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时间:2022-07-01 05:42:00

导语:高校舞蹈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舞蹈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舞蹈教育课程结构理论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对当前高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成为高校舞蹈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应以怎样的模式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现代学科与社会需要怎样的专业人才?为培养这些人才我们应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适应它?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一、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要晚20多年。在国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通常是包含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水平越高其艺术教育机制就越健全。由于我国舞蹈教育的历史原因,造成目前舞蹈教育普遍未完全摆脱中专舞蹈教学模式,它的整体教育体制是中专舞蹈专业学校的演变和延续。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和培养上,追求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确实也为我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舞蹈人才。如:黄豆豆的跳、转、翻、腾所展现的令人眩目的难度;刘震的闪、转、腾、挪所表现的令人惊叹的轻盈,正是由于他们精湛的舞蹈动作成为了新世纪舞蹈表演技术的典范。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多数高校舞蹈教育与中专舞蹈教育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甚至是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大多已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进入大学后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对自身素质的开拓与培养;三是舞蹈教育应摆脱过去遗留下来的师傅带徒弟的科班教育的模式。随着对共性素质的日益关注,舞蹈教学应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理念上、训练价值的认识等方面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

优美的舞蹈,矫健的肢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同时,舞蹈训练周期长,舞台寿命短,还要面临肢体易老化的问题。培养一名舞蹈表演人才,从十多岁就要开始学习和训练基本功,有的年龄甚至更小,年复一年不能间断。舞蹈是用肢体来表现的艺术,如何能保持专业的持久性,则成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结构不应仅限于专业技能,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我国当代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指出: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演教学与舞蹈创作实习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同步进行的。在他看来,表演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创作实习又必须先“耐心地学习人体动作的基数和简单的比拟性的组合。”要突破传统的模仿和口传身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优化舞蹈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专业结构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扩招带来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毕业生就业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对于高校舞蹈教育来说,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将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课程的设置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舞蹈教育中要开拓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论课程的比重,以便更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一)广泛开拓专业领域

综合类大学作为舞蹈教育的一块阵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多元化求知环境,这使得舞蹈专业学生能够在这个大环境中吸收广阔的、丰富的知识。如何利用好这种氛围和知识环境,则是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

高校舞蹈专业,拥有一个与舞蹈教育联系紧密的多重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这样的内部环境,在专业课之外,可以开设美学、文学、哲学、音乐、表演艺术等课程,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专业知识得以从舞蹈领域向其他艺术领域横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各门专业都离不开高科技与信息产业的支持,舞蹈专业也如此。在课堂中,可以加入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提倡基于互联网和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环境。例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机、影碟机、投影仪、幻灯机等设备的使用,使学生学习的途径更加广阔和多样化。俗话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好的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可以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创作欲望中去。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学习音乐创作知识,学生在舞蹈音乐方面可以拥有更加独立自主的创作空间。

(二)加强理论课程比重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怎样使学生进入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之中,就是如何引导他们走出传统舞蹈学习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科的发展建设。如何了解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潜能,舞蹈教学的改革则是成败的关键。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着舞蹈课堂的主体地位,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效果不理想。具体到课程设置上,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观念陈旧。舞蹈教育注重技术训练、风格训练,缺乏理论和语言技能培训。第二,授课方式单一。在教学的方式上,以灌输式为主,启发式少,学生舞台实践机会、参与基层排练等有限,不能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对策: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教学模式的改变不应仅仅是某些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的转变,应避免简单重复的传统教学,更多地融入学生参与意识与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和对问题主动探索精神。二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要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其综合能力。l_4具体到理论课程,除专业课之外还应加强舞蹈理论课程的设置,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例如:开设《中国舞蹈发展史》、《舞蹈基础理论》、《舞蹈编导常识》等课程,向学生讲授舞蹈艺术概念、定义、种类、题材、美学特征等有关舞蹈艺术认识论方面的内容,讲解舞蹈作品如何根据音乐进行的构思、创作;舞蹈动作的提炼、发展、变化;舞剧、舞段的形成等。舞蹈编导课程在学生走向社会后将发挥巨大作用,在活跃基层文化,普及舞蹈教育方面等都需要学生具备编导方面的能力。以上这些课程在提高学生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塑造艺术人格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课重要的补充,二者缺一不可。

总之,高校舞蹈教育课程建设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待于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地探索。高校舞蹈教育任重而道远。