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让教育教学在爱心中升华
时间:2022-03-11 03:41:00
导语:探索让教育教学在爱心中升华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过读《给教师的建议》领会大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探索,探讨爱心在教师工作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学态度
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来,我品读过一些优秀的教育书籍。其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令我深受启发,感慨颇多。
在认真品读过程中,我禁不住被他大师级深邃的教育思想,严谨的教学态度,创新的教育探索和实践而深深折服。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我在探寻着一个答案:是什么令他能够持之以恒的探求实践?是什么令他在别人认为枯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鱼得水,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是什么让他具备了一双魔术师般的妙手,使一个个本来平庸的孩子化腐朽为神奇?
慢慢地,答案逐渐浮现——那就是一颗对学生真正关爱的心。书中费加的故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描述费加的:“她简直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她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她的思想曲折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这和我们日常教学中所认定的差生、后进生十分相似。想想我们平时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除了训斥、冷眼外还有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深深的震撼了我:他给费加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就这样,费加到了五年级,学业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费加进了中专技术学校;后来,费加成了一名优秀的机床调整技师,真是不可思议啊!费加碰到苏霍姆林斯基这位老师真是她的幸运!我们与他相比缺少的是什么呢?一点耐心、恒心、爱心和责任心,而多出来的却是浮躁的急功近利之心!
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大师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去对待一个后进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后进生与优等生是平等的,他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他们一样需要关爱,爱心可以感化学生,可以创造教育教学奇迹,这让我想起以前当班主任时的一个成功案例。
那是刚接班的第二天,班上就有一位女同学不请假没来上学,打电话联系家长后得知,这个孩子在假期中偶然认识了一位外地男青年,单纯幼稚的她便决定辍学并跟着私奔。想到刚接班又不是学校的原因,不管也罢,但看到家长沧桑的脸上流露出的悲苦和绝望,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的沉沦给这个家庭造成了多大的打击。再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一点社会经验,遇到这样的事情又是多么的危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和家庭。从她父亲那里我得到了她的手机号码,知道她不接家里的电话,我便不停地用短信与她沟通。开始时短信如石沉大海,但我没有灰心懈怠,仍然一条条的发送,终于收到她的一条短信:“老师我知道你是真心关心我、帮助我,我有时也在后悔,也想回去,但回去后老师、同学会怎样看我?”我对她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错误,是知错就改还是一错再错?”通过一个个的短信,解开了她的心结,使她鼓起了改正错误、面对现实的勇气,最终又重新回到班级,走上了正确的人生轨道。这个学生后来在我班一直表现很好,当我推荐她到高职就读的时候,她不打折扣的答应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她相信我,知道我是真心关心她,后来,她在高职发展得也不错。细想:是什么创造了奇迹?答案是: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
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更加增强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在学校每一个学生只不过是不起眼的一份子,在社会更化作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但在家里呢?却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承载着学生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是沉甸甸的一份责任。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用爱心去呵护,用责任去浇灌!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大师,因为他有一颗伟大的爱心,正是这颗爱心赋予了教育以灵魂,创造了教育教学奇迹。《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让我更为深刻的明白: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是行尸走肉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文霞.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集体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成人教育,2010,(01)
[2]孙希.给予关爱,学会赏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有感[J].教育科研论坛,2010,(01)
[3]邱嵘,段庆.浅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咸宁学院学报,2010,(03)
- 上一篇:小议印顺大师眼中的宗教一探
- 下一篇:探索直播稻病虫草鼠灾害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