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上海都市形象中的建筑审美
时间:2022-04-07 04:19:00
导语:深究上海都市形象中的建筑审美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世纪90年代是上海城市面貌发生剧烈变化的10年。上海变新,变高,变大,举世瞩目,其城市布局和功能定位已赶上或接近国际著名的特大型都市。21世纪已经来临,新世纪上海将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理论界在讨论都市形象与审美文化时,每每侧重于文化艺术方面,以及市民素质和审美情趣的培育上,对都市建筑形象的审美问题关注较少,认为这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们的事。笔者以为,这一看法是不全面的,新上海都市形象的建立和发展,是与建筑审美文化的提高分不开的。
一、建筑的文化内涵与都市形象
都市形象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都市形象往往是指城市面貌、广场花园、街景小巷等呈现于人们面前的可见形象,亦即是构成城市的建筑或构筑物组成的景观。广义的都市形象则涵盖面极大,包括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水准、政府和社会结构网络、市民的审美修养等。就一个城市予人的整体印象来说,前得要比后者直观、强烈得多。特别是重要的建筑景观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纽约自由女神像、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西敏寺教堂大笨钟、北京天安门等莫不如此。因此,都市形象建设的关键是建筑形象,平庸的、破残的、杂乱的建筑面貌不可能树立起良好的都市形象,即便是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管用。
其实,建筑不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砖石砂瓦的堆砌,它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家艰辛的创意构思,需要社会劳动的大量投入。它既是庞大的物质产品,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文化活动的物化形式。特别是城市重要建筑,一旦它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其文化特性便要超出具体的使用价值,往往成为城市人们智慧和劳动的丰碑,法国作家雨果称巴黎圣母院是“世纪的积淀”,“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主要也是指建筑蕴含的深层文化意味。文化既是流动的、融合的,又是地域的、传统的,这双重特性在城市建筑上也强烈地反映出来。上海开埠以来100多年,建筑形象上反映出宏大的兼收并蓄的美学个性,如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南京路、淮海路的欧陆街景,西部住宅区从北欧风格到地中海沿岸的各式小别墅,虹口的日本式建筑,以及南市保留的传统古城街市……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共同在都市形象的舞台上唱戏。然而,在这种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之中,传统的建筑语言一直没有被摒弃:中国银行大楼的绿色琉璃瓦顶,江湾一组仿古式的公共建筑,甚至一些纯西式的房屋身上也留下了中国建筑匠师们传统手艺的文化痕迹。
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中,新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西方当前重要的建筑流派,如后现代主义、高技派、光亮派等的影响也在许多新建筑上呈现出来,但是有造诣的建筑师仍然注重传统,注重上海城近百年来建筑文化脉络的延续,在创新之中赋于建筑形象以新的内涵。例如,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总体布局构思取唐代诗人白居易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上海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又是从我国古代青铜鼎彝中得到启发。即使是美国建筑师设计的上海商城——波特曼中心,其大厅的主要构件也很传神地运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多种语言,诸如斗栏杆、基座等,使现代化的摩天大厦呈现出丝丝古文化的气息。传统是不能丢弃的,特别是象上海这样的文化名城,在接受现代建筑审美观念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它与我国悠久建筑文化传统的协调,注意到它与近一个半世纪上海建筑文化演变轨迹的和谐。这可以说是上海建筑审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都市建筑审美的趋势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都市建筑文化发展的趋向,主要有三个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建筑审美观念的与国际接轨,它们必然会对上海建筑文化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1.高技术的普遍应用。