔1〕就广播来说,我们国家以社会拥有五亿台收音机、广播人口覆盖率超过90%的惊人数字位居世界广播大国的行列。〔2〕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不仅可以传播舆论、反映舆论,而且还可以通过有倾向、有选择的舆论传播来影响舆论、引导舆论。
具体说来,广播电视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有:
一、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
重大新闻事件一般是一些国内、国际间的社会关注程度极高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能够吸引比一般新闻事件多得多的受众,受众有强烈兴趣了解重大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最新进展、影响、意义以及相关新闻人物和背景知识等等。重大事件的直播报道是以重大事件现场的声音或图像或二者同步传输为主体,结合演播室访谈直播、新闻滚动直播,辅以现场记者连线及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报道系统。
现场直播是最具电视特性和魅力的报道与播出方式,但现场直播并非电视媒体的独有报道手段,同电视一样,广播也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对于广播来讲,在现场直播上,早已扩大了内涵和外延,渐渐进入了现阶段的发展期,运用非常宽泛。广播的现场直播从环境上分可划分为室内直播和户外直播。直播的规模一般情况下都在半小时以上,特殊情况下可长达10余小时。
对于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优势之一是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以现场环境、现场参与互动的真实、现场的特殊语境使人身临其境。在传受的时距上,可以使受众主观接受信息与客观新闻事件同步进行,信息衰减减少到最小程度,新闻的真实性无可置疑。受众虽然不能到达现场,但直播能够以强烈的现场感吸引受众,以较强的心理感受弥补了受众无法亲身介入的不足,从而把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程度。许多现场直播节目都营造了良好的现场氛围,显示了极强的冲击力、感召力,产生巨大的受众反响。如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权威消息后,在新闻频道15:00的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的消息,同时也拉开了以《突发事件•关注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报道。截至5月24日晚,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直播节目总时长达1034小时,仅5月12日至21日,就有10.3亿电视观众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直播报道。此次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报道获得了国内民众和国外政府、新闻同行的高度认可。
优势之二是能够提高新闻的可信度。现场节目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直达观众,无需转述,避免了因“多级传播”造成的“信息损耗”,同时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于传播层次成反比,信息转述层次越多,信息损耗或变形就越严重,可信性越差,反之,传播层次越少,可信度就越高。现场直播通过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口头报道,现场评析,对有关人士的现场采访等,直接向观众进行传播,缩短了传者于受者之间的距离,减去了中间的转述层次,使受众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因而传播的真实性、可信性大为增强。
二、谈话类节目
所谓谈话节目,顾名思义,就是以谈话方式为主的节目。谈话类节目是通过主持人、嘉宾、受众的共同参与和直接对话,对社会生活或人生体验的某一话题、事件展开讨论,达到各抒己见、增进参与者之间交流和理解的目的。谈话类节目以轻松活泼、灵活幽默且风格迥异取胜,不仅现场气氛活跃,而且具有很强的交流感,成为当今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头戏”。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就是谈话节目。在我国,谈话类节目也有相当大的收听收视群体,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有大约200个广播电视类谈话节目,几乎覆盖了每一个省的广播电视台。
谈话类节目种类繁多,如新闻时政类、专业话题类、社会生活类、综艺娱乐类等。以新闻时政类谈话节目为例。这类节目一般都选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关心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提供解释、表明看法,直接反映媒介的立场或态度。参与这种节目的嘉宾一半是来自某些领域的专家,如从事国际政治、军事安全、健康环保、宏观经济等方面研究的学者或教授。由于他们在各自领域的造诣和贡献,为某类问题或某类节目担当嘉宾可以使受众产生认同感和信赖感;还有一种是真实人物,他们是指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发现人以及其他相关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经历来讲述实情,避免过多第三人称的介入,以增加真实效果。
谈话节目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满足了现代社会心理的需要。社会心理学认为语言交往具有保健作用,可以消除人们的悲伤感、孤独感、空虚感和抑郁感,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所处的社会,寻求沟通、理解,寻求可资信赖的引导、调试、净化与整合,另一方面人们的参与意识被唤醒、激活,为了创建良性的发展环境,热切地对社会发表意见。
