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武术教学和美育融合的路径

时间:2022-02-14 03:58:00

导语:探索武术教学和美育融合的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索武术教学和美育融合的路径

摘要:武术具有健身性、技击性、艺术性,其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统一的根本特性。而它所具有的美学特征主要是通过动作姿态、劲力、节奏、精神、造型等特有要素显示出来,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理论指导、形体美的培养、音乐融入、语言、心灵美的培养等有效途径,将美育渗透到武术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武术美学特征美育渗透

一、前言

早在1884年马克思就曾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科学命题,并且指出:“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形态。”(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是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发展的。人类通过自身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了一个拥有辉煌灿烂的文化的美的世界。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学校教育将人类文明传统文化传授给青少年一代,是体育教师的神圣职责。在武术选项课的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武术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特征的优势,去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塑造他们的形体美、行为美、心灵美,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就在武术教学中渗透美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美育的性质与武术美学的根本特性

美是人的本质和力量的对象化,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从而陶冶其思想情操,提高其生活趣味,使他们在思想情感上全面健康地发展。

体育教学的特点就是寓教育、教学于娱乐之中,它不是单靠理论上的讲解,而更多是靠人体形象、音乐旋律、动作节奏、体育精神影响感染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心灵。

人体美,即体形健美,它是美之精华,是最自然、最基本的美,形体美以其匀称的体态和柔和的线条,以形动人,以情感人,成为大自然中最为完善的一部分,标志着人体的健康和尊严。因此,形体美是人类最崇高的和被热切追求的目标之一,青少年尤其如此。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是崇尚形体美、崇尚力量、崇尚英武的,孔子主张“尽善尽美”,墨子也讲“善美”,“善”是好的意思,即又好又美;荀子更进一步论述了外形的身体健康美和内在的精神之美的辩证关系。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在长期的演进发展过程中凝聚着中国哲学的智慧、美学的意境、艺术学的神韵、文化学的精神。这些极大地丰富并发展完善了武术自身的文化形态,使武术最终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独立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它所具有的健身性、技击性、艺术性三位一体的综合特性,使它同时也具有了强烈而鲜明的精神表现性和艺术审美价值。武术这颗在中华大地上生发起来的璀灿明珠,它长久不衰地生存繁衍在中华大地,以及各民族的民众之中,长期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尤其是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并得以极其广泛地流传、继承和发展,而且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并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武术正是因为所具有的这种健身性、技击性、艺术性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于一体的根本特性,所以在培养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和健美的形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充分认识武术所具有的美学特性,利用它教育、感染学生,塑造美的心灵和健美的形体,也是武术教学和重要任务之一。

三、武术美学的基本特征表现

中华武术发展到了今天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健身自卫的实用价值,而且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赏心悦目,激发人类美的情操。武术的全部内容倾注着中华民族的气质、民族心理、民族美感和民族精神,它通过动作姿态、劲力、节奏、精神、造型等特有要素来显示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

3.1动作姿态美。

武术项目十分讲究动作姿态,如长拳展现的是一种姿态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包括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的拳术。长拳动作除了要体现攻防技术外,还要讲究骨法,动作要求规格,姿态优美。如拳谱中所要求的“五体称”,即四肢与躯干五条线要像写字一样,结构匀称、工整,或撑拔张展,或勾扣翘绷,无一处松软,充满骨力,呈现健美之势。

3.2动作劲力美。

动作劲力即武术中的劲法和力度。武术中的劲力均从“发劲”和招式着眼,如长拳讲究“劲力顺达”,富有“寸劲”,其用力过程协调顺畅,力点清晰;南拳讲究发力刚猛而纯透,有力而不僵,其特点是步稳势猛,上肢功夫尤为突出,动作刚劲有力,富有一种“阳刚之美”;形意拳劲力整齐简练而又充实,筋肉随之铿锵而动,富美于劲健之中。