建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造型艺术,它是庞大的汇集众多高精技术的物质产品,现代的摩天大楼、大跨度的展览厅、运动场等,均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建造的后盾。现代工业化国家以高、以大为美的审美观念,至今仍左右着大都市的建筑文化,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地面以上110层,高411米)刚建成不久,芝加哥于1974年也完工了高达443米的西尔斯大厦。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市超高层建筑的记录也不断被刷新,上海除了希尔顿、波特曼、新锦江等一大批超高层宾馆外,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达460米,堪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新落成的金茂大厦状如一座锥形密檐式宝塔直插蓝天,它距地面420米的观光大厅,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另外,人工智能也大量用于新建筑,例如高标准的高层办公大楼均用计算机管理,要达到5个A,即信息通讯自动化、办公设备自动化、建筑能耗自动化、上下交通自动化、车辆停泊自动化。而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以及建筑的内外装修也大量应用新材料、新技术。过去认为造房子是土、木、灰、石、砂堆砌的老观念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遗弃了。
2.回归自然的倾向。建筑乃至都市均为人工创造物,每开一条马路,每建一幢楼房,地球上便要失去一块绿地。一位西方环境建筑学家曾预言,要是无节制地占用土地搞建设,那末到本世纪30年代,地球上将有70%的绿地被灰黄色的建筑物覆盖。因此,对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来说,保护绿色、创造绿色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西方有人提出绿效率理论,其要旨是让建筑融合在绿色之中,并将其提升到哲学高度,即所谓的“门阶哲学”(Door&stepphilosophy),意为人们一出门,一下台阶,便可来到绿色之中,于是绿色——城市之肺也就成了衡量都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准。除了集中的大片绿地,在一些高层建筑密集区,精心设计的垂直绿化(墙面攀援植物)和屋顶花园成了很有特点的景观。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商业中心新建楼房的绿地面积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要达到基地面积的25%以上。有的建筑师为了让出更多的土地种植树木,干脆借天,让巍巍大楼底下六七层的高度均空着,仅几根粗壮大柱插在林木中,整幢大厦犹如从花木中生长出一般;或者借地——在地下构筑层楼,而楼顶则是花木茂盛的绿地。完全让建筑融合在自然中。这种建筑观念已与自然化的园林艺术合二为一,园林景观和形形色色的建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交织在一起,形成新的生态型的都市形象。
中华民族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传统建筑文化有着很大影响。历代一些文化名城如长安、洛阳等,城市绿化的水准均很高,常受到当时外国商人的赞赏。江南一带地理条件优越,城市清水环绕,绿杨拂面,形成较强的个性。如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全城园林绿化达到很高境界,据谢溶生《扬州画舫录》序所写,全城几乎成了一个大园林:“增假山而作陇,家家作青翠城yīn@②,开止水以为渠,处处是烟波楼阁。”
如果以此标准来衡量大上海的都市形象,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历史原因,上海绿地(特别是商业中心区内的绿地)一直偏少,人均绿地面积排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倒数几位。早在50年代,著名规划家金经昌教授便提出在黄浦江、苏州河南岸辟出50米宽的滨江花园,但一直没有落实。世界各著名大城市在改建旧城的同时,均注重园林绿地的建设,优美的都市并不是大饼一块,也不仅是很密实的建筑、道路的集合体,而是林带绿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体。这在规划学上称作为枝状结构,即城市外围的林带象树技一样分叉延伸到市中心,在城市的任何部位只要步行数十分钟,便可进入到大自然绿色的怀抱中,如巴黎、华沙等花园城市均有深入市区中的大面积的森林。日本大阪是关西工业集中地,淀川河横穿市区,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也如上海苏州河一样又黑又臭。60年代结合环境治理,市长下决心花大钱,在两届连任期(10年)内,使河水变清,两岸又各辟宽40~60米的花园绿地,成为市民乐于游憩之地。为了纪念这一变化,市民们在花园中央塑造了市长的铜像。上海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对生态环境质量已经给予足够的重视,城市整体形象中的绿色已愈来愈多。市中心延安路成都路高架下23万平方米的绿地已经在建设,南京东路、西藏路口的黄金地段,也结合人民公园的改建而辟作公共园林。据新的城市规划蓝图,各区均要建设4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公共绿地,以保证城市的生态和景观质量。各新建的居住小区也均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的滨江绿地园林带已经局部形成,可以预期,上海将来一定会绿得更多,绿得更美。