谈话节目是把一种社会现象,社会需要的无序状态,经过有机的筛选,搬到广播电视节目中来,不仅提供交流的机会和沟通的环境,而且可以控制议题的范围和方向,隐蔽而流畅地引导社会舆论。谈话节目最能保持大众传播背景下人际传播中观点差异、交流探讨、激烈交锋的原貌,并能营造出原汁原味,真情流露的谈话氛围,“形成一个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谈话场’,这个‘谈话场’在观众中的传播便形成了大众传播”。〔3〕信息与情感的不断流动、补充、逐步积累,又不断地追求释放途径,以便激活富有生命力的话语机制,引起观众更大的参与热情和积极反馈的欲望,也即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互动。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也没有颐指气使的恶语中伤,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以互助尊重对方的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传播者也许不能告诉别人怎样思考,但是可以告诉人们在思考什么。不同的视角、立足点、不同的信息相互补充和借鉴,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纠正了某些片面性,不留痕迹地给予社会舆论以正确引导。
三、评论类节目
新闻评论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比一般新闻报道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也是公众判断广播电视台的政治面貌和思想水准的主要标尺之一。
广播评论是广播宣传的旗帜,是新闻评论在广播领域的应用和延伸。它的任务和特性在于运用电波传送的有声语言和音响,传递新鲜而又重要的信息,宣传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及政策法规,阐述对于当前重要新闻事件和现实社会迫切问题的见解、建议和主张。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广播评论总是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当好“喉舌”,不少广播评论节目成了载入史册的名篇佳作。在当今社会,广播评论凭借“入耳、入脑、入心”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视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实况音响和论述语言的新闻评论。这种理论色彩浓厚的新评论是电视直接发言的主要手段之一。电视评论的背后所蕴涵的是一种思考的品德,它区别于一般电视新闻的突出特征在于,不仅仅介绍一个事件,说明它的意义,而是多层次、全方位解剖广阔背景下重大事实的报道。在当前电视机已走进千家万户之时,电视评论的直观性、生动性,无时不在影响着广大的电视观众。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无形中更增加了电视评论的渗透力和受众面。从1994年4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每晚在“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间,推出13分钟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焦点访谈”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节目的主题采访、画面编辑、后期合成都充分遵循电视新闻规律。在采访方式上突出纪实性和现场感,实际上是保证它的真实性和新闻性,很能体现电视评论的特色。
和单纯的新闻事件相比,评论性报道往往背景复杂、过程曲折,因果关系交错,呈现“广”和“深”两方面的特点,它所涉及的内容又多是理论味很浓的话题,同时往往伴随情感的风暴,在观众中萌生激情的感应。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胡一虎在他的《一虎一席谈》节目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挑拨离间’,在嘉宾和观众的唇枪舌剑中‘煽风点火’”〔4〕主持人在其间不仅是发问,而且直接参与引导、讨论,还经常站在观众的角度预设各种不同的观点对评论员的表述提出质疑,从而给谈话过程赋予“思辨”的色彩,使得讨论的过程充满张力。
成功的评论性报道,其观点和道理并不是通过编辑、记者们讲述出来的,而是通过事实和被采访者说出来的。如在《焦点访谈》中,很少看到新闻评论员的夸夸其谈与过多的引经据典,也没有记者的先入为主与唯我独尊。他们在采访中所遵循的纪实性与现场感,以及记者画龙点睛般的评论和全篇夹叙夹议的设置,有意无意地便把观众由一个浅显的话题引向深深的思考,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让观众在收听收看评论的过程中,通过对记者提供的事实的理性思考,共同参与完成对事件的评论。
在急剧变革的转型社会和激烈竞争的媒介环境,面对更多的传播渠道,面对更开放的受众参与,广播电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广播电视如何做到“有效”和“主动”?广播人电视人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寻找提高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多种途径。
参考文献:
[1]参考消息,2007-05-01.
[2]振兴广播评论和谐舆论环境——2006年南京广播评论发展论坛倡议书.新闻研究,2006,9.
[3]谭天.中国电视呼唤新闻评论.引自中华传媒网.
[4]胡一虎:不打架就可以.南方周末,2008-09-04.
- 上一篇:影视文化带给当前学生的启发探讨
- 下一篇:诠释电视台主持人的队伍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