3.3动作节奏美。

武术套路节奏鲜明、气韵生动、富有美感,尤其是现代自选套路的发展在节奏的变化上尤其突出。特别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集体表演项目,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伴奏下,运动员们以古朴而有特色的拳法,节奏鲜明,时而单练、时而对练,动作整齐而有难度,内容新颖而不落俗套,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弦,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清新的音乐,使人们赏心悦目,深切体验到武术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3.4动作精神美。

武术运动极为重视精、气、神的作用,并将其列入“八法”之内,讲求形神兼备、心动形随、意发神传,运用这一艺术手段,创造一种传神美,使人不知不觉地进入和偕的意境美中。如扣人心弦的对打演练使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一旦结束,方觉淋漓酣畅之快;单练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气势神采,渗透出一种坚韧不拔、机智勇敢的精神美,使人入忘我之境,引起观众与表演者心理上的沟通,产生内摹仿。

3.5动作造型美。

动作造型美也就是人的动力定型美。武术的造型艺术美可分为动造型和静造型,通过动造型和静造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运动形成了连续不断的画面。如“金鸡独立”、“白鹤亮翅”、“金鸡报晓”、“朝天一柱香”等,这些取自于生活中的典型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动的画面,自然就显示出了迷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感染和享受,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武术运动造型美的个性。

四、武术教学与美育渗透的途径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美育渗透于教学的始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做到新颖多样、丰富多彩,要充分利用武术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美去教育、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形体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塑造。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4.1重视理论指导,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欣赏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武术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武术理论课的讲授和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武术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武术运动中的美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有瞬间,也有永恒;有重点地介绍在武术套路的编排过程中综合了造型艺术、音响艺术、形体艺术的精华,通过人体的运动给人以优雅、清新、和谐对称和惊险等美丽无限的享受。

体育运动的最大魅力在于体育精神,而武术体现出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向着更高、更快、更远,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给人以激励和奋发向上的斗志。在竞技场上,如散打运动员那融智慧、技能与意志品质的较量,顽强拼搏、争取胜利,为国、为集体争光的精神,以及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公正、诚实、谦虚、礼貌的作风,运用这些内容来教育学生,可使他们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心灵得到净化和美化。

4.2将形体美的培养渗透于武术教学的始终,获得体育与美育的综合效果。

对形体美的认识因人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观点的不同而不同,现代体育教学追求的形体美主要体现在:体型匀称、骨骼坚实、肌肉发达、肤色健康,经常进行武术锻炼能有效地达到上述目标。在武术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健美的体态对学生的一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武术基本功和套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武术美学的基本特征,同时更要利用自身的武术专长,运用自身的健美身姿,庄重大方、精神饱满的仪表,准确优美、熟练协调的示范动作,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动作表象,同时也感受到武术的美,在知觉意向中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过程: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从而产生学习和掌握动作的强烈欲望,收到提高生理机能、掌握武术技能、增强体质、优化身体形态、获得体育与美育的综合效果。

4.3将音乐融入武术教学,陶冶心灵情操。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针对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将音乐融入武术教学中,并使其贯穿于课的准备活动、循环练习、放松活动等。如在武术套路训练中融入音乐《男儿当自强》、《中国功夫》等,使音乐的节奏和人体活动达到适宜的协调。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武术技术动作的掌握、练习水平提高,而且能给予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得到学习和锻练,同时使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得到提高,获得汗水加欢乐的综合效果。

4.4以身立教、注重语言,培养心灵美。

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要以身立教,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在教学中,讲解要言简意赅,详略得当,力求达到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用美的语言传授知识和技能,能学生以美的感受并唤起美的情感。如在武术套路节奏教学中形象地描绘:动如涛、静如丘、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等,可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心灵美,是指一个人内心世界在实际语言和行动中美好的表现,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以爱岗敬业、团结进取、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道德观念、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五、结语

武术教学每一个环节都有美的因素,而美能使人得到满足感和愉悦感,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和积极性,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爱美、追求美的特点,充分挖掘武术中的美,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去创造美的氛围、美的环境,使学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展露才华,体验到健全身心、运动技能高超的乐趣,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使体育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武术理论基础》编写组.武术理论基础.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3.

[2]迟兴华,吴枫桐.青少年形体美练习.北京体育大学生出版社,19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