3.人情味及传统性。60年代初,一群有才华的年轻建筑师在国际会议上首先对当时世界流行的“现代建筑”发难。现代建筑思潮于20年代初在德国形成,很快席卷全球,它主要是反对繁琐瑰丽的古典建筑,强调建筑使用功能,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少就是多”等新观点,这一思潮多少抹杀了建筑的艺术性,使一般的建设形象及城市面貌出现较多的类似,所以遭到了不少有革新精神的建筑艺术家的反对,他们的主要观点有二,首先是建筑艺术不能降低为机器,它是思想精神的物化形式,与哲学、美学等理论密切相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学者均已阐述过建筑要体现人类的爱心,而现代建筑给人的是一种机器的冰冷感,不能体现建筑艺术家“爱心”的构思主题。其次,建筑以其巨大的体量历来是人类聚居地(乡村、城镇和都市)景观形象的中心,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它是小至一方一土,大到民族和国家传统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建筑师担负着继承和延续文化脉络(英语为Context)的重大责任。
自此以后,西方建筑界新思潮层出不穷,有影响的建筑艺术作品不断涌现。然而,它们千变万化,最主要的还是表现为对人的爱和对传统的继承。前者主要是指建筑功能的合理、方便使用,并营造出一种适宜、温馨的空间氛围。而外围环境和立面形象也要有人情味,使人产生一种可亲近感。后者主要是指建筑中有机地引用地区的、民族的传统建筑语言,使人们产生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怀恋之情。这一点其实与前者是不可分的,要使人们对建筑产生友情、感到亲切,势必要融入地方色彩和传统性。如芬兰著名的建筑大师阿尔托是人情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均妥贴地将现念与地方建筑的传统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等大师也是将传统性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的高手。在美国,回归传统的新古典思潮也较甚行,甚至一些高层和超高层的办公大厦,也在入口、大厅或者裙房等处,妥贴地应用古典装饰语言,这些能引起人们联想和回忆的处理与上部的光亮玻璃幕墙,形成文化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的强烈对比,增强了建筑艺术的感染力。
近几年来上海都市形象的设计也注重了人情化和传统性。例如在外滩改建工程中,保留并整体位移了我国近代第一座天文气象台塔式建筑;滨江花园的小品设计,如路灯、栏杆等均采用了西方19世纪的式样,使之与外滩万国博览会的建筑群和谐呼应;一些新式里弄和花园别墅在改建中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使上海近代百多年的欧陆建筑风格的文脉能有机地延伸下去,成为都市形象中极为引人注意的文化景观。
特别要提及的是南市区豫园商城的改建,区政府较为重视建筑文脉的连贯性。南市旧城是上海唯一一块较完整保留了晚清中国传统风格街市的地区,其中心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豫园,历来是市民及海内外游客休憩购物的热门景点。然而这里旧建筑残破不堪,部分已是危房,居民居住条件极差,改造势在必行。当时,改造方案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按一般商业街区布置,建筑外部形象亦是现代的,只是在顶、进门及阳台等处装饰有古典意味的部件及小品。亦即是人们常说的穿洋装、戴西瓜皮帽。另一种则从强化城市整体形象入手,主张建筑布局有分有合,有街市、有庭院(小广场),造型也要以白墙、灰瓦为主,辅以全部传统风格的装修,包括屋顶、檐口、平座栏杆及短柱花篮等,尽管后一种在造价上要高出不少,但为了维护传统文脉,突出豫园城隍庙的文化内涵,最后还是按此方案实施,并邀请精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进行外部形象的装修设计及施工,经数年建设,面目一新的预园商城已于1998年全部建成,那硕大深远的飞檐,那精美的雕liáng@③画栋,那流畅yíng@④回的栏杆平座,高高下下,前前后后,组成既轩昂雄伟,又妩媚多姿的中国古典式建筑的协奏曲,在人们眼中,它既是传统的,又是全新的,既是文化的,又是商业的,堪称是我国近年旧区改造注重人情味和传统文脉的力作。
与之相比,南京路、淮海路的改建则显得逊色一些。南京路旧称英国大马路,它的街景形象多次出现在影视中,一直是上海近代建筑文化的缩影,然而,不少新建的大楼过份强调了建筑的商业形象,现代高技术的玻璃幕墙及铝合金墙板的包装使之失落了特定地段的文化特性。其中尤以海伦宾馆及上海电视台国际新闻中心为最。淮海路也有同样情况,由于高层新建筑的不断崛起,原先法国大马路笔直的街景、浓浓的绿荫、温馨的店面所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已经冲淡,引起了不少文化界、建筑界有识之士的关注。由此看来,理论界对于上海都市形象中的人情味及传统情怀应该格外地重视和宣传。去年完成的衡山路一条街的改建,便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成为人们体味上海街景文化的好去处。
三、加强都市的建筑审美教育
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我国与西方对建筑艺术的观念有较大的不同。西方世界从古希腊开始就将建筑看作为人类智慧和力量的凝集,是美的永恒象征。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所建造的雅典卫城和遍布全国的神庙,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第一个辉煌顶点,至今对建筑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以后的古罗马、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一直是西方艺术舞台上的主角。而我国古代,只将建筑看作为是日常生活的必须,正如已故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其力作《中国建筑史》中所指出的,中国建筑之所以不象西方古典建筑那样数千年屹立在大地上,除了木材结构房屋不耐久之外,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之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
基于这种认识,在我国古代,建筑是不入艺术之流的,西方人所崇尚的造型艺术,只有绘画能为人们接受,建筑、雕塑以及手工艺都被认为是匠人所从事的工作,文人是不屑一顾的。由此也带来了建筑理论的贫乏,综观古代艺术论著,诸如“诗话”、“画论”一类的书堪称牛充栋,而关于建筑艺术及美学的书籍却较为贫乏,如此也造成了古代对建筑审美的忽视。这种思想倾向积淀在人们的文化与心理机制中,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即便是今天,父母从小让小孩学唐诗,学绘画、音乐,但却呵斥喜欢弄沙弄泥有着建筑萌芽意识的孩子。在都市审美文化中,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关注也很有限,在目前挂满书店书摊的各类社会艺术类杂志中,除了服务于小家庭私密空间的室内装璜画本外,很难寻觅到有关都市建筑审美的内容。
从国内各城市对都市形象的关注程度看,上海市民的建筑审美意识是较高的。从80年代中期文汇报《文艺百家》引导的对延安东路人行天桥造型问题的讨论开始,市民们对市中心的一些著名公共建筑形象一直较为关心,有的甚至还编了顺口溜。对新外滩广场及浦东滨江大道的绿化、喷泉、雕像等也有各自的看法。对淮海路、南京路等著名市容街景的讨论也有参与意识,甚至连人民广场西端绿地内的大型亭式广告也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然而,从传媒的一些信息来看,这些对都市建筑文化的参与意识还是粗浅的、零星的,建筑审美的方法还是直观的、随意的,需要进一步地引导和提高。
西方工业化国家近年较为流行一种称之谓“参与规划和参与设计”的建筑文化方式。每当一个街坊、一个小区直至一个城市有新的建设项目上马时(特别是与市民关系较密切的公共建筑、文化建筑如大型商场、图书馆、航空港等),建筑师、规划师在创意构思阶段,往往让助手带着几个较为成熟的方案设计图和利弊说明,到市民中去广泛征求意见,有的采用传媒手段,广为告张,甚至出现在商店橱室布置中,有的直接上门询问,然后汇总民众对此项目的新建议、新想法,再拿出修改方案。这种让公众直接参与到规划设计中来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建筑学与社会学结合在一起,让民众有直接表露他们建筑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渠道,其优点是很明显的。当然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准很不一样,建筑审美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往往同一方案赞成和反对的都大有人在。因此有些建筑师对此举持怀疑态度。然而,参与规划、设计能够使都市形象和某些重要建筑成为一个城市或一个社区人人关心的热点,对于建筑审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其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就目前上海市民的审美素质来看,应该在城市形象设计和重要公共建筑创意构思等方面多提倡公众参与。
去年建国50周年前夕开放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向全市公众展示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将来,引起了舆论的好评。特别是那些居住于旧区域或新开发地区的市民,结伴而往,去看看以后10年间自己住家附近将会发生的变化。这实际上就是对小区规划的一种参与。通过展示的模型和图片,引导了公众对都市形象的关注。去年5月,在庆祝上海解放50周年之际,由上海市政府主管领导主编的《上海标志性建筑景观》大型图册的出版,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建委等主办的上海50年经典建筑评选等等活动,均是通过各种传媒对上海新的都市形象,对50年积累的建筑文化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普及并提高市民建筑审美文化的较好办法。
除了这些带有庆典性的实物评析和介绍,理论界也要对建筑美学知识的普及作出新努力。要使人们懂得,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实践改造世界的丰碑,古代留下的人类文明史奇观几乎全部体现建筑艺术上,在介绍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同时(例如外滩与城隍庙街景趣谈等深入浅出的文章),也要从传统的文化背景角度来阐述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亦可从上海都市面貌的变化来剖析建筑艺术发展的轨迹。随着新世纪上海城市发展的新步伐,市民对都市形象的关注和建筑审美欣赏的水准必定会更上一个层次。
- 上一篇: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会领导发言
- 下一篇:医保科科长个人工作述职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